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清明健康助手——绿色“大白”我的身体很健康,由麦浆草、艾草或鼠尾草加上糯米制成,有时候我的心是花生,有时候是豆沙,有时候是肉馅,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改它。在不同的地方,人们给了我不同的名字,我常常在清明时节出现。如果你们在其他时节也需要我,更改我的身体配方,我马上就会来到你们的身边,慰劳大家的胃。看完下面的短片,你们就可以随时召唤我了。
江南的青团
江南的“麦浆草”,清明而生,过则难觅,用麦浆草做成的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清明食俗中格外重要。每到清明,江南百姓必到田间揪一把“麦浆草”,回家捣烂压汁,与晾干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和好,包上细腻的豆沙馅儿,民间诀窍还要放入一小块猪油,团好坯入笼蒸熟,出笼时再薄薄刷一层熟菜油在表面。
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的青团子
清明果
在南方的很多地区,清明前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清明果。艾叶我们都见过,“清明草”俗称绵菜、米菜、佛耳草、鼠曲草,在清明时节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
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变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
馅儿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有熏肥肠拌芥菜末的。有包成团子的,有做成圆饼的,也有包成饺子样但更精致些的,那皱褶的花边一个个碧绿剔透,美丽极了。
艾草也是一种常见的食材。
其实这些清明糕点大同小异,对形状和馅心稍作变化就可以做出自己独家的青团清明果啦。
比如:潮汕鼠壳粿——
下面的图是福建清明粄,用的是鼠曲草,老家话叫白头公(翁)粄。如果用的是苎叶,则叫做苎叶粄。
传统打糍粑的大石臼,将鼠尾草放置其中捣烂。放入糯米粉和适量的粘米,根据个人口味决定咸甜,或决定是否要有馅心。
△用刀切块的清明粄▽传统的拧耳朵形状清明粄
就到这里吧,别忘了,回头做个碧绿的“大白”!(来源:eatwithchina)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