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清明|
THE24SOLARTERMS
说起清明节,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个传统节日,其实这个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到了清明前后,雨水纷纷,杏花盛放,我们也会在这个时候回到家乡,为先祖祭奠扫墓。
杜牧的那首《清明》实在是影响甚深,让我对清明的印象除了“要扫墓”外,还刻画了“会下雨”这个认知。清明的雨水,空而迷幻,带有正当季生发的草木香气,与其说它是上天流下的带着几分哀伤的泪水,倒不如说是把人的精神气浇灌发芽的甘霖。
不止是清明雨,其实整个清明节都弥漫着一股悲怆又轻盈的气息。的确,纵观所有传统节日,应该没有比清明更意蕴深厚而含混的了——它的习俗不止是扫墓、禁火、寒食等对先人的慎终追远,还有踏青、植树、荡秋千、插柳条等对春天的追逐放肆。古人云“游子寻春半出城”,我们完全可以以祭拜怀祖的名义,在青山绿水间边欣赏美景,边感念新生。
“采一朵花,种一棵树,放一只风筝,仰望一朵流云。就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的魂魄能和所有的亲人在天上相逢。”读到于丹的这段话,我不禁拍案叫绝。所以面对清明,与其说它是被赋予了哀伤的主题,倒不如说它给了我们一个让心灵暂时脱离束缚的放纵借口。
COOKING
——
汤.百合汤
图片来自于堆糖网
八脚食堂
在清明这个“湿意盎然”的时节,无孔不入的湿气侵袭人体,因此在饮食上需要增甘少酸,养肝护肝。百合汤便是个不错的食补选择,它不仅疏肝理气、健脾养胃,还能消除春困,令人神清气爽。
在这个时节,被湿热困扰的我经常会煮百合汤当水喝,提升一下自己身体的清明之气。一碗百合汤下肚,细汗很快从体表渗出,果然神清气爽。今天推荐的这个百合汤,有些是借鉴古书中百合汤的思路,但是材料都是性温和的食物,适合每个人的体质。这碗汤不仅清明时节喝这个有好处,其实也很适合作为全年食补长期食用。
|材料|material
百合50g/黑豆15g/绿豆10g
小米50g/大枣6个/核桃仁5个
(2—4人份)
|做法|step
▼
▲1、将百合、黑豆、绿豆这些难煮的豆类提前浸泡1小时。
▲2、大枣去核。
▲3、所有材料放一起煮粥,或不加小米做成汤。
COOKING
——
食.青团
图片来自于堆糖网
一望损莓苔
每逢清明时,我最期待的并不是放假和踏青,而是终于到了可以大快朵颐青团的季节。
小的时候我是日日盼着清明节到来,然后在妈妈的带领下到郊外采摘漫山遍野开得正盛的艾草,接着便是全家一起为青团而奋斗。自己动手做出来的成品,我总会下意识觉得比外面店里买的更来得好滋味。
图片来自于堆糖网
一望损莓苔
一个好的青团应该具有什么品质呢?翠绿欲滴的外表,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刚出笼的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红豆馅儿吃起来甜而不腻。
普通的青团揉成圆形上笼即可,可若是家有一只模具,那这颗青团的美貌度就会得到提升。老的模具是以木头刻制而成的,在一刻一印之间,凝结的是家族几代人的情感。
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更多地被我等吃货当作清明时节不可辜负的小吃。每当我们看到这翠绿的果子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泛起童年的美好,和对家人的思念。
|材料|material
艾草g
(浆麦草、泥胡菜、鼠曲草都可代替)
糯米饭g/红豆g/猪油30g
砂糖g/水g/玉米油18g
|做法|step
▼
图片来自于堆糖网
一望损莓苔
▲1、将艾草切根,洗净,放在搓衣板上搓出青汁,把浮在青汁上的泡沫去掉,直至漂去苦涩味,最后沉淀掉杂质,青汁就做成了。
图片来自于堆糖网
一望损莓苔
▲2、用糯米粉与之前制作好的青汁一起混合拌匀、揉和,开始制作糯米团子。
图片来自于堆糖网
一望损莓苔
▲3、把揉好的绿色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再把剂子做成碾成皮状。
图片来自于堆糖网
一望损莓苔
▲4、熬制豆沙,加入猪油与砂糖炒制,制作成细腻的猪油红豆沙,然后放进青团面皮中。
图片来自于堆糖网
Hello_Msmaggie
▲5、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玉米油均匀地刷在青团的表面,即可大功告成。
在清明谈美食,或许很多人会觉得不尊重先人。可正如《入殓师》中火葬师所说的“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既然所有离别的终点是重逢,又何必被哀伤抓住生活的全部呢?清明时节,在对先人慎终追远的同时,也不可辜负明媚春意。
|?|
-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清明习俗?
又有哪些清明美食?
说出来吧,或许有同乡在看着呢~
极物X72物候元气生活
联合出品
文字由极物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