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欲罢不能的潮汕美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看到上面的图片,有没有觉得这个对话似曾相识呢?哈哈哈对于吃货们来说,每天吃什么这确实是一道很难的题了。今天,小编就带你们走进潮汕美食的领域。

“食在广州,味在潮汕”,对于一个实实在在热爱食物的吃货来说,潮汕地区可是极具神秘色彩的美食天堂。「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群山拥其北」

如今的潮汕地区包括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

尤其是是汕头,陈晓卿说它是「中国美食的孤岛,没有去过汕头的人不可以自称为美食家」。

《圆桌派》节目里的陈晓卿

潮汕这块地方虽然在「省尾国角」,偏僻的很,但每几百年就有一次族群大灾难。有人说,潮汕人是「东方犹太人」。

因为战乱,中原先民一路南迁,一直跑到潮汕地区,实在没地方跑了才停下来。结果运气不佳的潮汕人到了最南部还遭受了元军和清军两回大屠杀,加上抵御海盗和日寇,可谓多灾多难。

和犹太人一样,潮汕人天生宗族意识极强,至今保留着本族的传统文化、饮食习惯,在懂吃、会吃、爱吃的广东人里都显得独树一帜。

潮州、汕头、揭阳三地特产小吃基本相同,差别在于所用的配料、酱汁略微有差别。

比如肠粉,潮州人用沙茶酱+花生酱,而汕头人偏爱鱼露、酱油,揭阳人则用熬制的卤汁;比如牛肉粿条,潮州人做的汤更有味,汕头人用的肉更鲜美;还有潮州很受欢迎的糯米肠和咸水粿,其实汕头并不常见。

(潮汕美食图解)

潮汕部分美食出自于潮州,而且环境风景也是当地首屈一指。又被人称为凤城。

粿汁

第一次听见“粿汁”的人都会误以为是“果汁”,nonono,两者全然不同。潮州人说的粿汁是在潮汕地区非常大众化的一种民间小吃。其做法是:先在鼎中放水,煮开后将调好的米浆浇在鼎边四周,让米浆煎熟后铲下,并调入潮州调味品后即成。店铺做的潮州粿汁,要放入葱珠朥,再加上卤味,如卤豆干、卤猪肉、卤猪肠等。

在潮州街上,随处可见卖粿汁的小食摊。热腾腾好像粿条般滑口的粿片,淋上浅棕色的卤汁,再点些卤猪肠、卤肉、卤蛋、豆干或菜尾等,一碗爽口美味的粿汁便大功告成了。

60年代的粿汁,是很经济的传统小食之一,当时一名普通工人的薪水,平均在元上下,粿汁摊的各种猪杂,两、三角钱一小件,粿片每碗一、两角,所以只要花上数角钱,就可饱餐一顿,吃个痛快。今天,潮州粿汁仍深受人们欢迎,价钱也不贵。有些粿汁摊除了保留传统作法,还在用料和酱料方面,做了改善,使这道潮州小吃,更加美味,更具特色。

肠粉

说起肠粉,想必每个广东人都不陌生。据说潮州的肠粉是十几年前从广州这边传过去的,但尝过的人便知道,虽然潮州肠粉与广州地区的肠粉制作方式相同,但是由于配料不同,因而口味也有较大差异。潮州肠粉摒弃广州肠粉下料单一的特点,把几种有潮汕特色的吃料放到了一起,淋上潮汕饮食最有特色的酱料(例如卤汁),因此口味上自成一派。一张面粉皮,打上一个蛋,加猪肉碎,加萝卜丁,加香菇丝,加切碎的白菜片或豆芽或笋丁,然后上面浇一层芝麻浆和卤汤,那味道实在让人怀念。一样的肠粉,不一样的口味。

据说肠粉起源于广州,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由于味道鲜美,价钱便宜,所以在广州十分畅销,成为一道大众化的小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广州经商的潮汕商人见到广州肠粉的吃风甚好,于是善于做生意的潮汕人便将肠粉的做法移植到潮汕来。

潮汕饮食文化酱料是一大特色。潮汕肠粉在用主料上基本大同小异,米浆的粉皮、馅料差别不大,最大的不同在于酱料。酱料种类繁杂,而且基本都不是市场上单一的工业成品,而是多种酱料经过调制而成。

鸭母捻

鸭母捻?第一次听这名字估计大多数人都不知所云,其实简单说来就是一种类似元宵的小吃。鸭母捻是一道有名的汉族名小吃,一种有馅的糯米粉制汤圆,取其形似母鸭在水上游荡浮沉而撰名。主要有绿沙、红豆沙、芋泥和芝麻糖四种馅。

鸭母捻首创于清代初年,原名为糯米汤圆,现以潮州市太平路尾传统名店胡荣泉制作的鸭母捻最为正宗。据传,宋代已有元宵节家家吃汤圆的习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团圆之意。清代水粉汤圆用水粉作汤丸,滑腻异常,中用松核桃、猪油、糖作馅,或嫩肉去筋丝捶烂,加葱末秋油亦可。

特点:形状洁白如去皮荔枝,清甜而带有香味,软滑顺喉,刚煮熟或煮得过熟都好吃,各有特色。

揭阳,又称为榕城,与潮州一样,景点有很多,来到这里的人不妨尝试一下当地的美食。

蚝烙

潮汕本港珠蚝洗净,盛筲箕内滴干水,加调味捞匀。薯粉加水二汤匙开匀,加入蚝仔又捞匀。下油六汤匙,倒下蚝仔,拨开薄薄一片,煎至两面皆熟成一片时,洒下少许葱,下半份蛋,煎至黄色,反转面,洒下少许葱,倒下余下之蛋,又煎至黄色上碟,洒上少许古月粉。

炮台南糖

炮台南糖产于揭东县炮台镇,又名蛋面南糖,是潮汕名优食品,已有近百年生产历史。炮台南糖选料上乘,松软爽口,清甜醇香,肥而不腻,为佐茶佳品。

早在本世纪初,砲台镇集市繁荣,商贾活跃,出现了黄乾利、黄名利等10余家饼食作坊,互相竞争又互相仿效,以精面粉、鲜鸡蛋为主要原料,配以鲜肥猪肉,饴糖、砂糖等,通过搅拌、搓揉、碾磨、热燥等十几道工序,始创“蛋面南糖”、“豆仁南糖”,产品以制作精工,质醇爽口,肥而不腻,清甜酥脆,清香宜人而受到人们欢迎,很快销往各地,被誉为“砲台南糖”。

乒乓粿

乒乓粿,也称槟醅粿,是揭阳的传统小吃。由于潮汕话发音上的相近,潮汕民众大致称为“乒乓粿”作为相传南宋末年,战乱四起,民不聊生,揭阳从民为抵御饥饿,用鼠曲草混合糯米碾成糯粉,制成粿品充饥。后来,人们又用这种粉擀成皮,用爆米粉做馅,制成了独具风味的槟醅粿。

潮汕人爱吃卤味,汕头可以说是卤味的天下,同时汕头也被称为鮀城。

卤鹅

他们叫这种鹅为“狮头鹅”。可能也是形容这个鹅的大吧。一整只鹅当中,最贵的是鹅头,鹅掌和鹅肝。其他的鹅肉反而很便宜。

鲎粿

鲎粿原先是用鲎肉做馅料的一种粿,食用时将鲎蜾用油加热,让鲎肉馅露出,然后再滴几点虾露鱼露,吃口鲜美,风味独特,是当地一种颇具特色的小吃。而今取而代之的花蟹小虾蚶小蛏子等近海软体动物做成的鲎粿,风味依旧不逊鲎肉,海鲜味独特。来汕头,不吃鲎粿,枉遭此行。

红桃粿

红桃粿,每逢祭祖的时候,就会出现。做法是把糯米饭、切成丁的湿香菇、虾米、切成丁的鸡内脏、炒香去外衣的花生仁、切碎的生蒜,一起下油锅爆香,调入味精,胡椒粉、鱼露,即成红桃粿馅。再将其用粿印一按,一捏,一拍,一个完整的红桃粿就出来了。

还有各种粿,例如韭菜粿,红糖粿,无米粿,水粿等等。

但是说起潮汕地区,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牛肉丸,毕竟星爷主演的电影《食神》里面的撒尿牛丸可以像乒乓球一样弹这么高,好奇心驱动了解功能。

正宗的潮汕牛肉丸需采用新鲜优良的牛后腿肉(因为运动得较多,油脂较少且肉质给劲),经过了潮汕特制大铁锤的锤炼,人工捶打上千次而成,确保肉筋完全分离,不会添加任何淀粉,肉质细嫩,口感坚韧又有弹性。

牛肉丸:采用纯鲜牛肉作料,细嫩爽口。

牛筋丸:在牛肉里面加入了嫩筋,弹性更强了

来一碗新鲜牛肉丸吧!

潮汕这么多特色小吃,你爱上了吗?

在评论区下方可以评论更多美食哦!

-THEEND-

编辑:林敏航

校对:伍秀莲

责编:肖宏涛

携手环保

共创家园

环境与生活

人文

阅读

知识

环保

生活

空·









































白癜风初期怎么用药
身上有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ls/4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