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每年清明节前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湖周边的群众,喜欢成群结队去田野采摘软萩的传统习俗,将采来的新鲜软萩做成软萩粑成了人们舌尖上的美食。
软萩(木兰湖当地人也叫:软雀),查阅百度有:清明菜、鼠曲草。软萩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柔而软,撕开有丝,软萩生长在油菜地荒野的田间,有老人说,头一年翻过的地长的软萩更多、更肥。
今天有幸受邀和几个采摘软萩的大姐们去田野采摘软萩,亲身全程体验了她们从采摘、清洗、用乡村里的石臼舂软萩、舂糯米、和成面团到烙软萩粑的全过程。
其实做软萩粑也是大别山一带的传统风味小吃,软萩属于季节性的植物,能吃到的时间也是有限。
每年清明节前后,木兰湖周边的妇女们就开始去田间地头采软萩,然后浸泡糯米,舂糯米,糅合做粑,这就是传统的手法做软萩粑。
大家一起在田野里有说有笑的,开心采摘,看谁采的多、采的好,不仅从劳动中收获了快乐与喜悦,还可以享受舌尖上的美味和分享春天里的开心快乐。
在田野采摘着软萩,一边呼吸春天清新的空气,一边欣赏田野美景,时不时掏出手机拍照分享朋友圈,整个过程成了春天里的开心事。
软萩粑,曾经算是困难年代的野菜口粮,现在成了时尚生活里的绿色食品,每年大家发个朋友圈,都会吸引城里人的好奇心,以至于城里人也想来享受一下乡村农家美味佳肴和田园生活。
将采摘回来的软萩捣烂,与糯米粉糅合做粑,有一种清香美味。
木兰湖人做软萩粑大概是这几样的;
他们把舂好的糯米粉和软萩穰倒进盆子,加适量的开水,用力搅拌,一定要用开水,而且加水不要很多,和匀的软萩面团呈浅绿色,质地柔软。
1、烙粑时在锅里加一点油,烧热后放粑,待粑皮烙硬了些就翻面,如此反复几次,粑就熟了,烙熟的粑,是柔软的,有些黏。
2、也有做软萩粑不放油的习惯,就是在锅底放一碗水,然后锅四周贴上和好的软萩粑,盖上锅盖边烤边蒸,不一会就有一股清香和锅巴香味,揭开的软萩粑,咬一口,糍和、糯软、爽滑,那股野菜独有的清香,入了鼻孔,也抵达心间。色、香、味俱全,在乡村美食胜过美味佳肴。
3、还有就是将和好的软萩做成疙瘩,放些腊肉炒熟和冷水一起煮熟着吃,那更是一种荤素搭配的绿色健康美食。
今天真正地感受了久违的乡村味道,我们在田野采摘时,农户家的狗子就在我们身边高兴地撒欢。当我们把采摘好的软萩带回村里,不一会来了许多村里的妇女老人,她们帮我们洗软萩,去把石臼边打扫干净,舂米的时候还和我们一起踩石臼,各自分享着做软萩粑的经验,介绍了怎么做的粑更好吃,见到柴火灶烙软萩粑更是唤醒那份远去的乡愁,烙好了一锅软萩粑,乡亲们分着吃着,家长里短有说有笑忙的不亦乐乎。
老洋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