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忽而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进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真正意义上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

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

宁波习俗要吃“脚骨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康健)。

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领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立夏作为盛夏时节的开端,气温不断地攀升,植物在这高热的环境下蓬勃生长,而人们却在酷暑中很容易产生倦怠烦闷的情绪,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过夏天也被称“熬苦夏”,因此为了过好夏天,立夏时节古人在饮食上有诸多讲究,比如立夏要喝立夏茶。

俗话说“不饮立夏茶,一夏苦难缠”,这句话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立夏后茶树生长速度加快,有些茶叶稍不留意就长老了,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茶农进入了忙碌的生产期,一刻也不得停歇,唯恐错过了采茶的最佳时节,而且在此期间亲朋好友之间还会相互赠送自家的新茶。二是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等营养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菌、提神消暑等作用,这样看来,立夏喝立夏茶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END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ls/10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