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馃和鼠曲糕都是莒溪相传了不知多少年头的地方特色美味小吃了,除所用的鼠曲草相同外,其他的原料并不相同,成品的形状也不相同,但两者间有着相同更有着不同的口味、制作特征。近年来,莒溪人对它们的喜爱仿佛是与日俱增。
鼠曲馃,即用鼠曲草晒干磨粉和水磨糯米粉加适量水用劲力揉搓或放入碓臼里用碓臼头反复捣打,待捣打成软糯均匀的粉团后起出,分成几份搓成小臂粗细条,一小段一小段折下压扁包入炒花生仁、芝麻、桔饼、桂花、糖等料拌以熟猪油为馅,放两手心搓成圆形后外滚粘上熟炒白芝麻、炒花生碎粉等,蒸熟或油炸至酥皮后入油锅翻炒,起锅前撒些切碎的诸如冬瓜条、桂花、桔饼、绵白糖粉等馅料于上面即成。入口酥脆糯软,甘而不腻,色如碧玉,香甜可爱。举凡过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酒宴上多用之,都是现做现吃,现在一年四季菜市场上随时都能买到,无须自家磨粉亲自动手,便利多了。
鼠曲糕是以精选上等粳米水洗、浸透后磨粉或水磨成浆,硬石压干后,和以鲜鼠曲草或干鼠曲粉,加入适量的食盐,入蒸桶里蒸熟透后倒进水碓或碓臼数个人轮流着用碓臼头反复捣打至细腻绵韧均匀后起出,放置板床上。把整臼的糕团分成数小份,也是数个人围坐板床边,分别拿一份放在抹了菜油的板床上再加反复搓揉,揉时要快且有力,等揉得很柔很软时,一一做成条状或用糕印印上龙、凤图案即成。鼠曲糕食法很多,直接或煎炸蒸炒食用,可甜可咸,香糯可口。若是用来扫墓用的,还得印成圆圆团花图案的糕团,以供分发、派送,此曰分墓糕。清明时候,气候开始转热,鼠曲糕常温下不耐保存,都捣的不多,尽快食完。
鼠曲草原名“鼠耳”、“无心草”,始载于《名医别录》,曰:“味酸,无毒”,《本草拾遗》称:“鼠曲草,生平岗熟地,高尺余,叶有白毛,黄花;味甘,平,无毒”;《本草纲目》也载:“原野间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叶长寸许,白茸如鼠耳之毛。开小黄花成穗,结细子”。性味归经,味微苦带涩,甘,平,《药类法象》曰:“气热,味酸”,《雷公炮制药性解》曰:“入肺经”。为双子叶植物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鼠曲草的全草,高10~50cm。茎直立,通常基部分枝、丛生状,全体密被白色绵毛。基部叶花后凋落,下部叶和中部叶互生,倒披针形或匙形,长2~6cm,宽3~10mm,顶端有小尖,基部渐狭,下延,两面都有灰白色绵毛。花黄色,瘦果椭圆形。花期4~7月,果期8~9月。生于田埂、荒地、路旁。是南方特有的草药,《酉阳杂俎》称为蚍蜉酒草,《脾胃论》称佛耳草,《植物名实图考》曰水蚁草,《天宝本草》叫清明香,《浙江中药手册》写作棉茧头、宽紧草、棉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称清明蒿、一面青,另外还有追骨风、绒毛草,黄花麴草、毛毡草、棉花菜,糯米饭青、田艾、酒曲绒、茸母等名称,清明前后采摘嫩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贮存,俗称清明菜。
鼠曲草营养丰富,全草含5%黄酮甙,0.05%挥发油,微量生物碱和甾醇,0.58%非皂化物,又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C)、胡萝卜素、叶绿素、钙、铁、磷、树脂、脂肪、蛋白质等。花含木犀草素4′-β-D-葡萄糖甙。可以祛风散热,化痰止咳,降血压,主治咳嗽痰多,气喘,感冒风寒,蚕豆病,筋骨疼痛,白带,痈疡,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是治疗咳嗽的常用中药。已被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
鼠曲草有大号、小号两种:大号茎粗,高且老韧,开花早;小号矮个,茎叶细嫩,开花迟,品质和鲜香味都较大号优良。每年清明节的前个把月里,一阵阵细若茸毛的春雨酥酥拂面,田间山野里到处就冒出一大片、一大片细棵满身白茸毛、或开未开黄色小花的野生鼠曲草,莒溪的妇女、小孩们就纷纷或背或提着竹篮、竹篓择小号鼠曲草全棵采摘回家,拣去杂质、清洗干净,入沸水里氽烫返青后,放阳光下暴晒至干磨成细粉或整棵干藏,以备平时制做鼠曲馃、清明蒸捣鼠曲糕等用。如是当年清明捣制清明糕扫墓用,都选择鲜鼠曲草,做出来的清明糕青翠碧绿可爱,有着鼠曲草本身特别浓郁的清香。清明前夕,鲜、干鼠曲草(粉)就纷纷上市了,以供居民选择。每年清明过后个把月,山野田间的鲜鼠曲草就没人要了,莒溪人说老了,不能吃了。
莒溪人制做鼠曲馃和鼠曲糕,对鼠曲草等原材料的应用是非常讲究、严格要求的,米、水精选外,绝不允许以其他青菜叶替代鼠曲草。只有保证原材料的绝对正宗,才能谈得上品质和原汁原味。地方特色风味之“特”和“味”就是不走样,不藏奸,不偷工减料,偷天换日,才能列数千百年而不衰,深获四近赞赏,代代传承。
天下鼠曲糕属浙江,
浙江鼠曲糕属温州,
温州鼠曲糕属苍南,
苍南鼠曲糕属莒溪,
莒溪鼠曲糕属刘日君家。
地址岩皮街号,联系电话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