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每年的4月4日~6日交节,太阳位于黄经15度时为清明。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
考其日期,约在每年三月初旬。此时,气象清明,万物孶茂,妙合自然,因以“清明”名之。
清明为全年重要节日之一,清明祭祖,慎终追远,对于重视孝道的中国人来说“丧祭之礼立,则孝慈着”。
唐玄宗时,清明祭祖正式成为五礼之一:“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五礼之序,以吉礼为首”,清明节的祭礼属于吉礼。
清明扫墓宜在节前,清明节前三天虽无阴邪鬼魅,但仍有逃鬼,所以要吃鸡肉或蛋,喝红豆汤或吃青粿,或洒黄豆来增加阳气,吉祥之气,防范于未然。
最好全家一起到山上的祖坟,清扫墓地的杂草,花木,并向列祖列宗拈香祭拜,保佑全家人清吉。
清明节,当天要先在家中祭告祖先后,再出门扫墓,且家中香火要一天不断,因香火可上达天庭,聚神灵,祖先才能长佑。上山扫墓,身上宜着素服或单一颜色,代表自己的心诚意正。
扫墓不只是祭拜祖先,也为终年辛劳看守祖坟的“土地公”准备祭品,首先,要以牲礼、干茶、土地公金,来祭拜“后土”(土地神),然后才是祭拜祖先。
扫墓结束后当日也应严肃,不能嘻嘻哈哈;对于信道的朋友来说,扫墓回程,最好一路持诵《清静经》或《净身神咒》。扫墓回家后,如感身心疲劳,应先洗个澡,换身衣服。
清明节扫墓回来,一定要清扫你的鞋子,同时将鞋子的鞋尖朝里,同时勿忘将身上穿的衣服洗干净晾晒为宜。
清明,意为上清下明,即天空清大地明。在中医观念中,人与自然同气相求,清明节气之后,天清则对应人体心清、肺清;大地明,地为厚土构成,人体五行为金、木、水、火、土。
土包括肉,人体除骨之外大部分由肉构成,因而人体各部位随清明之时,与大地草木推陈出新一片碧绿相似,处于“明”的状态。“明”由日和月组成。日月,即阴阳,“明”即阴阳平衡。
起居/卧早起早
清明时节是一年养生的重要时期,在中医理论机体生长也在于春季,养生要从起卧时间上做起。
早晨应5点前起床。5点为一日的“惊蛰”,不起床会压制气血运行的通道。早7点到9点是辰时,胃经最旺。在辰时胃经旺时,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头昏、头晕、目浊等不适。
所以清明时节要早起,伴着早晨第一缕阳光伸展躯体,披散头发,漫步庭院,充分汲取大自然的精华,但要注意防风防寒。
运动/动中有静
这个时节,要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锻炼方式。“勿大汗,以养脏气”,中医认为汗是津液代谢的产物。
医经著作《素问·评热病论》说“汗者,精气也”,出汗过多对身体是一种伤害,有可能打破本身平和的体质特征。
清明时节的户外运动,在于顺应时气,清明生气方盛,阳气发泄,万物萌生,人们以主动的姿态顺应。像散步、太极拳、慢跑、骑行这些轻松、接触自然、舒展身形的活动,将有助于保持体质的平和。
饮食/去湿扶阳
阳春三月,万物生长。宜食绿色蔬菜和植物新芽。中医饮食养生,提倡吃时令菜。因为当令食物符合自然生长规律,营养价值高,气味淳厚。
艾草与糯米制作的青团,就是清明节的佳品。糯米补中益气,艾草温经去湿,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去湿扶阳,食用青团再好不过。
青团多用艾草或鼠曲草新发的嫩芽榨汁,兑入水磨的糯米中,和面擀制,包上桂花豆沙,芝麻花生,豆蓉蛋黄等馅料。上锅蒸熟,圆圆糯糯的青团就做好了。
糯米混合艾草的清香,非常独特。制作青团的艾草要采用艾草新芽,鲜嫩易榨,汁多且气味清淡而不浓烈。过老则气味燥烈呛人,不再适合制作青团。
人在春季的食欲通常会比较好,所以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平时可以多喝些理气消滞的代茶饮。
藿香陈皮饮
材料:藿香10克,陈皮5克,糖适量。
制法:藿香、陈皮放煲内,加水2碗,水煎片刻,去渣加糖,代茶饮。
功效:芳香化湿、行气消滞,适用于体倦身重,脘腹滞满,舌苔白腻之人。
辟谷/身清心明
在道医观念中,清明时节可以辟谷,这样可以把体内的浊气逼出来,使得身清心明,身心清净。
春天是万物生发之时,五行主木,脏腑主肝胆。春天气血外行,肝胆供血不足而消解任务繁重。所以此时的辟谷,正当其时。
此时辟谷可以消解冬季储存的各种多余脂肪包括血管内的血脂、脏腑脂肪;可以减轻肝胆解毒负担、利于肝胆之气的生发;可以排解冬季膏腴消解不掉的毒素废物;更重要的是,可以采纳天地生发之气以养自身。
道家居家辟谷方案推荐:
春日在清明左右留出五天时间,择一清静道观,可在有辟谷修为的道人指导下开展。道家高人萧道长倡导的辟谷法:闭门卧床养神,不看手机不用眼,不食五谷不吹风、不洗脸洗澡洗头。
“辟谷一能考验耐力,二能净化身心,清扫体内沉垢秽毒,畅通五脏,气血自流。”
首次尝试辟谷者,三日为宜,辟谷容易恢复难,过后仍要避风寒。三日后恢复,先吃一顿大白菜。再喝3天白粥,断7天咸酸辛味,不吃味精、不喝饮料果汁、不吃生硬物。此法可实践之可以排毒养颜,益寿延年。
饮春茶/养肝清目
清明节,当然少不了一杯明前茶,著名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在清明时节养生中最推崇的是品茶,尤其是“明前茶”。
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明前茶的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最为丰富。
这一时期的茶叶,叶绿素含量高,尤其是叶绿素A含量较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如朵朵兰花或片片竹叶。
明前茶有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的功效。俗话说“春眠不觉晓”,饮用“明前茶”则有提神醒脑之功,如李时珍所说的“茶苦而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情绪/宜调养情志
在道家“清明”不仅仅是一种节气、节俗,而更乃是一种天、人和谐一体的理想生存境界。《老子想尔注》言,“清静能睹众微,内自清明,不欲于俗”。
当人处于“清明”状态时,则可以真切感受到到自我生命与大自然之间的融合为一,而精神自我也被擢升到一个无限广域的境界。
清明小长假,我们要传承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追念亡人,祭祀祖先,踏青郊野,助阳护生,践行着生命传递的意义。
/清明用香小贴士/
清明用香切忌浓艳奢华,宜古朴素雅。祭祀祖先可选用单品檀线香,香气真洁,可达穹苍。
子悦集/宝月:选用上品檀香原材,乳香清雅,提神醒脑。适用于个人品闻、香供礼用、室内气场熏香。
个人居家修行用香,可选用沉香线香。
子悦集/净:选用越南芽庄沉香磨粉,配以天然楠木粘粉制作而成。香气清雅凉韵,清柔幽远。适用于个人品香静心、修养身心。
清静为天下正,
清明时节,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分享、交流,可添加小编—
手机微店淘宝店铺京东店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