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了除了祭祖扫墓以外,讲究饮食的福建人,在清明佳节也少不了各样的美食!这几天假期小伙伴们都回家吃什么了?快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带小编一起流口水吧!
在厦门,吃薄饼厦门有谚语“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在厦门,也吃蒜蓉枝和薄饼一样,蒜蓉枝也是很多市民的选择,一些市民会把蒜蓉枝当作贡品,当然还有更多人是买回家自己吃。记者来到公园小学附近的一家蒜蓉枝店,店老板告诉记者,从清明节前开始,他们的蒜蓉枝销量就不断攀升。
在武夷山,吃鼠曲粿鼠曲粿,是武夷山人精工细作而成的绝妙点心。在清明前,采摘鲜嫩的鼠曲草捣烂,取用草汁和入米浆,蒸熟,包上香菇、笋丝、肉丝、腌菜等制成的馅,做成绿色的大饺子。农村还有不包馅做成砖块大小的粿。特点是保存时间长。
在永定,吃清明粄在永定,有句俗话说:没吃过“清明粄”,便不算过清明节。做清明粄的原材料是一种叫苎叶的野生植物,这叶子是绿面白背的,用它做出来的点心,吃起来有种特别的香味,多吃也不觉得饱腻。连城的“清明桃”也有些类似。皮是米浆做的,里面加了鼠曲草或艾叶的汁,因此是绿色的,里面包着笋、香菇和肉,或是芋头和虾米。
在泰宁,吃暖菇包子而泰宁人吃的清明果是包着着笋、香菇和肉,或是芋头和虾米做的“暖菇包子”,暖菇是由泰宁话音译过来的,其实就是鼠曲草。
在福鼎,吃“墓饼”吃“墓饼”是宁德福鼎一带的习俗,在清明节去扫墓期间,人们都会挑着满满。“墓饼”,有的是光饼,有的是芝麻饼,上山祭祀。新建的墓地还会发红鸡蛋。扫墓活动结束,也意味着派发“墓饼”的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奔跑着到各家墓地等着派发“墓饼”,每个孩子手里都能拿到两三块“墓饼”。讨“墓饼”并没有年龄上的限制,老人家说,谁家的墓地上人来得越多就越好,是个好兆头,代表兴旺和繁荣。
在福州,吃“菠菠粿”福州特制的“菠菠果”,也叫“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品,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
爱吃的福建人真的是很厉害
什么材料都可以变成可口的美食
你们家清明节都吃什么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