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的野菜,你认识几种呢?
一、黑加仑黑加仑学名黑穗醋栗(RibesnigrumL.)又名黑醋栗,黑豆果,紫梅,虎耳草目茶藨子科茶藨子属,小型灌木,其成熟果实为黑色小浆果,内富含维生素C、花青素,可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酱等食品。黑加仑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磷、镁、钾、钙、花青素、酚类物质。目前已经知道的黑加仑的保健功效包括预防痛风、贫血、水肿、关节炎、风湿病、口腔和咽喉疾病、咳嗽等。
二、覆盆子覆盆子(学名:Rubusidaeus)是一种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是一种水果,果实味道酸甜,植株的枝干上长有倒钩刺。覆盆子有很多别名,例如:悬钩子、覆盆、覆盆莓、树梅、树莓、野莓、木莓、乌藨子。覆盆子的果实是一种聚合果,有红色,金色和黑色,在欧美作为水果,在中国大量分布但少为人知,仅在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市场上比较少见。覆盆子植物可入药,有多种药物价值,其果实有补肾壮阳的作用。覆盆子油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前列腺分泌激素。
三、山药薯蓣,通称山药。在河北等地超市内又被称为麻山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吃。春季天气较枯燥,易伤肺津,招致阴虚,出现口干、咽干、唇焦、干咳等病症,此时进补山药最为适合,因山药是安然平静之品,为滋阴养肺之上品。
四、野草莓:灌本或草本,复叶稀单叶,有托叶心皮常多数,离生,各有悬垂或直立的胚珠;子房上位,稀下位;果实成熟时为瘦果,稀小核果,着生在花托上或在彭大肉质的花托内。染包体基数X=7,8或9‘本亚科共有35属,我国产21属。本亚科植物许多具有经济价值,如龙芽草属、委陵菜属和地榆属,有些种类是重要药构,如单莓属、悬钩子属和蔷薇属,有些种类是重要水果,如蔷薇属、称棠花属,木本委陵菜属为常见园林观赏植物。功效:利尿、强肝,改善肠胃失调、肾机能不全、腹泻、膀胱炎、风湿、贫血。
五、拐枣拐枣(万寿果),落叶乔木,高达10米多;嫩枝、幼叶背面、叶柄和花序轴初有短柔毛,后脱落。叶片椭圆状卵形、宽卵形或心状卵形。果柄含多量葡萄糖和苹果酸钾,经霜后甜,可生食或酿酒,俗称“管治风湿症;木材硬度适中,纹理美,供建筑及制家具和美术工艺品等的用材。拐枣具有医用价值,可治疗多种疾病。拐枣白酒”,性热,有活血、散瘀、去湿、平喘等功效。有清热、利尿、解酒毒之功效。具有促进尿液排泄,加速肠道蠕动等作用,故能通利二便。祛风通络止痉,可用来治疗风湿痹痛麻木之症;能生津止渴,清热除烦,并能给人体补充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脂质过氧化和降低血压等作用。
六、捻子捻子是一种常绿灌木,分枝繁密,高大的可达到数尺。叶对生,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光滑,面生灰白色的毛茸;有三条显著的直脉,脉上密布褐色绒毛。春夏之季开花,花色绯红,又似桃花。夏秋之交结果成熟,果实呈壶状,有宿萼留存(即捻子蒂)。果肉生时苦涩,熟时味甜而有芳香,内含很多种子,可供生食。
因捻子甘甜至美,所以小孩子个个爱吃,诗人卢鸿基就有回忆童年生活的诗说:“童年随牧戏山坡,……吃果时夸倒捻子,……”宋苏轼……卷五云:“吾谪居海南,……野花夹道,……土人云倒捻子花也。至儋则已结子如马乳,烂紫可食,殊甘美,中有细核,并嚼之,瑟瑟有声。”当然,捻子不只小孩子爱吃,大人也爱吃,而且在过去缺少粮食的年代,捻子更是一种充饥的美果。
七、菱角:一种水生植物。一年生浮水或半挺水草本。根二型:着泥根铁丝状,着生于水底
泥中;同化根,羽状细裂,裂片丝状,淡绿色或暗红褐色。茎圆柱形、细长或粗短。叶二型:浮水叶互生,聚生于茎端,在水面形成莲座状菱盘,叶片广菱形,长3—4.5厘米,阔4~6厘米,表面深亮绿色,无毛,背面绿色或紫红色,密被淡黄褐色短毛(幼叶)或灰褐色短毛(老叶),边缘中上部具凹形的浅齿,边缘下部全缘,基部广楔形;叶柄长2—10.5厘米;中上部膨大成海绵质气囊,被短毛;沉水叶小,早落。
食疗功效
菱角味甘、涩、性凉;
1.补脾益气健脾,强股膝、健力益气
2.抗癌,菱实的醇浸水液对癌细胞的变性和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
3.减肥,菱角利尿、通乳、解酒毒,是减肥的辅助食品。
4.缓解皮肤病,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赘疣等多种皮肤病。
食用建议
1.鲜果生吃过多易损伤脾胃,宜煮熟吃。
2.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
八、黄皮
黄皮,顾名思义,具有黄色的皮,也被称油皮、油梅、鸡皮果、黄淡、黄批、黄弹子、王坛子。原产我国南方,在中国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黄皮是群众喜爱的热带水果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用途非常广泛,是海南的特产水果。果实富含糖分、有机酸、果胶、维生素C、挥发油、黄酮甙等。
药用价值,1.防治流感,感冒,疟疾:黄皮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2.肝胃气痛:生黄皮果晒干,每日10个,水煎服。或用黄皮树根l至2两,水煎后去渣,加黄酒冲服。
3.疝气偏坠:黄皮树根2两,小茵香5钱,水煎后去渣,冲入黄酒适量,温服,一日2次。
4.风痰流注,寒性脓疡:黄皮树嫩叶,黄皮果核焙燥研细,龟板砂炒研末,各4两,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2钱,一日2次,以黄酒送下。
5.蛔虫上攻,心下痛:黄皮果6钱(鲜者2两),水煎空腹服。
6.毒蛇、狂犬咬伤:黄皮树叶2两,焙燥,研细,用适量好黄酒隔水炖煮,一月分2次温服,并以药渣敷于伤口。
7.肠痉挛,肠癌痛,胃神经痛:黄皮果核炒香,研细末,以水或黄酒送下,每服2钱,一日2至3次。
8.解秽恶,消风肿,治疥癞,去热散毒:黄皮叶煎水洗。
九、艾草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作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民间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以艾草作为燃料效果更佳。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十、丹参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等地。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十一、鸡骨草广东相思子,木质藤本,长达1米,常披散地上或缠绕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壮,长达60厘米。茎细,深红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黄褐色毛。双数羽状复叶,小叶7~12对,倒卵状矩圆形或矩田形,长5~12毫米,宽3~5毫米,膜质,几无柄,先端截形而有小锐尖,基部浅心形,上面疏生祖毛,下面被紧贴的粗毛,叶脉向两面凸起;托叶成对着生,线状披针形;小托叶呈锥尖状。总状花序腋生,花长约6毫米;萼钟状;花冠突出,淡紫红色;雄蕊9,合生成管状,与旗瓣贴连,上部分离;子房近于无柄,花柱短。荚果矩圆形,扁平,疏生淡黄色毛,先端有尾状凸尖;种子4~5粒,矩圆形,扁平,光滑,成熟时黑褐色或淡黄色,有明显的种阜。花朋春、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黄疸[3],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
十二、姑娘果菇娘,又称戈力、洋菇娘、毛酸浆,属一年生茄科植物。菇娘的浆果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为一体的高级新型营养保健“草本水果”。菇娘浆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新鲜浆果中含维生素B的复合体比番茄高3倍;含糖量超过葡萄,含果糖30%左右,并含有18种氨基酸及适量的微量元素(锌、硼、硒、硅等)。此外,还含有大量的橡胶酸铁铵,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的疗效。成熟浆果,鲜食味道甜酸适口、风味极佳,也可制罐头、果汁、果茶和酿酒,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它还是一种中药材,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的功效。又据现代科学分析,菇娘果中含有十八种氨基酸,有二十一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还有八种维生素。又是无污染、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为一体的高级新型营养保健“草本水果”。
十三、荠菜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可食用野菜,遍布全世界。其营养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
十四、酢浆草:酢浆草,多年生草本,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花黄色,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夏季炎热地区宜遮半荫,抗旱能力较强,不耐寒,一般园土均可生长,但以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生长旺盛,夏季有短期的休眠。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疾的效用。
十五、紫背菜紫背菜原产我国,据《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紫背菜有治咳血、血崩、经痛、血气亏、支气管炎、盆腔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和外用创伤止血等功效。据福建农科院试验中心测试,每g紫背菜含水分91.49~91.66g,含粗蛋白质16.26~19.18g,抗坏血酸22.5mg。它的矿质营养较丰富,特别是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表1-2)。还含有黄酮甙成分,这类物质无毒,有延长抗坏血酸的作用和减少血管紫般的作用,对恶性生长细胞有中度抗效。凉血止血,清热消肿。用于咳血,血崩,痛经,血气痛,支气管炎,盆腔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外用治创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疔疮痈肿,甲沟炎。
十六、蕨菜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学名:Pteridiumaquilinum(Linn.)Kuhnvar.latiusculum(Desv.)Underw.exHeller,属于凤尾蕨科。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蕨菜野生在林间、山野、松林内,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不但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十七、苍耳子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tr.的带总苞的果实。又名枱耳实(《本经》),牛虱子(《贵州民间方药集》),胡寝子(《药材资料汇编》),苍郎种、棉螳螂(《江苏植药志》),苍子、胡苍子(《东北药植志》),饿虱子(《广西中药志》),苍棵子、苍耳蒺藜(《陕西中草药》)。苍耳子属于常用中草药,具有散风除湿通窍等功效。此外,苍耳草或全草亦可药用,但苍耳为有毒植物,以果实为最毒,使用须严格遵照医嘱。
十八、黄须菜基本描述:又名盐地碱蓬或皇席菜,是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碱蓬的幼苗。采用方法:其嫩苗可供蔬食。夏季采摘开花前的幼苗,洗净后下沸水锅焯一下,可以凉拌、炝、炒、制馅、做汤等。保健功能:含有多种矿物质,其成分符合人体需要。此外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刺激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可预防直肠癌、糖尿病、胆结实、痔疮等疾病。
十九、马齿苋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国内各地均有分布。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现代研究,马齿苋还含有丰富的SL3脂肪酸及维生素A样物质:SL3脂肪酸是形成细胞膜,尤其是脑细胞膜与眼细胞膜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A样物质能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角膜及结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增强视网膜感光性能,也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过程。此外,马齿苋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等。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
二十、车前草车前又名车轮菜,多年生草本,连花茎高达50厘米,具须根。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叶全部根生,叶片平滑,广卵形,边缘波状,间有不明显钝齿,主脉五条.车前草是利水渗湿中药,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
二十一、蒲公英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二十二、扛板归刺犁头、老虎利、老虎刺、犁尖草、三角盐酸、贯叶蓼、犁壁刺、山荞麦、退血草、犁壁藤、老虎艽、蛇不过、蛇倒退、河白草、退西草。为蓼科属植物贯叶蓼的全草。其有化瘀补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动物实验表明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
二十三、车厘子车厘子,别名樱桃、含桃、荆桃等,是上市最早的一种乔木果实,号称“百果第一枝”。据说黄莺特别喜好啄食这种果子,因而又名为“莺桃”。其果实虽小如珍珠,但色泽红艳光洁,玲珑如玛瑙宝石一般,味道甘甜而微酸,既可鲜食,又可腌制或作为其他菜肴食品的点缀,倍受青睐。车厘子因含铁多,再加上含有一定量的氰甙,若食用过多会引起铁中毒或氰化物中毒。轻度不适可用甘蔗汁来清热解毒.车厘子性温热,热性病及虚热咳嗽者要忌食。
二十四、鼠曲草鼠曲草为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开花时采收,晒干,去尽杂质,贮藏干燥处。主治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用于咳嗽、痰喘、风湿痹痛。
二十五、野牡丹消积利湿,活血止血;清热解毒。主食积;泄痢;肝炎;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衄血;咳血;吐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产后腹痛;白带;乳汁环下;血检性脉管炎;肠痈;疮肿;毒蛇咬伤。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绞汁。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煎汤洗或口嚼。
①治跌打损伤:野牡丹一两,金樱子根五钱,和猪瘦肉酌加红酒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膝盖肿痛:野牡丹八钱,忍冬藤三钱,水煎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痈肿:鲜野牡丹叶一至二两,水煎服,渣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④治耳痈:野牡丹一两,猪耳一个,水煎服。
⑤治蛇头疗:野牡丹六钱,和猪肉炖服。
⑥治乳汁不通:野牡丹一两,猪瘦肉四两,酌加酒水炖服。(④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月瘕病,经期发肿:杏口巴、八月瓜根、无娘藤、何首乌、臭草根、打碗子根,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根、叶可消积滞、收敛止血,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便血等症;叶捣烂外敷或用干粉,作外伤止血药。
二十六、野地瓜野地瓜全株有乳汁,长达10余米,匐地而生,触地易生须状不定根,形似巨型蜈蚣,故又称匐地蜈蚣。分枝多,生长快,攀附力强,春季扦插的枝条,至当年冬季即可覆盖约2平方米的地面。野地瓜的茎蔓柔软而坚韧,一年生的茎蔓可承受30~40公斤的拉力,是编织筐篓及藤制工艺品的好原料。药用主治: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筋骨疼痛、腹泻、痢疾、乳腺炎、水肿、月经不调、产后血气痛、便血、流鼻血、瘰疬、接骨、跌打损伤、刀伤、疯狗咬伤、痈肿、脓疱疮、毒蛇咬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