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艾草香
章明茗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又是一年清明至。
幼时尚不解人事,对扫墓祭祀一类事兴致索然。因而忆及过去的清明,扫墓一类的活动印象全无,只依稀记得同母亲一同去采艾草的情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几场春雨过后,星星点点的野菜便出现在田间。而艾草,便是这其中一员。艾草,长得极其普通、常见,没有绿莹莹的叶片,没有艳丽的花朵,也没有独特的形状。但当你凑近,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鼻而来,给予你最朴素,最本真的春天气息。因而每每提及清明,鼻尖总会萦绕着若有若无的艾草香。
艾草不只是有清香,更是制作清明美食——青团必不可少的材料。三门人称“艾草”通常为“大叶青(qin)”,而另一种同样可做青团的植物叫作“糯米青(qin)”,学名其实是“鼠曲草”。清明是艾草生长最好的季节,因而,也是以艾草做食物的佳季。青麻糍、青馒头、青团......以“青”为名的食物大都以艾草或鼠曲草为原材料,当然,我最喜爱的莫过于青团了。
“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大才子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到。记忆里还有做青团的经历。采摘新鲜的艾草,清洗后焯水至变色。接着,捣碎艾草成泥,再与梗米粉混合做好面团。当然,这都是大人们所做,我只是旁观者。
揉好的面团呈碧玉色泽,柔韧度适中。此时,准备好馅料,可以包青团了,我便迅速加入。那时年纪尚小,我纯粹是在玩面团,取一面团,搓成团,再压扁,加入馅,随心所欲揉搓成球,便能带给我由衷的乐趣。母亲在旁也不阻栏,只是微微笑着。那时时光总是无忧无虑的。不必担心学业,不心担心作业。不过,终究也成了过去。
蒸好的青团,外皮澄透青翠,泛着精翠色的光译。趁热最好吃。一大锅青团,艾草的清香,随着蒸笼揭开,刹那间氤氲在整个房面间。取青团,揭开叶子,艾草淡雅又清新的香,裹挟着糯米的气息扑面而来,咬下一口,外皮Q弹柔韧,与豆沙绵密的口感相互映衬,留下了我整个清明最美好的回忆。这咬下的不仅是青团,而是整个春天,也无怪古有“咬春“之说。
然而,随着青团的爆火,已经越来难越看到传统手工青团,取而代之的,是新晋的“网红青团”。蛋黄肉松、牛奶鲜花、甚至螺蛳粉、小龙虾、凤爪.........万物皆可“包”。前几年,母亲便也“随流”买了“知味观”的鲜花牛奶青团,小小一个青团价格却不菲。选一个吃,结果却大失所望——丝毫没有艾草的气息,尽管外皮晶莹剔透,长得小巧玲珑,颇讨人喜,却也徒有一副“空皮囊”。里面的“鲜花牛奶”,也只是甜而齁,令我怀念豆沙的朴素。艾草做的豆沙青团,尽管丑丑的,呆呆的,却蕴藏着整个春天。
那么,清明再来时,同去采艾草做青团,可好?
?踏青尝春章明茜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时节,山间万物皆显,在三门,人们在踏青赏景之时,也不忘张罗着各种特色美食,品尝时令美味。
人间四月天,青团踏春来。青餣,是每个清明节必不可少的美食,记忆中,做青餣是一项大工程。新冠疫情爆发的那一年,学校都延迟开学。因此,我有幸跟随妈妈在四月到山上去,了解到了做青餣的过程。
村民们见到我们,都十分热情,招呼我们去家中吃青餣。山边长满了野草,一位阿姨领着我们走到泥路的一边,指着一簇族小巧的绿草,说:“喏,这就是糯米青。”我摘下一簇,深吸一口气,一种淡淡的芳香便迎面钻入鼻子,十分诱人。这应该是春日独有的芳香吧。
走到阿姨的家中,那家人已经开始煮“青”了。燃着柴火的灶锅里,是一大团青绿色的“青”,据阿姨说,煮熟的“青”里要加点碱水,以去掉涩味,防止“青”叶发黄。处理好“青”后,便将它捣烂和糯米粉,晚米粉等和在一起。和面可不是件轻松活,我自告奉勇上前帮忙,可使尽全身的力,这个大面团仍是半白半绿。这回换阿姨上阵了,她一看就经常和面,面团在她的手掌中翻来滚去,没过多久就变得光滑柔软。这时,阿姨又端上了几大盆的馅料,招呼我们一起包青餣。青餣的馅料分甜,咸两种,将它们包进面团里,再裹两片苦槠叶,葱绿的青餣就包好了。阿姨将包好的青餣放入蒸笼中,生火开蒸,大家便围炉聊天说笑。幽幽的“青”的芳香,在蒸笼里酝酿着,疫情带给人的迷茫似乎随着香气都烟消云散了。
以“青”为原材料的美食,除去青餣,还有青饺,青粳等,但我最爱吃的,还要数青麻糍。每年上坟后的青麻糍,最后都落进了我和家中表兄弟表姐妹的肚子里。今年也不例外。一祭完祖先,奶奶就把麻糍切成小方块,下锅油煎。接着,她又打了两个鸡蛋,放入切碎的葱,一起倒入锅中,朦胧白烟中,飘出麻糍与鸡蛋混合的鲜香扑面而来,我贪婪地吸着,仿佛已尝到了松软的麻糍。奶奶把麻糍在盘中,特意往里面多盛了些鸡蛋,明亮的黄与青翠的绿交织在一起,令人食欲大增。我顾不得麻糍的滚烫,夹起一块塞入口中,“青”的鲜香与鸡蛋的嫩滑在舌尖跳跃着,仿佛嘴里藏着一个春天。江山只此青绿,清明只此清香。
尝遍春日山间美味,别有海的味道。“清明螺,赛只鹅。”清明正是海蚝最肥美的时候。扫墓时,婆婆婶婶们总会带几盆煮好的海蛳,见到我们,便抓一把塞在我手中,一边说着:“多吃海蛳,眼睛会亮……”我随手拿一颗海蛳,在尾部先一嘬,再从前部猛得一吮,海蛳肉就被吸入了口中,鲜美无比。都说海师吃了亮眼,而且清凉解热,清明这几天,有时吃完午饭,我便搬一条小凳子,坐在门口,边晒太阳边吸海蛳,享受春天的气息。
无限春光,清明最鲜香!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