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喝粥这件事上,不同省份和地区都有各自的讲究和坚守。
比如腊八节要喝的腊八粥,家常的白粥、绿豆粥、皮蛋瘦肉粥等等。
放眼国外,我们还找到了更多种的“粥”的打开方式。
日本七草粥
粥在日本除了被视为病人吃的食物,还会作为仪式性的食物,比如在日本就有1月7日吃七草粥
的习俗。
1月7日食用的七草粥主要是用水芹(せり)、荠菜(なずな)、鼠曲草(ごぎょう)、繁缕(ハコベラ)、宝盖草(ホトケノザ)、芜菁(スズナ)和萝卜(スズシロ)
同大米一起熬煮成的粥品。
从文献上记载,这一习俗最早可追溯日本的南北朝时代,当时的左大臣(公家朝廷的高级文官)四辻善成在其著作《河海抄》
中首度提及了七草粥。
而食用七草粥的缘由,则在《日本岁事史》
中有记载。
其中写道:“正月是小阳之月,七日是小阳之数,调理七种菜,供养生土神(土地公)和父母,有治愈春天的气病(操劳成疾)、夏天的疫病、秋天的痢病、冬天的黄病的效果,人有三魂七魄,天有七曜(日、月、木、水、土、金、水五星)地上有七草,摄取后可增加魂魄的气力,延年益寿”。
俄罗斯麦粥
俄罗斯麦粥几百年来都是俄罗斯的经典早餐。
在俄罗斯,麦粥通常是将小米、燕麦、荞麦、大麦、黑麦等谷物
长时间炖煮而成,然后还会加上盐巴、胡椒、黄油、糖、葡萄干等
来增加口感。
因为在经济困难的时期,油很贵,不是一般家庭可以随意食用的,因此俄罗斯人认为麦粥放油越多,粥就越好吃。
从一些民谚中,也可以看出俄罗斯人的这种认知,比如“没有黄油粥不香”、“已经煮了粥,就别舍不得黄油”
等。
因为最后食用前,还会将俄罗斯麦粥沥干水分,粥品介于我们的粥和饭之间,呈黏稠状,所以俄罗斯人不说喝粥而只说吃粥。
土耳其阿舒拉粥
在土耳其的希吉拉历
里,穆哈兰姆月(阿舒拉月)的第10天被称之为“阿舒拉日”
,在这天,阿舒拉粥(a?ure)
通常是当地经常烹制的一道甜品。
一边将去壳小麦、大豆、鹰嘴豆、杏干、胡桃、葡萄、无花果干等坚果和豆类
烹煮,一边在煮粥过程中祈祷,据说将这样的阿舒拉粥喂给患者、儿童,以及身边的亲朋好友,有着治愈疾病
的美好寓意。
此外,关于其来源有传说说,在诺亚方舟上,诺亚先知和他的追随所带走的食物开始慢慢耗尽时,厨师把船上所有食物收集起来放在一起用水煮成了粥,之后慢慢变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阿舒拉粥”。
菲律宾巧克力粥
菲律宾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可可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便利,于是作为特产的可可也顺理成章地和当地的主食米饭结合起来。
在菲律宾,人们通常会先将可可制成块状的朱古力,然后将它们掰碎融化在糯米粥中,再与粥同食。
有时,人们还会在巧克力粥(Champorado)里加入鸡蛋搅匀后食用。
看完不同国家关于“粥”的打开方式,
你觉得哪国的粥品最合你的口味呢?
来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