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日志疫情后的清新

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http://pf.39.net/bdfyy/dbfzl/171129/5888060.html
清明时节雨纷纷,扶贫干部仍前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新寨村。清明时节踏春好,一边扶贫一边赏春,我们一行四人访问新寨村脱贫户周大哥,来到他家老木屋,跨进家门时,主人用塑料喷雾器消毒,喷雾出来,给人一种接风洗尘的感觉。大山深处,这么空气新鲜的地方,口罩是多余的。喝一杯周大哥自己炒的明前茶,四个男人的扶贫,坐下来闲聊几句,就兴冲冲田间地头走去。此时油菜花已近尾声,多半结籽,还是来得迟了些。都是这疫情,阻碍赏春步伐。记忆里浮起童年小山村,春天是它最美时候,也是这样的季节,满目皆是大片大片的绿。春雨过后,油菜地里会冒出很多白嫩的马屁包及其它菌类植物,拿着小竹篮,晚餐桌上可以多一道菜。除了油菜花,还有一望无际的松树,我们习惯叫它马尾松。孩子们最爱用松叶编织成花环,戴在头上,一脸的臭美。眼前满山遍野的板栗树,对我们来说,是极好的,一个个毫无形象地扑进去,无所顾忌地大笑。也怕把板栗花弄掉下来,周大哥说,没关系,这是自家种植的板栗,大不了少收几粒板栗即可。个个有手机,拍照,自然少不了,我们或袒胸露乳、或开怀大笑.....自拍,他拍,尽情融入春天。在玉带般的山路行走,漫山遍野有好多不知名但似曾相识的野花,用手机拍下了它们的花容在百度中查找,才知道有一种叫染米饭花,布依族用染米饭花煮10分钟,然后把残渣滤掉,用水泡米,把浸泡变色后的米沥干,放到蒸锅里蒸熟,既可得到香喷喷的彩色花米饭,纯天然不含添加剂,香甜可口。还看到艾草,可惜都已经开花,不然扯些回去,可以做青团,那才是纯天然的味道。不过也是此时才知道,这口中的“艾”,原来不是艾,而是鼠曲草,当地群众称之“面滈”,用此草做的青团口感比艾青团更好,还更有营养。另外,它也是一味草药。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新寨村森林中处处皆是宝,就看有没有一双发现宝的慧眼。清明过后,树丛中中陆续会长出鸡枞、马屁包、乔巴菌等菌种,食之皆美味。疫情之下,世间万物依然按照自己的规律不紧不慢地走着,唯有人类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真该好好向大自然学习,有一颗坦然面对风霜雪雨依然阳光成长之心。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一棵木棉花,花开得鲜艳。继续在山路上前行,忽见山腰间一棵火烧花树。远眺火烧花树,如同一棵燃烧着雄雄烈火,甚是壮观。走进这棵火烧花,美其名曰。光滑的树干上一簇簇、一丛丛、一团团火红色绽放的花,仿佛熊熊燃烧的火焰。火烧花外观独特,锁住我们目光。俗话说“红花配绿叶”,通常,美丽的花与温润叶片及秀丽的枝头作伴。而火烧花却是光滑树干陪衬火红的花儿,这样的色彩搭配给人视觉冲击。如此转变像是城市的灯红酒绿突然切换至宁静的乡间清晨,清新扑面,煞是可爱。走到树下,仰望。在阴郁的天空下,这喜庆的红让人忘记现实的残忍。你看,春天如此烂漫,哪来的病毒呢?谁在说全球新冠肺炎还在增长呢?压抑多久的心情在这绿的逼眼和红的耀眼景致中释怀,放松下来,日子一天天过,人也是一天天活,还是活着当下,享受人生,努力在雨中奔跑吧。在周大哥家,中餐吃得简单。就吃了糍粑,糍粑用木棒在木盆里摏的,糯米糍粑沾着土蜂蜜吃,味美无比,完全是儿时记忆中的味道。新寨村是适合休闲劳作、呼吸清新空气的天然氧吧,一杯自制明前茶、一碟自家南瓜子,有关扶贫和抗疫话题甚多,不觉天色已晚。周大哥挖来竹笋,晚餐是清炒竹笋、椿芽、阴干的马屁包、腊肉、马蒂菜素汤......当然,还少不了自酿的包谷烧,我们慢慢品尝。晚餐中唠叨话题还是扶贫和抗疫。贵州省已解封,初三和高三已开学,其它年级开学未定。想起之前有人说的,只要学校开学,会议召开,那就可以放心大胆出门了,这次是真看到曙光。虽然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觉得生活在当下安全感挺强。想起4月4日全国下半旗致哀,想到了李医生,他被追认为烈士,在他的微博下,网友留言甚多。有人说很多留言被清理掉了,可很快又有新的留言……摘录一位网友留言:李医生,你应该也和那些留在寒冬的人们一起奔赴温暖的来世了吧,下一世一定会幸福安康的,谢谢你,谢谢你们。夜色已晚,山中寂静。隔壁邻居家电视机正在播放抗疫歌曲《最美的温暖》:我是共产党人,让我冲锋在前.....相关链接:新寨村基本情况。新寨村位于黔西南州兴义市沧江乡,有国土面积12.3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5.2%,村内盛产板栗、砂仁等农产品,辖10个村民组,有户人,年年底已全部脱贫。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罗振

编辑:罗玉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bm/7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