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草?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
地处闽西的武平、上杭、永定、长汀、连城等县,均属纯客家县。这里阳光充沛、雨水充足(年平均气温十八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约一千七百五十毫米,无霜期约三百天左右),田间地头、溪边山林都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其中,许多植物均可入药,俗称草药。
“不识就是草,识货便是宝。”就是对草药很好的诠释。
这些草药为常年居住山区的乡亲所喜爱,走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并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客家草药文化。下面小编就对客家几种常用的草药作浅显简单的叙述。
鱼腥草
鱼腥草俗称积茶,有的地方叫狗贴耳或狗点米。属种子类植物,多年生宿根草本。入药为三白草科蕺菜的地上部分。常生长于田埂、路旁、山野等阴湿地。味辛,性味寒凉,入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软脂酸和亚油酸、软脂酸和甲基正壬酮等,对各种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一般煎水作凉茶,炖肉汤也可放少许叶片,广泛用于清热降火,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鱼腥草是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能够清热、消炎、抗病毒,最难得的是它的药性可以通达人体的上中下三焦。上至咽炎、肺炎,下至尿道炎、阴道炎、肾炎,外至皮肤上的炎症和疱疹,都可以通治。
有时候,炎症发生在体内人可能意识不到,医院做血液检查,有白血球升高现象,那就是发炎了。这时候,即使搞不清楚是哪里发炎,马上用鱼腥草来调理,都能见效。对于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如风热感冒、流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等,鱼腥草都是它们的克星。
炎症就中医来说,是身体湿热程度比较严重的表现。因此,不一定要等到血液发生指标变化,只要你感觉体内有湿热,马上吃点鱼腥草就可以帮助你祛除。
当然,鱼腥草的妙用还有很多,如鱼腥草汤调理黄疸型肝炎。鱼腥草是特别适合烟民的食物,它能清肺热,解烟毒。准备一些晒干的鱼腥草,每天取一点来泡水喝,能减轻抽烟对你的损害,预防慢性咽炎、气管炎甚至肺癌。鱼腥草水可退烧,可以调理上呼吸道感染,能退烧,又能止咳。在风热感冒初起的时候,马上喝一些鱼腥草水消炎,就可以起到退烧的作用。这一招对于老人和小孩特别实用。因为一般的退烧药和抗生素药,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副作用比较大。而鱼腥草是食物,性质平和,非常安全。鱼腥草水调理感冒后遗症有奇效不仅是老年人,年轻人得了上感,往往也拖上好长一段时间不能断根,咳嗽不止,很难过。这是身体内的湿热余毒没有清除的关系,也就是炎症未消。如果能坚持喝上一段时间,都能很好地起到调理作用…………
鱼腥草的食疗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它煎水代茶喝。吃不惯新鲜鱼腥草的人,或者是没有鲜品只能用干品的情况下,也可以这样用。注意:不要像熬其他的中药那样长时间地去煮鱼腥草。干品鱼腥草久煮,抗炎成分就挥发掉了。
怎么煮呢?抓一把鱼腥草,放半锅冷水,稍稍淹没鱼腥草就可以,大火煮开以后,等两分钟,马上关火,把药汤滗出来就可以喝了。煮过的鱼腥草不要倒掉,下次喝的时候还可以加水,用同样的方法再煮一次,再喝。一共可以煮三次,正好够一天的量。实在没有条件煮水,比如在上班的时候,也可以直接拿干品鱼腥草泡茶喝。多用一点鱼腥草,冲入沸水,多泡一会,也能有作用。
鱼腥草是道美食。新鲜的鱼腥草含有的有效成分是最多的,比干品要好。而且鱼腥草的食疗方法很简单。
如调理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如风热感冒、疱疹、泌尿系统感染等,一定要生吃,凉拌就可以。如预防风热感冒,要炒着吃就行了。这种吃法较为温和,也适合体弱的人日常食用。产妇在月子里第一次吃鸡的时候,一定要放些鱼腥草,可以预防产后风。鱼腥草也可以外用治疗疔疮。当疔疮熟透但没破,脓出不来向内扩散的时候,将鲜鱼腥草捣碎外敷在周围,留出中间疮口。鱼腥草有追毒的作用,很快会把脓给逼出来。
正常人平时把鱼腥草当蔬菜食用保健也很好。最常见的吃法是凉拌吃,这种吃法适合大多数人。鱼腥草性寒凉,老人和体弱的人,可以用炖鸡的方法。放点香油,还有润心的作用。对于缓解夏季心神烦躁很有帮助。好多人吃鱼腥草只吃白色的根,其实鱼腥草的嫩茎和叶都可以吃,味道也很不不错。而且叶清轻,更合肺清轻宣发之性,对调理肺系问题:如咳嗽,有痰,声嘶等效力更强。
马齿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马齿苋与琼珍灵芝一起煮水喝可以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失眠,皮肤病等症。
败酱草败酱草俗称苦斋,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种子类败酱科植物,高一般六十至一百二十公分,七至十一月开花。常生长于山坡、林下杂草中。性味苦、凉。主要成分含生物碱、挥发油、皂甙和鞣质等。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等功能。夏天常用鲜叶煲猪骨汤等,能增强食欲、开胃健脾,晒干的叶片煎水服用一段时间,对治疗慢性阑尾炎有特效。金银花金银花属种子类忍冬科植物,入药为干燥花蕾。有的地方称双花或银花。栽培或野生于从林中。性味甘、寒,入肺、胃、大肠经。主要成分为氯原酸、异氯原酸、木犀草素等。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功效。可治风热感冒等。
菊花菊花属种子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为干燥头状花序。性味:甘、苦,微寒;入肺、肝经。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绿原酸、微量元素等。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对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另外,长期服用菊花茶还可降血压。
鼠曲草鼠曲草俗称浪菇(二月做浪菇粿就是用该植物的叶),属种子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用全草。生长在山野阴湿地。味甘,性平,无毒。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维生素B、叶绿素、物甾醇等。具有益肝、明目、消烦躁、解毒、利尿等功能,对治疗呼吸道、咳嗽气喘、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山苍子山苍子属樟科植物,亦称木姜子,入药为山苍子的根、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野生于灌木丛中,有的地方人工栽培。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叶,多鲜用。果,七至八月采收,晒干备用。味辛、微苦。具有驱风散寒、温中理气等功能。根、果治风寒感冒、胃寒气滞,叶可治跌打损伤。枇杷叶枇杷属蔷薇科植物,入药为枇杷的干燥叶,刷去茸毛,煎水。性味苦、平,入肺、胃经。主要成分为乌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等。具有清肺化痰和胃降逆等功能,主治肺热咳喘、胃热呕吐等。艾艾属种子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用艾梗和艾根。艾一般生于山坡、田梗湿地。性味:苦、辛、湿,入脾、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暖胃、抑肝火等功能。石菖蒲
石菖蒲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用其根茎。生长于山谷、溪边的岩石缝隙间。味辛、湿,入心、肝、胃经。主要成分为脑蒿、氨基酸和糖类。具有开窍豁痰、化湿和胃功能。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药用全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田埂湿地,性味甘、淡、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能。主治痢疾肠炎、肺炎、胰腺炎及部分肿瘤。
车前草
车前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溪边、山谷、路旁、园地等地。性味甘、淡、寒,入肝、肾、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等功能,主治湿热淋浊、泄泻、目赤肿痛等。
益母草
益母草属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含益母草碱、水苏碱、氯化钾、有机酸等成分,入药为新鲜或干燥全草。常野生于山野、路旁、村庄等向阳处。性味辛、苦、微寒,入肝、心、膀胱经,具有活血祛瘀、利尿消肿等功能。
金樱子金樱子属蔷薇科绿蔓性灌木,入药为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涩、平,入肾、膀胱、大肠经。具有固精益肾、涩肠止泻等功能,一般用于浸谷烧酒服用,也可煲汤食用。
灯笼草性味和功用:苦,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尿去湿。用于癍痧发热,感冒,腮腺炎,喉痛,咳嗽,睾丸炎,大疱疮。
药用价值:民间用全草入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胆囊炎、黄胆型肝炎、感冒头痛、腹痛、小儿疳积、火眼、跌打损伤、疗疮、皮肤疮疡、蛇及狂犬咬伤、烂脚丫、烂头疗及痔疮等症。
客家地区民间使用的草药还有很多很多,它们佑护着客家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近几十年,懂得草药使用的人慢慢减少,如果年轻人再不对此进行挖掘保护,很可能不久之后会从我们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消失。身为土生土长的客家人,身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新客家人,传承过去文化,让大家都了解一点。说不定下一个赤脚医生就是你。
客家草药是长期生活在山区的客家人口传身教的智慧结晶,我们理应用科学的观点和理论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
(以上部份信息来源网络,贵在共享,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本期文章
文木子
图文编辑乔木
新媒体主编木子
监制林建宏
出品单位
福建省喜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武平梁野经济促进会
龙岩市新罗区武平商会武东分会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