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
家家户又开始做粿祭拜祖先
然鹅吃货们,你们对粿了解多少呢
▼
粿
(guǒ)
有一类小吃已有五百年历史
它品种繁多,美味爽口
“粿到底是什么?”
有这么多叫“粿”的小吃,
长得又不一样。
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
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为“粿”
做粿这项技能
存在已有年
可以说是汕尾人的种族天赋
以前家家户户都会
在汕尾,逢节必有粿
正月团圆饭、喝茶时总会"烙粿"来吃
粿不仅是精致小吃
有祭祀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还蕴涵着浓厚的地方特点
粿
往往寄予了好意头
鼠曲粿印成桃形,表达对健康长寿的追求
红桃粿被染成红色,代表吉祥如意的象征
粿类蒸熟等制作,寄予了蒸蒸日上的愿望
这就是粿文化。
汕尾人做粿,
从平凡之物中创造传奇
在饥荒战乱、主食匮乏的年代发明了
众多食材朴素又做工精致的粿品
初入眼,色彩玲琅满目
放入手,深感工序复杂
出油锅,酥香金灿诱人
粿的王国
▼
发粿
冬至、春节,发粿也是主角
在制作过程需要发酵
如果发酵得好粿面凸起而裂开
状如花朵
▼
甜粿
年糕的一种
吃起来又甜又腻不粘齿
也是我最爱吃的粿品
以前人们迫于生计,离乡别井出海
行前各炊甜粿一笼,以备船上充饥
华侨们把它带到东南亚各国
半个月不霉不硬
一般会把甜粿切片再炸
裹上鸡蛋煎更香,外焦里嫩
▼
鼠曲粿
春节时令粿品
相传南宋末年,人民忍饥挨饿,
吃野菜时发现了“鼠曲草”
发现它不仅香味浓郁,还能清热解毒
这种野草
在乡间田野、路边很常见
小时候曾和外婆一起采摘
每次发现都会兴奋地拉着外婆去采
外婆先将采来的鼠曲晒几天
然后熬成汤汁,加入薯粉制成粿皮
包上炒熟的甜绿豆沙馅
用粿印(模)印成桃形
再放在新鲜的香蕉树叶上入锅蒸熟
要吃的时候可以蒸也可以煎
煎出来外皮香脆,内里清甜
▼
红桃粿
年节最常用的一种供品
红桃粿像个扁平的红桃,象征长寿
用大米作原料,加红米曲做成红皮
包上糯米香(攀)饭
馅料有香菇、虾米、花生、猪肉等
再用雕刻花纹的木质桃形印模印制
吃前略微用油煎香
▼
菜头粿
菜头是萝卜的俗名,寓意“彩头”。
食用时将菜头粿切块,
下锅用油煎至呈金黄色即成
外酥内嫩,味道清香不甜腻
一样萝卜所制
菜头丸也是童年记忆里的美味零食
▼
水粿
又名咸水粿、猪朥粿
外观是一个碟子状的粿皮
中间是盛放着热的菜脯干
以前傍晚经常看到小贩在叫卖水粿
现在只能在一些饭店里才能找到了
▼
桅粿
端午节汕尾人家吃栀粿
取黄桅汁混合糯米制作而成
吃起来苦香,可助消化增食欲
吃“栀粿”也可称为“吃粽”
寓意吃了身体强壮
用纱线牵拉割成一小片一小片
蘸白糖吃,甜润爽口凉喉解渴
▼
草粿
每到夏天,大街小巷就有卖草粿的小摊
一手执瓷钵,一手拿铜勺
一句吆喝“豆花!草粿!狗毛膏”
成为无数汕尾人儿时的记忆
▼
粿条
蒸熟的米皮切条而成
可以用来制成牛肉粿、炒粿条等美食。
粿条的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
至于两者的区别,得再写一篇文章细讲了
粿数不胜数
逢年过节,这些争奇斗香的粿
基本出自奶奶and妈妈之手
小时候过节前看奶奶做粿,都是固定的节目
那时都会忍不住偷吃馅儿
独自在外生活
很难吃到汕尾的粿
即使有也不是记忆里自家做的味道
有时候深夜饿了
看着吃腻了的各种夜宵档
总会想念千里之外,那个粿的王国
再续传奇之旅,重温兄弟情谊,戳原文即点即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