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了,这些从大自然里来的粑粑你一定不能

春天,春风吹醒了万物,满地的植物从土地里醒了过来!春天,大自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大堆美味的食物,咱们今天就讲下我吃过的美味粑粑!

◆◆◆◆◆

鼠曲草粑粑

咬一口鼠曲草粑粑,脑子里是满满儿时的回忆。外婆每次去山里都会带回一些这种鼠曲草,小时候,不知道鼠曲草的学名,便称它为小黄花,外婆将小黄花和糯米一起放到石臼中舂烂捣匀,然后就放在锅里做成粑粑。小黄粑粑里面可包上油、糖、苏子、豆沙等做成的馅料,起锅后,小黄花粑粑香气扑鼻。

清明前后是采摘鼠曲草的好季节。绵软的淡粉团在手里捏揉,隐隐有股子清香气。那气味是春天的甜腥气。

艾叶粑粑

艾叶粑粑又称蒿子粑粑,是一道传统的汉族小吃,一般在清明节,寒食节食用。因为香蒿叶子很像辟邪的艾叶,也叫艾蒿,故可能有地方叫艾叶粑粑。香蒿草小,气味其实比艾叶清淡很多。艾叶粑粑,外表是深绿色的、里面的馅或是豆沙或是碎花生的甜粑粑,也有放碎菜叶做成咸的,入口即闻一股艾叶的清香。食之,可祛风驱邪。

艾叶的作用可大了。艾叶又称艾草、香艾、蕲艾、艾蒿,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

苦荞粑粑

苦荞粑粑是彝族传统美食,我与苦荞粑粑的第一次结缘是在一个彝族人的家庭里,当时彝族人待客就是用这个苦荞粑粑招待的。把锅架在铁三角上烘烤,把苦荞在小盆里均匀搅拌,倒入锅里烙,再搅拌苦荞面,把锅里烙的苦荞粑粑翻过来,把搅拌好的苦荞面倒在烙熟的那面苦荞粑粑上,如此重复三次,加完苦荞面,把锅盖盖在上面,直到苦荞粑粑熟了才起锅。制作苦荞粑粑可是有讲究的,苦荞粑粑必须是一层或者三层,忌讳两层。据彝族长者介绍,三层苦荞粑粑,一般是彝族人心目中最尊贵的客人才享受得起的崇高待遇。如果把苦荞面捏成圆圆的一片埋入火炭灶灰里烤熟,是彝族人最一般的待客仪式。

苦荞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在《千金要方》、《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中对苦荞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玫瑰花粑粑

玫瑰花粑粑又称玫瑰花饼,因为我太喜欢吃玫瑰花饼了,所以每次开春的时候,都会给自家做上一道玫瑰花粑粑,自己做的玫瑰花粑粑,吃起来香香的,甜甜的,面皮香酥掉渣,妈妈也很爱吃,虽然不像市场上的玫瑰花饼那么美观,但是吃起来却是满满的幸福味道。

玫瑰,味辛、甘,性微温。理气解郁,化湿和中,活血散瘀。含挥发油(玫瑰油),主要为香茅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壬醇、苯甲醇、芳樟醇、乙酸苯乙酯,以及槲皮甙、苦味质、鞣质、没食子酸、胡萝卜素、红色素等成分。

绿豆粑粑

绿豆粑粑以糯米、绿豆为主料,将糯米蒸熟捣成粘糊状,分成小糯米团,包上煮熟的绿豆馅,制成椭圆形的半成品,经煎制而成。新出油锅的绿豆粑粑,色泽透黄发亮,两边布满油泡,吃时香柔甜美,食后余味无穷,为早点佳品。绿豆粑粑,一直为粑粑制品中的佼佼者,最为人们所喜食。

绿豆所含有的众多生物活性物质如香豆素、生物碱、植物甾醇、皂甙等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的数量或吞噬功能。有实验用补体致敏酵母血凝法检测绿豆对正常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可以抑制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红细胞功能低下的作用。

榆钱粑粑

由榆树的果实榆钱和糯米煎制而成,用鸡蛋也可以,口感甜绵爽滑。由于榆钱只在初春才有,所以这种食物一年只能做一次。

当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金黄的榆钱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人们会趁鲜嫩采摘下来,做成各种美味佳肴。据测定,每克榆钱含碳水化合物8.5克,蛋白质3.8克,脂肪1克,膳食纤维1.3克,矿物质3.5克,钙毫克,磷毫克,铁22毫克,维生素B1、B2各0.1毫克,烟酸1.4毫克等。榆钱的含铁量是菠菜的11倍,是西红柿的50倍。

◆◆◆◆◆

好啦!小编吃过的粑粑就是这些了,你们还吃过什么美味的粑粑吗?

综合:网络编辑:小艺审核:旭东小哥

赞赏

长按







































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殿疯能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bm/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