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酝酿已久的“行走大西北”终于开始了。此行游历了陕西、甘肃、青海三省,足迹到达西安(包含兵马俑、秦始皇陵、陕西博物馆、大雁塔、秦岭)、兰州、敦煌(包含阳关、玉门关、千佛洞、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西宁、青海湖(包含湟源、日月山、青海湖)、祁连山(包含老树垭口、冰沟、卓尔山、鸳鸯花海、门源)。还有很多地名,或者因为逗留时间短,或者因为是藏文或回文地名,我已经记不清了...
人生一大乐事,莫过于与喜欢的人一起旅行(浪迹天涯),并且他能陪我这个博物爱好者一起寻花觅草、看鸟追蝶。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我在看花拍花,而他在看我拍我。(:P秀恩爱到此结束,以下说正经事)
我对此行的期望有二:第一,感受大西北历史文化,第二,毋庸置疑,看植物。
关于看植物,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大开眼界!
如果细细回味,那就是......信息量太大,眼睛和大脑已经过热死机,回来上班一周了,还没缓过来。
秦岭植物、沙漠植物、高原草原植物、高原湿地植物......几千张照片,够我学习、消化一阵子了。
除了看植物拍植物,我还有一个嗜好,就是把我拍到的植物与大家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嘛。但我没想到的是,光整理秦岭植物就耗费了我周六周日两天!而且还只整理出来一部分,因为还有大量不认识的。天哪!
一入博门深似海,从此只恨时间少!博物,真是个既无比快乐又无比艰苦的工作啊(其实还很高危,比如在秦岭为了拍悬崖峭壁上的植物,我已用尽洪荒之力,不过奉劝各位,出门在外还是安全第一)!
好了,闲话少说,先来一拨秦岭植物。至于后面的沙漠植物、祁连山植物等...我会尽快的,敬请期待。
希望我的大西北植物记录能为您计划中的旅行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文中若有物种识别错误,也请植物达人、专家不吝赐教。
租车自驾,从西安出发,奔向秦岭。我们的目标是朱雀山。其实秦岭七十二峪,更有名的是太白山,古诗云,“太白无闲草”,我们选择朱雀山,一来路程相对较近,二来先从简单的开始,太白无闲草,我哪看得过来啊:P
有山有水的地方,天空总会更蓝一些。西安的雾霾很重,但开出城市,驶进山里的时候,天空的蓝色越来越多了。
秦岭,我来啦。
车在山间小路行驶,一路就看到有一种粉红色的花一丛丛地在车窗外闪过,很想下去看,又不方便停车,害得我心里直痒痒。
途径朱雀山下一处叫做“快活林”的农家院,我们打算打尖休息,吃了饭再上山。“快活林”真快活,门口下坡就是小溪,草木茂盛、溪水清凉,同行的孩子们很快就在溪水边玩耍起来。
我开始看植物。这里的植物种类太丰富了,简直每走半步就有不同物种,让我应接不暇。这是某种繁缕,细看很精致。
益母草。
鸭趾草。记得日文中把鸭趾草叫做“露草”,多美的名字!那纯粹的蓝色,像一滴露珠,晶莹透彻而又转瞬即逝。
近距离观察到了从车窗看到的粉红花——大火草,又叫野棉花。长得好标致,颜色好娇嫩。我常有一种感觉,越是往苦寒的地方,看到的花草越娇艳精致,热带的花草往往是粗犷彪悍的。大火草的花苞和茎上都有一层白色的绒毛,摸上去很有质感。
某种香青,菊科香青属。有那么一点点像鼠曲草。
小溪边发现一株某沙参,桔梗科沙参属。紫色的小花像一个个小铃铛,十分可爱。这种植物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非常常见,记得某年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遇到大片大片这种紫色铃铛的花海,在花海里各种欢呼雀跃、物我两忘,真是美好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石生蝇子草,石竹科蝇子草属。挺清秀的野花,生在林间草丛,不知道名字上为什么有“蝇子”二字,是不是很招蝇子啊?
胡枝子,豆科胡枝子属。林边有这么一丛灌木,开着细碎的粉花。我不顾一切,踩着沟渠的管道就过去了。人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貌似会激发出不可思议的潜能:P
在草甸花丛中玩耍的一只大公鸡......很不幸,被我们吃了。
金丝桃,藤黄科金丝桃属。暑假在江南常见金丝桃,没想到在秦岭朱雀山脚下的荒地里竟也能看到金丝桃,这地域差异害得我一时都对它不敢相认。
某种豆科。豆科也是个大坑,进去了出不来,相似的太多。
川续断属某种。小刺绒球蛮可爱的。
高原天名精。林间草丛里,像一个个迷你向日葵,想揪一个玩,没想到它的茎超有韧劲,怎么拧、怎么折都不断,估计能做上好的纤维材料。
红花车轴草。
白花车轴草。
某飞蓬,菊科飞蓬属。这种植物真是天南海北哪里都见啊。
这大概是某种蓼科,硬质的粉红花像莲花稳坐在叶片上。有趣的是,我还无意中拍到了一只绿色的小虫子。顺便说一句,秦岭不仅植物丰富,也是动物的天堂,我经常在专注于一花一草时,忽然发现有什么小东西悉悉索索从叶片上或树干上快速爬过、躲起来。
因为对昆虫的了解还比较少,我还不敢贸然接近它们。在人类看来,它们也许有的长得比较“丑”,但在这大山中,它们是这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处在食物链的某一环,与其它物种共生,它们生存、死亡,或许也有不为人知的郁闷、快乐,演绎着自己的生命。
在“快活林”的小溪边溜达了一圈,农家院的主人喊我们吃饭了。回到农家院,木头的篱笆墙,篱笆墙内种了很多蜀葵,正开着花,很热闹。
篱笆里面、房屋门口还种了一大丛卷丹。鲜艳的橘红色,花瓣上斑斑点点。这种花种在院子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不知为什么,我竟然想到了过年的爆竹。
写了这么多,还没上山呐!
在山门口就逗留这么久,一会儿上山了可怎么办啊?
事实上是,山上的植物更多、更美、更奇、更仙......还有什么好词吗?统统借来用用:P
废话少说,上山!
魁蓟,菊科蓟属。这个季节的秦岭真是漫山遍野是这种蓟,明明浑身是刺,却偏偏招蜂引蝶,烂漫得很。
魁蓟与山峰相互映衬,险峻中有秀美。
唐松草,毛茛科唐松草属。幽暗的林间,这样的小花,安安静静的。
某种橐吾,菊科橐吾属于。宽大的叶子,中间的花序像燃烧的火炬。沿着山上的瀑布形成的山间小溪,会看到水边有很多这种橐吾,明亮的黄色花照亮了欢腾的小溪。
黄紫堇,罂粟科紫堇属。
另一种橐吾。
赤瓟,葫芦科赤瓟属。柔嫩的小黄花像精致的黄色小铃铛。
败酱,败酱科败酱属。精致(请原谅我除了精致已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它们的美,看来一下子看花太多引起大脑死机的后遗症还是蛮严重的)的小黄花,掉落在长了青苔的石头上,落花无声,意境独好。
翠雀,毛茛科翠雀属。这种野花遍布朱雀山,幽幽的蓝紫,长长的“尾巴”,像水里的小鱼,俏皮灵动,好看,好看。
某种老鹳草。乍一看以为是深圳常见的红花酢浆草,细看才发现不是。老鹳草的花瓣、花萼长有长长的绒毛,它的蒴果也像尖尖的鸟嘴。
在山下已经看过一种香青,这是另一种,查的叫做铃铃香青,真是很妙的名字。
菱叶红景天,景天科红景天属。
龙胆科椭圆叶花锚。看这花形,是不是有点像一只锚啊?
龙胆科的植物都好仙!这棵龙胆我拍的是侧面,为啥不拍正面呢?因为,它在悬崖峭壁上,我的身体从防护栏探出去,使劲往前探,好不容易离它近一些了,按了快门。不能再往前探了,不然......安全第一。
肾叶龙胆。这几株肾叶龙胆和上面的椭圆叶花锚离着不远,它们非常迷你,但那一抹惊心动魄的蓝色还是有魔力般地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小心拨开草丛,拍到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各种马先蒿要登场啦!玄参科的马先蒿也是极其具有高原特色,而且自带仙气的植物!这丛马先蒿长在渗水的峭壁上,水雾缭绕、泉水滴答,它白色的花带一个紫色的小螺旋,很奇异,很特别。查得它也许是扭旋马先蒿。
穗花马先蒿。除了扭旋马先蒿、穗花马先蒿,后来在青海湖畔、祁连大草原还遇见了其它几种马先蒿,敬请期待。
秦岭附地菜。小小的蓝花,却美得不容忽视。
水金凤,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某种忍冬的果。
细叶沙参。这种植物太仙了啊!怪不得民间传说朱雀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发扬圣地,素有“仙都”之美称,这里的一草一木果然仙气袅袅,非一般凡俗能比。
某种亚菊。
银露梅,蔷薇科委陵菜属。
某种蓼。
一丛一丛的大花韭。大花韭,百合科葱属。
暑假前在深圳的某西北菜馆吃了一道凉拌菠菜,里面有一种调料很香,但我没见过,就问服务员,服务员也不知道,辗转问了几个服务员,终于有地道的西北人知道,那是“扎蒙花”,西北的野花,采来晾干,用油炸了,拌菜提香。如果拌面,一碗面里什么肉菜都不用放,只要浇上一勺油炝扎蒙花,就可以让人大快朵颐。
后来我在网上查了扎蒙花,大概是一种野韭菜。这次在秦岭正巧见到了网上查的图片中十分类似的植物,搓一搓果然有韭菜香,我想,这应该就是可以炝了拌菠菜的扎蒙花了。看得我都流口水了。
东风菜,菊科紫菀属。上山下山,一路都是。
当然啦,除了可以看的花草,还有可以吃的果实。就在上山的石台阶旁,唾手可得,悬钩子一丛丛的,结着果呢。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大量,大量,大量我不认识的花草,有的一闪而过,忘记了拍,或者生在太高、太远、太陡峭的地方,或者“在水一方”,够不着、拍不到;有的拍了,不知其名,留着等哪天知道它们的名字了再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