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日照极北,星移夏夜。

日长之至,日影短至;

至者,极也,

故曰:夏至。

这是《恪遵宪度抄本》中对夏至的解释,简单翻译即:夏至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

夏至时,阳气到达极致,阳气的极致下阴气开始产生,也因此有了“夏至三候”。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它能治伤寒热、喉咙肿痛。夏季过半时,最适宜采集它地下的块茎。

在司马君看来,

夏至的寓意就是,

炎热的夏天来临了!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

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

关于夏至的由来,

司马君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想要与大家分享:

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周代,朝廷里有着一群掌管天地四时变化的官。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群头发乱糟糟,捧着大厚书本,拿着尺子圆规小本本,记录各种数据的“老学究”。

那时没有钟表,老学究们就发明了一个计时的工具,叫土圭。就是在地面上插上一个木杆子,通过木杆影子的移动规律和长短变化,来进行观测和做研究。

据说有一天,周天子在朝堂上正看各地收成怎么样,打了多少谷子,哪里的牛羊又生了多少小牛小羊。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学究突然跑了进来,说到:“大王,大王,我们有新发现了!我们发现一年中有一天白天的时间最长,这一天木杆的影子最短,过了这天影子就变长了。”

周天子皱了皱眉:“那能说明什么呢?”

老学究深吸一口气,激动地满脸通红:“大王,这说明的可大了,有影子最短的一天,就有影子最长的一天,等我们发现影子最长的那天,多少天是一个轮回就能定下来了。”

周天子好像对这件事也没多大兴趣,无趣的说:“那这一天取个什么名字?”

老学究高兴的说:“我们已经想好了,就叫夏至,夏至。”

就这么着,夏至这个节气就确定下来了,它还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节气呢!

既然夏至的历史那么悠久,那么从古至今的人们在夏至这天都会做些什么呢?接下来就由司马君为大家介绍介绍吧!

夏至

习俗

1.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以祈求消灾丰收。

2.凉食避暑: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人们普遍喝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

3.食“麦粽”:食“麦粽”是江南的习俗,《吴江县志》记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4.吃馄饨:夏至这一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后还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加健康。

5.消夏避伏:《酉阳杂俎?礼异》中记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古代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地域的饮食在各个节日都会有着差异。

那么在夏至这天的饮食,

南北方又有什么差异呢?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所以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都很旺。

到了夏至吃豌豆糕是南京这里的风俗习惯,每年夏至,南京的老人们会在家里做一些豌豆糕,让孩子坐在家中吃完,希望孩子们无灾、无病,平安顺遂。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和北京一样也吃凉面,俗称过水面,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孩子们会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麦粒吃,很有农家生活的趣味。而在平阴一带,夏至这天会祭祀祖先

长沙人在夏至日吃糯米粉拊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夏至羹”,俗话说“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个团,一脚跨过河”,意喻吃了夏至羹,就会变得力大无穷,身轻如燕

同时,关于夏至,

先人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九九歌

(宋)周遵道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

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

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

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同学们,在最后司马君想说:

“夏至,一年中最长的白日梦

北半球的白昼到达全年最长,

这天以后阳光灿烂的时光便越来越短,

太阳将踏上‘回头路’,一路向南。”

太阳有“回头路”,人生却没有,不管是不断奋斗或虚度光阴,人生都不能重来。只有在夏至的酷暑里肆意努力生长,才能在下一季度里结出殷实的果。

推荐阅读

植树节|三月春风,绿意萌动

春分|须眉皆绿,春已附骨

清明|以爱告别,用心前行

端午|夏日粽香,佳节又端午

冬至|亚岁之时白日最短,今晚你在思念着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来源/乔宇杰、彭宇欣

责任编辑/李薇

校对/江炜炜

审核/孙懿文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bm/10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