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一吹,野菜复苏。春季正是吃野菜的时节,野菜不仅生长在田野山林里,而且在市场上也随处可见,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感受野菜带来的春味。
??01
乌龟梢
乌龟梢被人们称为人参,乌龟梢味道清香,具有补中益气、润肺、生津和通乳汁之功效,食后能增强体质,防治流感、疲劳、晕船等。
02
椿菜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之丰富远高于其它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
历史传说:早在汉朝,食用香椿,曾与荔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及宫廷贵人的喜爱。宋苏轼盛赞:“椿木实而叶香可啖。”
食用禁忌: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香椿。但香椿为发物,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03
地皮菜
地皮菜,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象泡软的黑木耳。地皮菜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矿物质,以色列魏茨曼研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皮菜所含的一种成分可以抑制人大脑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能对老年痴呆症产生疗效。地皮菜是一种美食,最适于做汤,别有风味,也可凉拌或炖烧,也是寒性食品。
04
喜菜
喜菜学名为地菜、荠菜,虽是野菜,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具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效。
“三月三,喜菜煮鸡蛋”,是江南一带的俗话。三月三前后一周,都可享用“喜菜煮鸡蛋”。喜菜煮鸡蛋可以祛风湿、清火。
特别注意,做地菜煮蛋时,切记不要加食盐,因为加食盐后它的药用效果大打折扣了。
历史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米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就在沔阳形成了风俗。以后逐渐传开,在江汉平原一带也盛行起来了。
05
鼠曲草
这种草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艾草"。
又叫清明草,别名:菠菠草、佛耳草、软雀草、蒿菜、面蒿、清明菜、水萩等、无心、无心草、田艾,为菊科、鼠麴草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径约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节间长8-20毫米,上部节间罕有达5厘米。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
鼠曲草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
06
野荞
野荞是一种江南地区常见野生植,也是当地人最喜欢的野菜之一,于每年清明前后采摘其茎叶,可单独炒食,也可煎鸡蛋,或与鸡蛋同炒。与农家栽培的荞头相类。
07
春笋
春笋味道清淡鲜嫩,营养丰富。含有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纤维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所以春笋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纤维素的营养美食。
08
野淮山
铁棍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
09
鱼腥草
鱼腥草是一种在南方很流行的另类食物,很多人贪恋它的刺激性味道,将它做成很多菜肴,但也有很多人厌恶它腥膻的味道。
10
蕨菜
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蕨菜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种具有致癌能力的食用植物。它的致癌性打破了许多人的幻想——“纯天然的食物更安全更有营养”。虽然说“蕨菜致癌”有明确的科学证据,但“致癌”的意思是“增加致癌风险”,而不是“吃了就会得癌症”。所谓“增加风险”,是指得病的可能性增加。风险大小跟摄入的量有关,如果实在是喜欢它的味道,偶尔吃几次尝尝鲜,所带来的风险也小到可以忽略。
11
田埂菜
生长在田埂上的一种野菜。
稿件来源:秀美金江小编:嘚吧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