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TLU-AS
|博学弘毅明道笃行|
欢迎来到《西浦草木》,这里展示西浦附校师生眼中的生态校园、芳华四季。感谢遇见的一草一木,无声美丽;感谢遇见万物的成长,勃勃生机;感谢遇见静好的岁月和最美的你。充满家乡味道的山野菜,黄花麦果韧结结,关的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吃,一块自要吃。
——选自周作人《雨天的书》
童年的我只记得那是一种开着小黄花的植物,它总是好几株的长在一起,矮矮小小的,表面绵绵的,叶子长长的,并且有白色的东西铺盖着。
别名:佛耳草、追骨风、绒毛草等拉丁学名:GnaphaliumaffineD.Don。
为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干草全草,始载于《名医别录》,因其“叶形如鼠耳,花黄如曲色”,故名“鼠曲草”。它是二年生草本,主同10-15cm,全株密被白绒毛。茎直立,通常基部分枝,丛生林。
在西浦附校马场边上的空地上,就能发现可爱的小黄花,青青的小叶子,成片的鼠曲草长在一起美不胜收,微风一吹,就像一个个招着手的孩子,把鼠曲草种植在路边的花坛里,春天里盛开的它们给校园增添亮色。小蜜蜂嗅到花粉的味道匆忙赶来,看到边上有人,小东西似乎有些害怕,可是过了一会,它发现这个人类对它没有伤害之心就开始肆意采蜜了。
李时珍述其“原野间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中医认为佛耳草性甘味平,有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功效,用于咳嗽、痰喘、风湿痹痛。
鼠曲草不仅是一味良药,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美味佳肴。可谓是药食俱佳。每年的清明节,老人都会去田间剪满满一篮子的鼠曲草,做成美味的鼠曲粿,寄托对祖先的思念。
文案编辑丨沈洁
顺便点个赞,鼓励一下再走呗!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