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
清河菜、雪白草、鼠耳、无心、鼠耳草。
为菊科鼠曲草属植物鼠曲草的全草。
二年生草本,高10-50cm,全株密被白色绵毛。茎直立,常自基部分枝。叶互生,无柄;基部叶条状匙形,花期枯萎;上部叶倒披针形或条状匙形,长2-6cm,宽3-10mm,先端圆钝或具尖头,基部渐狭,抱茎,全缘,两面密被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通常在枝顶密集成伞房状:总苞片多层,金黄色,干膜质:花黄色,全为管状,杂性;外围的雌花花冠丝状,中央的两性花花冠筒状,顶端5裂。瘦果椭圆形,有乳头状突起;冠毛黄白色。花期4-6月,染期8-9月。
鼠曲草药材特性生于低山区路旁、田边及山坡草地等处。多见。
春、夏二季花开时采挖。除去泥土,晒干。
根细圆柱形,有分岐,黄棕色或灰棕色,稍扭曲。地上部密被灰白色绵毛,茎常自基部分枝成丛,长15-30cm,直径约2mm。单叶互生,无柄;叶片多皱缩卷曲,灰白色,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匙形。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伞房状,花金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微甘。
以色灰白、叶及花多者为佳。
除去杂质,切段。
鼠曲草功效辛,平。归肺、肝、胆经。
止咳平喘,祛风除湿。主治咳嗽气喘,湿热黄疸,白带,无名肿毒。
《日华子》:“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
6-15g。外用适量。
鼠曲草在湖南湘西一带叫做蒿菜,其中与糯米和粘米,外面用桔树叶包裹,制作成蒿菜粑,又叫粉粑、清明粑、绵菜粑、软雀粑,也是泸州、黔东和湖南湘西自治州百姓喜爱的一种食品。
鼠曲草应用l.用于咳嗽气喘,可与葫芦七、枇杷果、杏仁等配伍。
2.用于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可用鹅不食草、老虎草、秦艽等配伍。
3.用于湿热黄疸,可与茵陈、虎杖、大黄、地葵、山栀、焯菜等配伍。
4.用于预防肝炎,可用鲜鼠曲草30g,水煎,加红糖15g,于每年初春服。
5.用于无名肿毒,对口疮,可用鲜鼠曲草30g,水煎服,同时用鲜鼠曲草捣烂敷患处。
鼠曲草临床应用1.咳嗽气喘:鼠曲草10g,大头翁10g,长胜七10g,葫芦七10g,杏仁10g,前胡10g,贝母5g,甘草3g,麻芄3g,水煎服。(王慧明)
2.咳嗽气喘:鼠曲草20g,大头翁10g,五味根皮10g,杏仁10g,葫芦七10g,枇杷果10g,淫羊藿10g,水煎服。(穆毅)
3.慢性支气管炎:鼠曲草15g,一碗水10g,金背枇杷叶10g,杏仁10g,水煎服。(王慧明)
4.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鼠曲草20g,鹅不食草10g,老虎草10g,白英15g,龙葵10g,秦艽10g,水煎服。(刘普方)
5.白带过多:鼠曲草15g,凤尾草15g,土牛膝10g,灯心草15g,水煎服。(穆毅)
6.漆疮:鼠曲草鲜品嚼烂或捣烂外敷;或用干品30g水煎,待药汁稍温时外洗。(穆毅)
7.治支气管炎,哮喘:鼠曲草、款冬花各60g,胡桃肉、松子仁各g。水煎混合浓缩,用白蜂蜜50g作膏。每次服1个月。(《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8..治筋骨痛,脚膝肿痛,跌打损伤:鼠曲草30-6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9.治脾虚浮肿:鲜鼠曲草60g。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10.治蚕豆病:田艾60g,车前草、凤尾草各30g,茵陈15g。加水0ml,煎成ml,加白糖。当茶饮。(《广东医药卫生科技资料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