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烟火人间。
凤凰文联的小伙伴们
好久不见啦!
开学一个月,
我们又正式营业啦~
今天,
清明节到了,
让我们一起来,
了解一下吧~
何为清明?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中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清明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小知识
两大节令传统:
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
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代,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清明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节将寒食节取代后,扫墓、冷食、荡秋千、郊游等活动也被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
且凭杯酒寄相思
清明
清明之日
每当这个日子的来临,总会让人想起一些过去的事,逝去的人,装载着千丝万缕的思念。
因为思念,所以忧愁,所以借酒浇愁!好像清明节就是离不开酒与花,不然一切的感受就索然无味了。清明节喝清明酒。清明酒因在清明节期间酿造而得名。是大塘坪乡、金桥乡一带传统的婚庆喜宴酒。据史料记载,该酒已有三千年的历史。踏着雨点赏缤纷
清明
正是花开好时节,
不负韶华不负春。
清明节同样离不开赏花,
人们清明时一般能赏到以下几种花。
杏花,远远望去,一片片银白,当你寻着这片片银白近前来,一树树的杏花花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犹如走进了花的海洋,呼吸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杏花,远远望去,一片片银白,当你寻着这片片银白近前来,一树树的杏花花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犹如走进了花的海洋,呼吸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WINTER
映山红,在古代的时候很多墨客都是为映山红写了不少赞美的诗句,花期主要是在一月到七月。另外,映山红有着“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称。
WINTER
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中国,桃花一直以来都离不开爱情两个字,人们常说桃花运,就是因为桃花能给人带来爱情的机遇,它的花语是爱情的俘虏。
WINTER
油菜花,春天的四月,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也盛开了。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在春风里昂首怒放着,金色的花海与蔚蓝的天空相接平行,如诗如画,令人神往。
WINTER
桐花,是清明“节气”之花,三春之景到清明绚烂至极致,但同时盈虚有数、由盛转衰。桐花因此而成为两种悖反意趣的承载,花语是情窦初开。
WINTER
樱花,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就会上演一场落樱飞舞的浪漫童话剧,春风轻拂,身处其中就像是被万千棉花糖般甜蜜的樱花包裹,就连空气都是甜丝丝的。
佳肴小点尽人间
SPRING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
青团,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春天吃嫩艾对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不仅好吃,还有健康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艾叛,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叛,一年四季不生病"。艾叛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艾叛,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叛,一年四季不生病"。艾叛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暖菇包,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暖菇包,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鸡蛋,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
鸡蛋,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
千古绝唱咏清明
SPRING
《清明日》
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喜迁莺·清明节》
薛昭蕴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鹊踏枝·清明》
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今天的清明小知识就到这里啦!
大家记得去扫墓嗷~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