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对应的俗食,
这些美味是时节的符号,
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冬至的汤圆,
那么清明的符号又是什么呢?
今天,吃货小编又要上线啦!
带你一网打尽各种清明吃食~
01饼卷鸡蛋
BINGJUANJIDAN
在潍坊,每逢清明节我们都会吃“饼卷鸡蛋”。
记得小时候经常在寒食清明前后,带着煮好的鸡蛋,和同学们顶蛋,比一比谁的蛋更硬,顶破的,就可以吃了,顶不破的,可以骄傲好几天,心里乐滋滋的,蛋也舍不得吃。
有同学还用棉线钩好的网兜来装鸡蛋,很羡慕他们,而自己的鸡蛋只能装在口袋里了,网兜有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小点的装鸡蛋,大点的可以装水杯,很是方便。
说到鸡蛋,少不了卷饼,有单层的,双层的,油饼面饼,用大鏊子烙的,把烙好的饼铺开,煮鸡蛋剥了皮,卷在饼里捣碎,撒上芝麻盐或者食用盐,或者卷上香椿芽咸菜,大咬一口,哎呀,真是满口香,用潍坊话来说,就是奇好吃啊囊。如果再来一碗麦仁饭,哈哈,绝了。
02青团
QINGTUAN
青团,俗称“青圆子”,唯独江南有。
新鲜的艾草采回家中,开水焯至颜色变深,捞出,水分沥干,平铺至砧板,拍打剁碎,倒入锅中,煮成碧绿的艾草汁。
随之倒入糯米粉中,黛绿和嫩白的融合,揉至成一个个浅绿的面团,再将豆沙馅或枣泥嵌入这面团中,最后放到笼上蒸熟。
热腾腾的团子,珠圆玉润,白色的水气夹杂着艾的清香,是新生的气息,春的味道,只有吃上了这软糯绵延的青团子,江南才真正的入了春。
03麻糍
MACI
老话说,“清明麻糍立夏团”。麻糍,谐音“呒事”,寓意平安无事。
相传吃了麻糍后,田里的稻苗就会碧绿青翠,有个丰收年;又因麻糍的表面抹过松花而成黄色,寓意田里收上来的稻谷粒粒绽、颗颗黄。
融合了春天味道的麻糍,滑溜溜、软绵绵,既有糯米的甜韧,又有松花的芳香和艾青的清香,是质朴悠远却新鲜清爽的味道。
还可以用文火来炙烤麻糍,香软酥脆,喜甜就夹上白糖或红糖吃,喜咸就夹着咸菜笋丝吃,各具风味。
04艾粄
AIBAN
艾粄,是清明粄中其中的一种,是一种美味的特色传统小吃,对于客家人来说,用艾草和糯米制成的艾粄是清明节必备的食物之一。
用艾草做成的艾粄不仅可以祛风祛湿,还有驱除体内寄生虫的奇效,最适合天气潮湿的春天食用。
客家人有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就是形容艾粄祛湿补气的功效。
05暖菇包
NUANGUBAO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
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
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06馓子
SANZI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07乌稔饭
WURENFAN
从闽东畲族发源,最终传承到了大半个中国的乌稔饭,是清明食俗里不能不忽略的一环。
“乌稔饭”的制作方法说起来似乎并不繁杂,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
正因为清明节,乌稔树叶黑色素比例最高,因此,清明节的乌稔饭,也是最应景的食品之一。
08润饼菜
RUNBINGCAI
清明节,若是泉州人就会知道,在这个传统节日里,除了扫墓祭奠缅怀先人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吃润饼菜。
润饼菜的内馅原料大多以应季的时令食材为最佳选择,如胡萝卜此时最甜,乳豆、蒜仔、韭菜、芫荽又最适口。清明前后正值海蛎肥美的季节,食用最有营养价值。
手握一卷润饼菜,轻轻咬一口,首先迎接味蕾的是海苔的香气,还没享受完香脆的米粉海苔末,主馅料错综复杂地在味蕾上散开,一下子,脆的、甜的、咸的、滑的、酥的都来了,让人胃口大开。
09子推馍
ZITUIMO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是山西省清明节传统美食。
子推馍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10十三绝
SHISANJUE
清明节在北京又被称为寒食节,当天是不能开火做饭的。所以点心和冷食成为当天必备的祭祀用品和食物,其中著名的寒食十三绝最具代表性。寒食十三绝不仅是北京的文化传统,也是古时清明祭拜必备的祭祀用品,其中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等最为被大众所熟知。清明节,人们在此时遥寄哀思,
循时出现的食物们有着尊严的仪式感。
而对异乡的人来说,
这样特定的食物亦是化解乡愁的一丝蜜意。
不知今年,
你是否会吃上一口属于家乡的味道呢?
自在潍坊·自在
与你一起分享生活点滴
”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