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是中国的时间美学
随着二十四个节气流转,我们度过了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春夏秋冬。节气是农耕文明下的古老智慧,提醒着我们,与自然相处要遵从时令,有守有为。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每年清明将到,草木萌动,雨水纷纷,是播种瓜豆的好时候。
今年的清明在4月4日。在南方,人们有清明吃青团的习惯,江南人把春天第一口青团叫做“尝春”,很像北方在立春时吃春饼说的“咬春”。总之,这个舌尖上的国家,一定要用胃去感知四季。
关于青团你或许想知道这9件事。
1.寒食节
青团其实是寒食节的时令食品。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古时在这一天禁烟火,吃冷食,家家户户食青团。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挨得近,所以这两个节从明朝开始就一起过了。寒食节自己享用青团,清明节拿去祭祀。
2.三月三
三月三,女儿节,古称上巳节。也有说青团是由这个节日而来。古时农历三月三,桃花盛开,女子结伴在水边嬉闹沐浴。但中国现在少有人过这个节了,反倒是日本延续了下来,在这一天他们也会吃和青团非常类似的日本草饼。
林芝的三月桃花
3.糯米
青团主要是由糯米制成。江南是鱼米之乡,米食糕点盛行,比如汤圆,桂花糕等等,制作青团使用的糯米,柔软富有粘性,口感极好。
4.随园食单
清代美食评论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这样描述青团:“青糕、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随园食单》是清代非常重要的饮食著作,其中详尽地描写了江浙地区的烹饪技术。
袁枚《随园食单》
5.艾草
青团那么绿是不是有色素啊?不,没有!青团属于粮食制品,按国家规定是禁止添加人工合成色素的,青团的碧绿颜色来自艾草,艾草在清明前后生长最茂盛。当然现在的青团中也会使用鼠曲草、麦青汁、抹茶等同样绿绿的植物。
艾草
6.北方
问问你的北方朋友,他们大概率没吃过正宗的青团,而且会说绿了吧唧黏拽拽的有啥好吃,请南方朋友善待他们,给他们种草青团试试?
7.南方
即使是南方朋友,也有很多不知道,有的地方的青团是咸菜肉丝笋丁香菇馅的。对,跟豆腐脑和番茄炒蛋一样,青团也有甜咸之争。
笋丁馅
8.各式青团
青团在不同地区,有超多不同的变体。宁波的青麻糍,温州的清明饼,成都的叶儿粑,安徽的蒿子粑粑,台州的青餣[yè],江西的艾米果……
宁波青麻糍
江西艾米果
9.发源地
江苏和上海是青团的根据地。苏州是青团第一大城,清明时节街头巷尾到处都是青团,苏州人认为,没吃过刚出锅的青团子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在上海,青团也同样受欢迎,在杏花楼排队买青团是上海人一年一次的时令运动,每年都是一团难求。
苏州青团子
顺应节气的传统饮食,食材都是取自于大自然,“时令”的意思就是如此。现在技术发达,几乎可以在任何季节吃到任何食物,那一年一次的期待感慢慢消失了,美味也似乎打了折扣。青团,是为数不多在中国还保持着“季节限定”的食物,就把它当做和清明的约定吧。
等待也是一种调味品
野心君精心挑选发源地江苏的青团,各种口味随你喜欢,有传统的红豆沙黑芝麻,也有创新的蛋黄肉松(真的很棒),喜欢水果味的还有芒果和榴莲。戳这里下单吧!
长按识别图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