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风物

小镇上的年年月月,仍然是一样花开花落,也总有人在木棉树下拾了硕大的花骨朵去笸箩里晒着。东西南北门,春夏秋冬食。这里的一物一事,也好似没有变化过似的,实则还是有变化的:街口开了一间新的甘草水果铺子,粿汁铺前年停工了三个月,把自己的房子全翻修了一遍。曾经吃着甜食的小孩儿长大了,远走了。那个章鱼摊子的老人,不知何时已经没有来了,或许不会再来了。小镇很小,但并不缺乏美。一川穿过镇子的河水平坦而散澹地湲湲流着,堤上的凤凰木枝柯蔽日,春天的时候,总有人在木棉树下拾了硕大的花骨朵去笸箩里晒着。镇里也很有几处小山,山间散落着点点的水田和果树,即眼望去都是一片绿,是不大分得出的。甚至海也并不很远,山里紫色的牵牛花闹哄哄地一路开过去就变成蓝色的了。生活如午后日头的晖光一般,温吞而涣散,不紧不慢。每当黄昏,放学的中小学生,会把自行车停在水闸边上,买两个滚热的虾饼嚼着,就一碗冰好的海石花;路过的中年人,少不得在老街跟中药铺子讨两碗凉茶喝;早下班的开着摩托车,在幼儿园门口旁边等着四点半出来摆摊的卤鹅档;赶了早集的主妇,已经熬好了一小锅金黄稠厚的柚叶鱼汤或白芦笋汤。年年如此,日日如是。现在是清明后的季节了。以前这时分,在街口上,卖水果的农妇们,把挑着的两个竹篓放在地上。大个的水果,像林檎、山竹,石榴,如寿桃般码在白棉布上面;小个的如桑椹草莓,便只是倒了扫开。不拘是什么水果,总有一沓绿油油的叶子垫在下面,以示新鲜。仔细一看,叶子却长得孖生似的,原来不过挑来之前,去公园抓了几把四季兰!这很近似于农夫早上先把青菜沉到田沟里浸濡了,或者是团脐的青蟹捆上湿草绳一样;都是朴实而狡黠的智慧。周边果园结的时鲜,纷纷地出见在镇上墟集里了。爽脆的毛桃被清明撒欢上山的娃儿们摘了一轮,依然准时出现在果篓里;枇杷是够大的,奈何果核也颇为雄观,揣之走夜路可以壮胆;饥食荔枝,饱食黄皮,何况还有龙眼这等山家常供,只是龙眼树常摔伤人,价格贱干脆就没卖的了;苏东坡来岭南后说杨梅不如荔枝好,那当然是因为他没有吃过这镇上的杨梅:乒乓大,紫黑色,鼓鼓的果肉精神头十足,一咬下去汁水绽得到处都是。正堪是,雨后杨梅千树紫,青筐满山市。街口的水果摊子,不远处幼儿园门口卤鹅档口,这中间便是镇子的中心了。有一座花岗岩底座上的英雄圆雕。见面的时候,跟人约在“两尊人”那里等,大家就知道说的是哪里;说在“三尊人”等,大家也知道是哪里;因为雕塑究竟是两个人还是三个人,是镇子上的不解之谜。有一阵子镇上女学生们忽然流行拉直头发,于是白天路面来来往往,触目所见都是黑直长、亮晃晃,叫人在想打瞌睡的午后愈发余梦悠永。黄昏下可就大不同,各种小摊纷纷在雕塑四周对面支了起来。竹蔗汁、刨冰、烧烤。有一个老人只卖最新鲜的小章鱼:章鱼只砌了点盐焖烧,卵白色上砌着紫红的斑点,温热中有柔软的嚼劲。老人一边用抹布擦手,一边颇有兴味地看大人带了小孩吃,搭搭话。有小孩咬了一嘴墨汁作苦相时,老人会鼓劲说这吃了就是肚子里有墨水嘛。于是孩子们俨然便得意了,仿佛真的七窍通了六窍了。按小孩活泛的心思,更欢喜的恐怕是去找卖糖葱薄饼的货郎。甘蔗状的白饴糖垒起来,用从锅上揭下的热薄饼皮包住便可开吃。这疏松韧脆的味道,想来该和刘罗锅拿给和珅吃的煎饼卷大葱该也近似了!对面街角有一家猪肠裹糯米,常有人去切了数段回家下灶,油煎得滋滋作响,肠衣和糯米金黄带焦,裹着的腊肠和香菇丁香气直冒。如果想找堂食的,可巧肠粉铺子也在左近。这里的肠粉做法又与他处不同:米浆皮,加厚!鸡蛋,要多!海虾,要新鲜!广式的肠粉,是讲究薄透露,隐隐约约风姿绰约;这里的却是厚得都看不出里面堆了啥,一力降十会。趁着热气腾腾,淋上浸了梅子汁的酸甜酱,伴一海碗葱绿色的真珠菜猪杂汤,打个饱嗝,去趟公共厕所,可谓有进有出,一本满足。对着街里走进去,街上仍然有老式的理发楼,黄白色的天花板上掉漆的硕大风扇缓缓转着。右边能看到现做现卖宝斗饼的地方。这宝斗饼工工整整、四四方方,里面的馅是早混好的:绿豆泥、糖腌冬瓜丁、白芝麻、葱珠油。现在只是在翻弄着骰子似的饼让每个面微焦,就六个一方用盖了红章的鸡皮纸包住,不多时油就都从纸里渗了出来。这地方的糕点小食大多如是,重油重糖,您要问为什么呀?嗐,等您在这里做客的时候也被灌上一壶浓黄的茶汤就知道了!您别客气,高山茶,随便喝!左边,则是原来的红星电影院(确实也放过《闪闪的红星》),现在开放了前边的门面给人做服装店铺,电影院门口有一个只卖渍好的鲜果的小档口。酸涩的、或无味的果子们在这里加工,出落得让人眼馋。个头奇大而味道寡淡的番石榴,去皮切芯削成长条,浸在加糖的梅子汁里。味道憎命达的青李子,刀划上几道后拍黄瓜似的一拍,肉松脱核,用南姜粉、甘草、砂糖和粗盐腌了做成甘草李,腌得切痕发黄便是入味。其他蜡李,双华李也如法炮制,青黄紫红,煞是好看。鸟梨是闽南人乃至台湾人爱吃的一种小果,像黄色的小鸭梨,不可生吃,水煮开后以冰糖和梅汁腌过夜,冰后一口一个,一个一口,爽脆甘美。摊面上一个人看着,另外两人戴手套坐在椅上,手腕翻飞:杨桃去棱切片,菠萝旋刀雕眼。她们原是做水果罐头的女工,现在用这种方式供养家庭。街上有甜食糕点的铺头,卖猪油糖、腐乳饼、花生条、荖花、越南黄龙绿豆糕、小麻花、鹿饼、米润、糕仔。小孩子喜欢选来拣去,三更想半夜反。大人来买,那多是买回去供正餐或祭拜用。红色桃粿是节日吃的,里边是花生和香糯米,深绿色的就是人们熟知的包黑芝麻的鼠曲粿。除了鼠曲草,还用可以“马了饺”(即酸模叶蓼)或“苦菜”(可能是灰灰菜)来制作。有用竹签蘸糖吃的爽滑栀粿,也有一整块厚重坚实的甜粿,切片后煎蛋吃软甜香美。街道的另一头穿了出来,正是桥上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从木棉树影里一溜儿嘀铃铃下坡的地方,有手打猪肉、牛肉丸子。鱼肉丸,对不住,没有,得去渔村买,地道。肉丸一要靠捶拍而非刀切,这样肌肉纤维丝丝黏连,自然韧性十足,另外无非天地良心少放淀粉多放肉。临着河,元宵节贴灯谜的地方,也就是卖牛肉粿条的对面,夜里会摆出鸭母捻的摊子。就是捻成头尖肚腹大的汤圆,在一大锅糖水里滚沸着。这本就是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夜里风乱窜,摊主就用塑料彩条布把周围稍微拢下。缩着脖子的客人来了,在雾气缭绕的灯下探头看看,便给自己和小孩都各要了一碗去桌坐定,风声猎猎,一碗端上来里面除了乳白甜滑的鸭母捻,还有桂圆、银耳、红枣、薏米、白果、鹌鹑蛋等佐料。一碗下去周身暖和,不觉寒冷,便向摊主道别,回去作一夜无梦的寝眠。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肉丸铺往前没走一阵,就到西门口,从这东西南北门的遗名,可以想见往昔小镇的规模。左边斜坡有棵大榕树,榕树下有一方小小庙子。这地方随处可见老榕树,独木成林,垂丝拂枝,而旁边照例都会有香火庙或者神龛,在老树繁叶的庇荫下烛芯暗暗地爇烧。这里有老牌的宵米铺。宵米类似烧卖,馅是猪肉、虾仁、香菇、豆干簇起来的。蒸笼摞到天花板,刚捏好的宵米在笸箩上晾着。店主在狭促的木桌间一记鹞子翻身,手如霹雳弦惊,霎那分给各位老饕。点上小葱香油拌醋,这滋味决计不会叫人嘴里淡出个鸟来。沿这上坡的环市路往后转到背风的地,是间老字号的粿汁店,想吃辣的是有福了!粿汁皮是做成三角状的米浆皮。把粿汁皮加入稀米浆后,切碎的小葱、蒜头、小米辣和猪朥热锅,倒入萝卜干粒爆炒出香,作为浇头淋在上面,热辣浓稠,令人吃得汗涕齐流,桌下一只大肥花猫绕来绕去。佐料里面,卤豆干必定是要的,肉枣、火腿、卤蛋、卤五花肉、烤肠均可自选以一快朵颐,也可涮青菜。如有半大小孩晚上回家,竟好意思嚷嚷吃不下饭,当妈的就自然知道这些讨债鬼把铜板花哪儿去了。夜宵的时间到了,爱热闹的,转到河堤上的大排档去。海里收来的鱼鲜,全都在这儿一溜儿排开,听听这些名字罢:赤目、红衫、淡甲、乌耳、黄墙、金鲳白鲳、乌鱼、迪仔、血鳗。沙尖鱼滚开下芫茜做杂鱼煲,娘哀鱼煮腌酸梅子,蚓鳗裹粉下油锅,椒盐炸得筷子状,香酥脆辣,一口一截。河豚也有,看各位胆色了。镇上的人嗜小海鱼,这些鱼身轻肉嫩,只要不嫌麻烦就颇有吃头。许多人聚会来此,着三五新朋老友,就一轮旧时月色,嘬两盘鲜炒薄壳。只是河堤上还热闹着,一轮清月下的老城区渐欲沉寂了。汽车稀疏的十字路口,日间卖粮油果杂的商店紧闭了白铁门,一摊老字号的夜粥大排档亮了出来。咸菜焖粉肠,腌贡菜焖五花肉,红腐乳裹涂溜鱼这些硬菜不提了,小菜亦是绝妙。如酱油收汁、焖得乌麻麻的狗母鱼,紫红色的碎乌榄块,状似指甲的黄泥螺,凉拌着红青椒圈的腌河蚬,焯后过冰水,麻油拌小葱浇上的芹菜条、菜花粒、芥兰珠错落揉杂,色泽青翠,生嚼爽脆无匹。生腌濑尿虾不可错过,揭壳之后肉质柔软而腌得咸鲜辣酸诸味纷呈,更可滋溜一声连尾里的肉也吸尽。作为打冷,鱼饭也是少不了的,巴浪鱼脯一条条地摆在那儿呢!细长江鱼仔迹近透明,只用盐煮过晾干,几乎可以用手抓一把来吃。做法要言不烦,得一鲜字便是。大排档边上放着水缸那般大的砂锅,里面只煮着白粥。这火候熨贴,熨贴极了,虽只是柴火白粥,馥郁的香味傍近了都闻得到。许多人就是为了吃这口粥来的,夜色车声下坐路边板凳,要上两三小菜送这粥饘的滋味,无法形容,无法形容!这一天下来,可堪称饫甘餍肥,再打包两个小菜,就可以心满意足回去睡觉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墙角巷角到处开满长春花,小镇上的人们呼其为日日新。日复一日,历久弥新。小镇上的年年月月,仍然是一样花开花落,也总有人在木棉树下拾了硕大的花骨朵去笸箩里晒着。东西南北门,春夏秋冬食。这里的一物一事,也好似没有变化过似的,实则还是有变化的:街口开了一间新的甘草水果铺子,粿汁铺前年停工了三个月,把自己的房子全翻修了一遍。曾经吃着甜食的小孩儿长大了,远走了。那个章鱼摊子的老人,不知何时已经没有来了,或许不会再来了。(年5月9日星期六)(附: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注鼠曲草:鼠曲染糯作糍,色深绿,湘中春时粥于市。五溪峒中尤重之,清明时必采制,以祀其先,名之曰青。其意以为亲没后,又复见春草青青矣。)(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友简介

Myth,男,学医的。喜欢读书的,不必把读书看得过重;不喜欢读书的,也不必把读书看得过轻。

——瑞亚和石狮编辑组——

出品:卡西莫多书店

主编:卡西老潘

编辑:曹阳洋刘琴龙银刚黄倩影岳天贤张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56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