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天气回暖,4月3日清明假期正好赶上三月初三上巳节,外出踏青的时候,可以去划船,在家可以吃荠菜馄饨,刚好也是上巳节的传统风俗,一是要去水边,二是要吃上巳菜。
上巳菜就是荠菜。荠菜无论是味道还是药性都非常平和,很百搭,它还可以祛除人体内的陈寒,又不会让人上火,可以说是寒热通杀。
荠菜鸡蛋汤
原料:荠菜1大把,鸡蛋6个,红枣12个,带皮生姜6片。(如果家里人口少,可按比例减少。)
做法:
1.把整株的荠菜连根一起洗干净,摘掉黄叶。把鸡蛋外壳清洗干净。把洗好的荠菜和鸡蛋一起放入锅里,再放入红枣、生姜片。
2.加水煮开,水开后再煮3~5分钟,待鸡蛋里的蛋清凝固后,用勺子轻轻地敲一敲鸡蛋壳,让它出现轻微的裂纹,以便让荠菜汤的药性更好地渗透进去。
3.再煮10分钟,就可以关火了。关火后,不要急于掀开锅盖,要让汤自然晾温。在这段时间,鸡蛋会继续吸附荠菜的药性。
4.汤变温以后,把它盛出来。鸡蛋捞出来剥壳吃掉,汤喝掉,红枣也可以吃掉,荠菜太老就不要吃了。
喝这道荠菜鸡蛋汤,有两个要点:
第一,一定要把荠菜的根部留下,最好是用已经开花结子的老荠菜,功效是最好的。
第二,不要加任何的调味品。
荠菜水
原料:整株荠菜(最好带着荠菜子)
做法:整株荠菜煮水
如果想要用荠菜健脾祛湿的话,最好带着荠菜子一起吃。对于已经结子的荠菜,整株煮水效果比较好。
上巳之后是清明。
上巳过后就是清明,在清明祭祖后,我们还可以采一些清明菜回来,清明菜的学名叫鼠曲草,它还有很多别名,比如田艾,可以用田艾做一些清明粥、清明止咳糖水、艾粑等。
清明粥
原料:清明菜、糯米。
做法:把清明菜和糯米以1:1的比例下锅煮粥。
这个粥是全家人都可以喝的,对老年人来说,也特别合适。因为这个粥相对比较清淡,比较容易消化,还可以滋养肝肾。同时,它对于调理老年人的高血压、迎风流泪等问题效果也比较好。
注意:
第一,下锅前,先把糯米用清水泡一晚上,然后采摘新鲜的清明菜的嫩尖,洗干净切碎,和泡好的糯米一起下锅加水煮成粥就可以了。
第二,用清明菜煮粥,或者煮糖水时,清明菜只需要采下它的嫩苗,然后轻轻地洗干净就可以了,茎上和叶子上覆盖着的白色绒毛,不要去掉,一起煮效果才好。
清明止咳糖水
原料:新鲜田艾半斤(克)或干品1两(50克)、蜂蜜。
做法:
1.将田艾加水煮15分钟,滤出汤汁备用。
2.锅里再次加水,煮15分钟,滤出汤汁。
3.把两次的汤汁混合在一起,加入蜂蜜,一天之内分两次喝下。
功效:调理咳嗽、气喘、慢性气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艾粑
原料:田艾(清明菜)、糯米粉、红糖。
做法:
1.采摘新鲜田艾的嫩尖,洗干净,切碎,剁成茸。
2.锅里水烧开,放入田艾,不要盖锅盖,大火煮30分钟,加入红糖化开,关火。
3.将煮好的田艾连同锅里的水趁热一起与糯米粉混合,用筷子搅拌,等到不烫手时,用手揉匀成团。
4.搓成长条,切成段,然后一个个揉成椭圆形,放笼屉里,用大火蒸20分钟。
功效:调中益气,祛水肿,止白带,解毒。
允斌叮嘱:
第一,田艾尽量剁成茸,这样吃的时候口感才细腻。也可以用料理机打碎。
第二,煮田艾时不要盖锅盖,否则会发黄,颜色不鲜亮。
清明菜适合什么样的人吃?
清明菜特别适合有呼吸道一类疾病的人吃,对容易感染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者痰多咳喘的朋友,都有一定的效果。另外,清明节时吃清明菜对调理高血压也有好处。
以上内容选自《陈允斌二十四节气顺时饮食法》《吃法决定活法》,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图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