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虽然这周萧山还是小雨绵绵,但气温正逐步回暖。本周末又将是个晴好天气。
今年清明节是4月4日。清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天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插柳放风筝。当然,还有品尝制作各种传统美食。
一起来看看,萧山人的清明节传统美食,那些让人怀念的“老底子”味道。
临近清明,艾草的清香就开始从萧山的大街小巷飘出来了。
清明果清明果,也称为艾饺、清明饺。是萧山人过清明必吃的美食了,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买点艾草做清明果。
用鲜嫩艾叶和米粉和匀作皮,包入馅料,捏成海燕状饺子,再上锅蒸制。其色泽翠绿,口感软糯绵韧,味道清香而略带苦味,馅料有甜咸两种,食之别有风味。
绝对是很多萧山人心目中的清明节美食top1。
青团“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青团,又叫艾团子,旧时也称“粉团”,因其色泽碧绿、生青,故名青团。青团碧青油绿、清香爽口,是江浙沪各地民间清明与寒食节时的一道传统点心。
采摘采摘艾草、苎麻、鼠曲草嫩叶,洗净剁碎汆熟,揉入蒸好的糯米粉中。
反复搡捶,让糯米和艾草完全融合,使面团更有韧性,口感也更弹糯。再加入各种馅料,团成圆球状。圆润香甜的青团就做好了。
清明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因此也是很多时令蔬菜、美食上市的季节。
螺蛳
“清明螺,赛肥鹅”,清明前后,休眠了一冬的螺蛳苏醒,从泥土中爬出。也只有这个时节的螺蛳肉鲜嫩肥美,而且在壳中又没有小螺蛳,肉质极佳的同时又保证了口感,是吃螺蛳的最佳时令。
螺蛳品种丰富,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
嘬一口汁水,吃一口弹脆螺肉,简直“鲜掉眉毛”。
马兰头
还记得小时候,一到清明就提着袋子跟奶奶上山摘马兰头,春天的田间地头,遍地都是。它探头探脑地长在杂草丛中,叶呈椭圆形,颜色深绿;茎长两三寸,带点红色的马兰头口味更佳。
摘回家的新鲜马兰头加笋或香干凉拌或小炒,焯水去掉马兰头的苦味,拌上芝麻油,清热又去火。
蚕豆
一碟蚕豆,也是很多人的清明印象。清明前后,新鲜蚕豆正当季。萧山很多人家上山扫墓时,都会带上一盒水煮蚕豆,没有复杂的烹饪方式,吃得就是蚕豆本身的清甜味道。
大家还有什么清明或春天必吃美食?欢迎来评论里讨论↓↓↓
今年清明节能扫墓吗?
今年清明节能祭扫吗?
最新通知来了!
民政部发布通知:
清明节祭扫要采取预约限流等措施,减少聚集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要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尽可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并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祭扫人员体温检测、口罩佩戴、员工健康监测等防护防控措施。暂停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要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网络祭扫、代客祭扫、云祭扫等便民、智能服务。
各殡葬服务机构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困难问题,保留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祭扫需求。
?摄图网
杭州祭扫如何预约?
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精神,今年3月27日-4月5日,全市25家较大型公墓(名单附后)仍旧实行先预约后祭扫。
目前,尽管疫情防控形势明显好转,但这并不意味着疫情已经结束。为避免人员聚集,做好人群分流,提升扫墓体验,今年不限制扫墓人数,预约量充足。
?摄图网
考虑到由于扫墓预约访问量较大,有可能临时会造成网络拥堵,因此这次预约1次可同时预约多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不方便网络操作的,可拨打每个公墓的电话预约。
需要提醒的是,祭扫当日,市民需做好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凭身份证或预约码,按照预约时间段入园祭扫。如自测体温超过37.3°的,请自觉不要前往。
预约方式:通过“杭州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