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
巴豆(图片源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出自巴蜀,形如菽豆”,故名“巴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入药。巴豆制霜炮制加工后,称“巴豆霜”。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巴豆)味辛,温。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胀,荡涤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毒蛊疰(zhù)邪物,杀虫鱼,一名巴椒。生川谷。”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巴豆霜)辛热大毒,下脏腑沉寒,通经络堕胎,最为斩关夺门之将。按:大黄、巴豆同为峻下之剂,但大黄性寒,腑结多热者宜之;巴豆性热,脏积多寒者宜之。”
巴豆(图片源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
NO.2.1功效主治
巴豆,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主要功效有: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
1
峻下冷积:本品辛热,可峻下冷积,开通肠道,有“斩关夺门”之力,适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之重症,如“三物备急丸”,多用“巴豆霜”。
2
逐水退肿:本品辛热峻下,有较强的逐水消肿之功,适于水臌之腹部膨隆、二便不通等症。
3
豁痰利咽:本品辛热,可豁痰利咽,多用于喉痹痰阻之危急重症,可将巴豆去皮,线穿纳入喉中,或将少许巴豆霜吹入喉中。
4
外用蚀疮:本品外用可治痈肿脓成不溃,疥癣恶疮,疣痣。
用法:巴豆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擦患处。巴豆霜0.1~0.3g,多入丸散用。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巴豆(摄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巴豆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巴豆油,巴豆油占整个巴豆比重的34%~57%,巴豆油中含巴豆油酸、巴豆酸、棕榈酸、亚麻酸等甘油酯类以及巴豆醇酯类化合物、巴豆毒素等巴豆蛋白类成分,巴豆有很强的刺激消化道蠕动作用,致泻峻猛,成人服用半滴巴豆油,口腔即有烧灼感,半小时后即会出现排便,服用20滴巴豆油会致死。巴豆还可抗肿瘤。
巴豆(摄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臧云彩,谢秋利,杨伟超.巴豆及其应用[J].中医学报,,33(05):-.
音频:石若冰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