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资源。
为大力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普及功能,刚刚过去的清明节,朝晖中学语文组以“走进习俗致敬英雄”为主题,开展人文教育,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的情感。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合节气与节日于一体,慎终追远,又适逢处于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更赋予了清明几多遥思与追悼。
这个清明意义非凡,承载着安抚心灵之效,表露出潜心思考之机,寄寓着联通家国之情,结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启示性,朝晖学子在这特殊假期里用心表达出真情实感。我们来一起领略学子们的慧心巧思吧。
祭奠之文抒敬意
清明节有很多习俗,但是,不论哪种风俗总有一种情思让人挥之不去——那就是怀念,怀念那些故去的人们。在惹人思念的纷纷细雨中,依依杨柳,霭霭暮烟。清泪尽,纸灰起。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而今年的清明节,与往年相比,显得更加凝重。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笔转心转,一束黄菊祭英魂,只言片语抒敬意。同学们从悠悠的革命传统出发,我手写我心,表达对烈士的追思、对英雄的致敬!
在抗击“新冠状性病毒”战斗的第一线,你们表现出的是人性的光辉,是品德的高尚,是无私无畏的精神……我时时被感动着,我要说,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但是,是什么激励着你们这么做呢?是爱,是奉献精神,是职业道德。这不是一般的爱,而是无条件的博爱;这不是一般的奉献,而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忘我奉献;这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而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崇高职业道德。你们是医务工作者,深知病毒的传染力之强,但是你们为了患者能更快地痊愈,你们无所谓惧的奋斗在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去尝试与病魔作斗争。
你们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患者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张钟毓)
有些战斗听不到炮火,却听得见冲锋;
有些战场看不到硝烟,却看得见牺牲。
冬去春归,我们得以再次拥抱暖阳。
然而一些人却没能穿过黑暗,永远留在了冬天。
他们,是用生命守护家园的英雄和烈士。
向逆行英雄们致敬!
愿山河无恙!愿逝者安息!愿祖国昌盛!愿生者奋发!愿祖国更加美好!(鲍语嫣)
窗外桃红谢了柳绿,演绎出一番兴盛千秋之景。却有烈士,为了一场浩瀚,一片荡漾,拿自己的生命,点亮了万千河流与山川。这场春意料峭无他们所有,但黄土在拿他们的旋律高歌。传递火光者,与死神搏斗者,也不过是一群孩子,披了白袍,在世人的高歌声中,传递了希望几分。天堂归他们所有,圣火于历史里凯旋,今后,我们也将怀揣火种走遍漫漫长夜,于人心沉淀处兀自温柔。(徐旖萱)
樱花已灿,雾尽风暖。疾病与灾难终会成为岁月的尘埃。在疾病肆虐过的土地下,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而停留在寒冬的你们,将永远停留在我们的心中。向英雄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们当秉承你们的遗志,奋斗不息,珍惜来之不易的平静美好。(徐瑞阳)
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冲不淡我们对英雄的缅怀。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开满鲜花,绿树成荫,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更要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这次疫情,有些人只是困在家几个月,而有些人却是被困在了这个冬天。我们应向这些先烈们致敬!(施梦洁)
不忘牺牲为国殇,而今民富国强盛。巍巍青山作见证,鲜红旗帜血铸成!
英烈们,在您们艰苦的奋斗之下,我们祖国繁荣昌盛,今天的美好的生活,是靠的您们的鲜血换来的您们人虽然牺牲了,但是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我向您们致敬!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为国家做贡献!(俞梓萱)
万间灯火通明,不知天上那闪亮的星,是你吗?李文亮叔叔,你的姓名中有一字为“亮”,却在黑夜中悄悄地走了……很抱歉是以这种方式认识了您,多么希望您能安好啊!如今我们已无法再寻到您,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愿春早日到来,愿您能够望见这场战争的胜利!晚安。(彭家翎)
无色的夜之序章,无比残酷的序曲在空中回响,唯一选择是背负并且坚强,这些都不是数字,而是真正的人,沉重的双肩下是灵魂的创伤,即使那颗勇者之心依然坚强,即使手中利剑能刺破苍穹,年轻的战士不会畏惧死亡。愿逝者安息!(陈启跃)
何为"清明时节雨纷纷",那是因为天在哭泣。这个悼念亡者的日子,我们默哀,向逝去的人们告别。"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我以沉痛的心情默念着抗“疫”英烈的名字,将这些可爱的人们铭记……(迟天缘)
死亡的距离有多远?明明刚才在亲人面前,而今却只能眼睁睁的见你们消失。你们的灵魂变得透明,用坚强的背影抵抗死亡,保护着温室娇花,用被他人呵护的肉体去挽救其他弱小的生命。你们的外表虽消亡,但伟大的精神却永恒。愿逝者安息。(冯明珠)
这场战争没有硝烟,却有牺牲。这一战,你们用性命相托,终换来了看暖花开。今日清明,全国为你们鸣笛默哀。满天繁星似们你的眼睛,因为有你们,温暖四季。愿一路走好,逝者安息,生者奋进。(白婉怡)
今年的清明节十分特别。在以往的清明节里,我们只要去祭拜祖先就可以了,但今年这个清明节,我们不但要去祭拜我们的祖先,更需要去致敬并哀悼这些为了全国人民的健康、抗击新冠疫情而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们。我们要尊敬他们,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正如鲁迅先生说得那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的确,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徐士涵)
全国上下齐心抗疫的特殊时期里,我们看到无数逆行者身上闪耀,光芒汇聚,照亮每个城市。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新时代的“真心英雄们”,用行动书写战“疫”故事。英雄的国度,英雄的人民,我们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让我们以一场彻底的胜利、以繁花似锦的春天,告慰已经离去的和还在奋战的英雄们吧。(黄旭坤)
年,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在中国爆发。你们积极地在请战书上印下了自己的红手印。你们是这个冬天最美的“逆行者”!因为有你们的存在,疫情才得以控制!我们只是困在家里两个月,但是有些英雄却永远留在了冬天!愿在这次疫情中逝去的医护人员和百姓安息,一路走好!你们永远在我们心中!致敬最美的逆行者!致敬英雄!缅怀!(祝枽焮)
烈士们,你们的英勇我牢记在心,你们矫健的身姿是我们中国永远不朽的千古佳话,我们生在中国,所以有义务保护中国,烈士们,你们放心,我们一定继承新中国,让新中国发扬光大,不会让你们的努力付诸东流,不会让你们白白地献出了生命,向你们致敬!(程敏君)
清明之际赏清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学们或上网查找,或寻访家中长辈,了解清明节的各种习俗,有机会的还亲自体验一番,并通过文字抒发自己的感受。
先人留下浓荫树,后辈儿孙好乘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大自然将迎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植树,植下的不仅是绿色,也是希望,是美好,是春意盎然,是生机勃勃。春风会吹开每一朵花,一树又一树尽连成蔽日的云朵。我们能通过这次植树及对环境问题和植树知识的宣传,使得大家更加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切实投身“呵护环境”的行动中来,为我们的美好家园“奉献绿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清明,既是哀悼,也是走向新生的日子。而我们将带着对逝者的思念,迎候生命的顽强不息。(徐瑞阳)
清明时节雨纷纷。江南烟雨垂垂,曦光百花相融,晨风软软抚开雾霭,吹入人间四月。
在此时春日播下复苏的种子,和家人一起做起清明团子。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做清明团,先是被冗杂的材料准备惊了,畏惧于制作的麻烦,但在妹妹激动地催促下,我硬着头皮蹲在妈妈旁边一起帮忙,起先只觉得累,玩着玩着也玩出趣味来了。果然对于未知的任何事物,勇敢尝试才是该有的态度。
这艾叶的香,丝丝绵绵的,揉碎在春风里,揉在砧板上的绿团团里,被幸福的人儿们幸福地享用。(徐旖萱)
初晨,晗光淡淡地画着窗,万物才始半睁惺忪的睡眼,一向嗜睡的我却睡意渐逝,醒转过来。我便蓦然想起:乍疏雨、洗清明,今天,是清明。时间渐逝,家人也陆续晨起。我们用过早餐——略甜的青团,便该前去扫墓。今年清明,第一处要扫的,是奶奶的墓。
拨开乱草,攀至坟前,家中长辈都忙碌起来。他们割去荒草,扫净枯叶,又摆上祭祖的祭品,点香插烛。一年一日清明,再返此处与奶奶相聚,只可是再度春秋后。我们的难舍与黯然溢于言表,一步三回头,频频眷念。
下到山脚,我不由地驻足回望,只见得青山间烟雨缭绕,百坟拱起、千碑林立,不尽孤清!我一面叹惋,一面不得不挪步,追赶未发现我停步的、同来祭祖的亲人。我的心狠狠地收缩成了一团。我惘然地望向远方,青山连绵,如何都望不见奶奶那苍茫的坟。晃神间,我竟远望见一位苍颜白发的老人遥遥招手,用亲切的乡音唤我的名。(张钟毓)
清晨,吸一口沁人的空气,不禁令人心生愉悦,觉到生机。那桌上摆的,是几束鲜花,不同于玫瑰的妖艳,却十分淡雅,令人顿感清新。在它们旁边的,是个手工编制的竹篮,像极了采花女手上的那只,平淡无奇,却存在了数百年。“咔咔”几刀,鲜花被修剪得富有一丝艺术感,许是它生来便刻着一丝高雅,此刻将它们放在那竹篮之中,竟是那样地令人心情舒畅。
都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日却是无雨,但眼前倒是一片清明了。(彭家翎)
时逢清明,难得的晴空万里。在仓库翻出儿时亲手编制的竹风筝,奔向那属于我的春天。温润的风迎面拂来,风筝的尾翼涨得鼓鼓的。我将它举过头顶,感受着自下而上的升力,这是自然的力量啊!我迎着风小跑起来,放手、引线,风筝抖动着它的翅膀,在翠绿的草地上投下了淡淡的阴。我仰头望着,蔚蓝的天,轻薄的云,愈飞愈高的风筝,回想起了那年今日稚嫩的我,笨拙地摆弄着比自己还大的风筝,傻傻地笑着。我深吸一口气,想到现在的自己已不需要父亲帮我放风筝了,有遗憾,有欣慰,有感动。
看着空中忽上忽下、左右摆动的风筝,那里有我的童年,也有患得患失,平平淡淡的人生。(张益弛)
在清明我们放了风筝,并且制作了纸糊的小灯笼,吊在绳子上。我断开绳子目送它们的离去,有些难过。可刚才在做灯笼时,其乐融融,内心变得很柔软,很庆幸此时家人团聚。
当我们亲手放飞风筝时,烛光一闪一闪。内心却不急躁,平静如海。看到它顺利升空,我的心里无端升起无限期望:希望它能带走疾病苦痛,给人们送来祝福,给天国之人送去思念。我还觉得很有趣,尤其当它只剩渺远的一点。自豪、紧张、急切、恐惧一下子填满内心,真是百感交加。(冯明珠)
因着疫情,清明节没得出去,又不想太无聊。想来想去,最后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做青团。第一次,不大会做,照着教程,我们把艾草打成青汁。再加上盐煮沸后,趁热混入糯米粉揉成。揉面的时候,弄得满手满台,都是青汁。绿澄澄的,倒也十分有趣。最后将豆沙粉包入粉团中搓圆,放入垫着粽叶的蒸屉中,蒸20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看着蒸出来的一个个绿团子,我开心的不得了。虽然没有卖的好看,上面有没揉好的裂缝,就像咧嘴笑的小孩儿一般——但是这自己动手做的,吃起来还是不一样的味道。(迟天缘)
在百忙之中可以出来踏青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春的生力无穷,虽说江南的雨变化无常,但今年的清明却与往常不同,阳光更加温暖,空气中少了几许聒噪,给怀有思念之人给予了更多真挚的情感,赋予了踏青另一个寓意。
染上浅浅光芒的指尖,就快要零落的赤红,夕阳那似要催人泪下的朝霞。早已熟悉的街道,凋零飘落的花瓣,缤纷化作细雨之时,会变得更加幸福。(陈启跃)
今日清明,一家人起个大早,穿上深色衣服,习惯性地在这一天带上了伞。车路向山上开去,默默是路上唯一的表达。到了地儿,祭祖是每年缺一不可的环节。洒上黄酒,点上蜡烛,排队轮着祭拜。长辈们总是念叨着祖先保佑,轮到我们这些辈分小的,也许都只将这些放在心里,双手合十拜了几下就过了。接着就是烧纸钱,那飞烟早已在空中弥漫,我的眼泪被呛了出来,长辈更是因为这烟,之前强压住的情绪瞬间失去控制,潸然泪下,讲了一年来想说的话,撒下一杯淡酒在墓前,自己也干下一杯。最后我们在墓前摆下花,并留下些水果,平复了情绪。离开这里,依旧前进。(白婉怡)
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初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了通信所发明的工具,只有皇宫里才有。直到晚唐才逐渐被人们熟知,成为一种便民的玩具。人们在纸鸢上加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现代以风筝、风琴作为统称。如今,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而我认为,不仅仅是祈福佑安,更是一种寄托,对过去种种经历的总结,对接下去未知生活的向往,最后在风筝飞远再也看不见之际,调整好心态,重拾行囊与重任,砥砺前行。(姜逸雪)
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今天下午,我看着阳光明媚的天气,决定和弟弟一起出去爬山。尽管路途坎坷,我们也想过放弃,但当我想起网上说的“半山腰很拥挤,要努力爬到山顶才能看到好风景”时,咬咬牙坚持了下去。坐在山顶的亭子上,突然觉得读书不就是这样吗?我们不努力,永远只能在半山腰看人头,只有努力了,才有可能爬到山顶,去看看新世界、新风景。(程敏君)
叮咚,一阵阵清脆悦耳的泉水流动声响起,四周绿茵茵的,无数的花儿一簇簇的拥在一起,散发出醉人的香气,高大的树挺拔着,一动不动,就好比威严的将军一样盛气凌人,偶尔会看见几只玛蚁在树上‘散步。这一切都告诉别人,春天来了。清晨,我便走出门。清新的空气迫不及待飘到了我身边,让我更加神情气爽,心旷神怡。空气中,似乎掺杂着一丝花香,我满怀期待地走在铺着鹅卵石林间小道上我边走着边欣赏左右两面的风景,四周全是一片绿的海洋,我都分布清方向。我不禁为这种绿而感叹,这种绿的境界,可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种颜料都难于它媲美,小草软绵绵的,同时也湿辘辘的,这兴许是春雨的‘杰作’吧。我走着走着,一缕缕花香从远方传来,我走近一看,数十支娇艳的花朵紧紧的依偎在一起在春风的吹拂下它们翩翩起舞,显的别有一番风韵,这更加为这幅‘春之图’增添了一丝美感,向远望去一条湛蓝的小湖展现在我的眼前,在远处看湖就像一条湛蓝的绸布一样润滑、细整,伴着天空小鸟的嘲杂声,我来到了这条湖面,四周都起着淡淡的雾,蔚蓝的天空中飘这几朵悠闲的白云,这就像一个仙境,让人无比倦恋,无比沉醉。(郭小阳)
今年的清明实在不太适合外出活动,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尝试制作清明团子。拿出准备已久的鼠曲草,乘着最后一点新鲜将它洗净。把它切碎并保留住青色的汁液。
洁白的糯米粉蓄势待发,终于被倒入了汁水和草碎中。我洗干净手去揉搓它。重复动作到手酸累,它终于变成了光滑的一大块团子。
我继续戳戳它,把这一大块分开,揉成圆形。他们像一个个肉嘟嘟的小朋友,被我排列的整齐。
我是很喜欢豆沙胜过芝麻的,当然拿出了准备好的豆沙馅,小心翼翼的包到一个个小团子里。这算是差不多完成啦......
说真的,当这些团子出锅时,我有一点点失望。他们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爱光滑圆润。不过毕竟是自己做的。一想到这里,入口的时候,这团子在我心中的地位就变成第一啦!(李田馨)
连绵几日丝丝缕缕的春雨,换来了清明节的春光明媚。一大早,我便拎包直奔花店。都说插花是一门艺术,可清新,可明艳,可雅致,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红花绿叶的点缀搭配,更是提升了整个房间的美观。我先在脑海中构思出了对样式的要求,于是便动手开始插几朵主要的花,五六支淡蓝色的翠雀花,纤细的茎秆上细弱的叶片簇拥着花朵,中间再穿插着几朵淡白色的海石竹,花瓣上泛着淡淡的青色。最后在插上一两朵纯白的细细碎碎的满天星,纯黑色的花瓶更衬托出整盆花的清雅朴素。插花的过程就像是色彩与色彩互相的碰撞点缀,最终定格成一副美的框架。(郑周璇)
4月4日是清明节,天气有些阴沉,微风兼有小雨。一阵颠簸,又一阵跋涉,我们来到了祖先的坟前。山上的空气依旧那么新鲜,而这周围的一切还是老样儿:杂乱无章的小树,以及遍地的杂草。此时湿润的空气,灰蒙蒙的天空,四处寂静如画。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他们有条不紊地忙着……
这时,拔完草正准备点蜡烛的我们,发现蜡烛太轻,放在墓碑前台上不稳定,很容易掉下来,于是我和爸爸一起绞尽脑汁想办法。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了,最后还是爸爸先想出了办法:他突然跑到前边的一棵小树旁,把树枝砍下来,砍成一截一截大约10公分长,用刀把里面的树芯挖掉,正好把蜡烛插上。“哇!这简直就是一对活脱脱的烛台呀!”我惊奇地喊道。这回又给爸爸“赢”了一局,回去后一定要“扳”回来,我在心中暗暗地想。但我也知道这时不是逞“英雄”的时候,只有怀着对祖先的敬仰,这才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先祖献上的一份敬意呀!
清明时节雨纷纷,敬祖之情油然生;待到烟雾缭绕时,山涧空留炮竹声!(鲍语嫣)
END
供稿:语文组
编辑、发布:施卓侠
审核:刘粉莉
更多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