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鼠曲草 >> 鼠曲草论述 >> 七草

七草

粥味滴滴佳,

肠中春欲苏。

繁缕丨

洗马河通往黎明湖的栈道边,绿莹莹、脆生生的繁缕,悠游地开着米粒大的小白花,尽情享受着春日的晨光。

繁缕是石竹科繁缕属植物,它的名字,出自苏颂的《本草图经》。在《尔雅》中,它的名字是蔜,《别录》叫它为蘩萎。

我没见过比繁缕更加繁复密集的草了。茎茎叶叶交错挽连,重重叠叠,谁也不知这原本只是一棵草,还是一块密不见隙的草毡。

日本园艺家柳宗民在他的《杂草记》中,也写到繁缕。

他说,当春天到来,繁缕的茎叶便开始生长,在顶部开出五瓣的白色小花。花朵虽小,但模样可人,又由于总是沐浴着晨光盛开,故有了“朝开”这一别名。繁缕是“春之七草”之一。柳宗民说,他小时候,用繁缕喂金丝雀,鸟儿爱吃。

什么是春之七草呢?

这是日本人的说法,日本人每年一月七日有喝草粥的习惯。所谓七草粥,就是将繁缕、芹、荠、母子草、佛之座、崧、萝卜切碎煮成的粥。柳宗民说,喝七草粥,寄寓了日本人一年无病无灾的心愿。

《本草纲目》说,(繁缕)正月生苗,细茎引蔓,断之中空,有一缕如丝,作蔬召脆。

芹丨

日本人喝七草粥的习俗,其实来源于中国。

《荆楚岁时记》记载,农历初七是“人日(人类生日)”,这一天,人们会用其中新鲜的野菜做羹食用,叫七宝羹。这习俗始于汉代,魏晋时开始盛行。平安时代,传入日本。

十九世纪日本脱亚入欧,不再用农历,食用七草粥的时间,也从农历正月初七,改为公历的一月七日。

七草粥中的芹,是水芹。

芹菜分水芹菜、旱芹菜、毛芹菜等种类,我们现在吃的是旱芹。毛芹与水芹菜酷似,却有毒,又称毒芹,不能吃。诗经《鲁颂·泮水》中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这个芹,指的就是水芹。

水芹菜属于伞形科水芹菜属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汉代时,即为南方贡品,与北方的荽齐名。《别录》说:水芹生南海池泽。二三月作英时,可作菹及熟淪食。又有渣芹,可为生菜,亦可生啖。

《吕氏春秋》称“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指的就是产自两湖的水芹菜。唐代魏征等清贫的士大夫,对水芹情有独钟。

荠丨

荠即荠菜。荠菜是十字花科,荠菜属草本植物。

中国人吃荠菜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诗经》,“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尔雅》中也说:“荠菜甘,人取叶作菹及羹亦佳”。

荠菜耐严寒,是春天最早生发的植物之一,晋代的夏侯谌在《荠赋》中说它:钻重冰而挺茂,蒙严霜以发鲜。早春的一场小雨之后,一株株沾满水珠的荠菜,便破土而出,此时,也是荠菜最为鲜美的时候。

荠菜是野菜中的珍品。

食荠菜,就食其鲜。其味清香鲜美,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作用,相当于味精。采荠菜,最好要赶在没有开花之前,过了谷雨,荠菜的茎叶已经老化,就不适合食用了。

荠菜吃法很多,清炒、煮汤、凉拌均可。将洗净的后的荠菜,放进沸水锅里略微焯一下,滗尽水后,用刀细细地剁碎,做荠菜饺子、荠菜馄饨,以及荠菜豆腐羹等等,皆柔嫩鲜香,风味独特。

荠菜也是典型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利尿、止血、清热、明目、消积功效。

母子草丨

母子草就是鼠曲草,也叫鼠麴草,是菊科鼠曲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福建、台湾一带,民间多在清明之前采集鼠曲草,合上米粉做清明稞,作为节日食品和祭祀祖先。福建人也叫它黄花曲草、波波菜、棉花菜、清明草。

江南一带的青团也有用鼠曲草做的。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中说,浙江人爱用鼠曲草嫩叶捣烂取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为什么叫它鼠曲草呢?

李时珍解释说:曲,言其花黄如曲色,又可和(huò)米粉食也。鼠耳言其叶形如鼠耳,又有白毛蒙茸似之,故北人呼为茸母。

鼠曲草性甘味平,《别录》说它,酸,无毒。有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功效,经常用于咳嗽,痰喘,风湿痹痛。

佛之座丨

佛之座,日本人也叫田平子。

柳宗民说,早春时节,在还没有翻过地的水田里,经常能看见一片片的淡黄色小花,那就是田平子。田平子的花,很像单瓣的蒲公英花,只是要小一圈。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野菜呢?

这佛之座或者田平子,其实就是中国人说的稻搓菜。它是菊科稻搓菜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在许多农村地区,它就是一种猪菜。在饥荒年间,稻搓菜救活过很多人的生命。但奇怪的是,《救荒本草》却没有记载。

清代状元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说的明白:

稻搓菜,生稻田中,以获稻而生,故名。似蒲公英叶,又似花芥菜叶,铺地繁密,春时抽小莛开花,如蒲公英而小,无蕊,乡人茹之。《救荒本草》所列皆山野中物,采录亦弗及。

意思是说,山野的野菜那么多,也会有遗漏的时候。

稻搓菜也是一种中药材。有清热凉血,消痈解毒的功能,主要用于咽喉炎、痢疾、乳痈、麻疹不退。

崧丨

诗经《邶风·谷风》中说: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所谓的崧,即诗经中的葑(fēng),叫蔓菁,又称芜菁,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俗称圆萝卜。其肉质根柔嫩、致密,可供炒食、煮食。

芜菁虽外形酷似萝卜,却不是萝卜。它们同属十字花科,但芜菁为芸薹属,萝卜则是萝卜属,且芜菁的肉质较硬,水分较少。萝卜肉质较为松软。

陈藏器《本草拾遗》说:芜菁,北人名蔓荆。今并汾、河朔间烧食其根,呼为芜根,犹是芜菁之号。芜菁,南北之通称也。

萝卜丨

萝卜,就是古人口中的芦菔,也叫莱菔。也就是今天的白萝卜。

陶弘景《名医别录》说,芦菔也叫温菘。他将崧(芜菁)与温菘对比:芜菁根细于温菘而叶似菘,好食,西川惟种此。苏颂《本草图经》说:莱菔功同芜菁,然力猛更出其右。

日本人为什么要食用七草粥呢?

他们沿用中国古人的观点:春到人间,大地孕育春暖,这个活力,赋予这期间生长出来的春草。日本最早的诗歌集《古今和歌集》中,便有“春野出,若菜摘”的诗句中。

“若菜”,就是指初发的嫩菜。它们孕育了一冬的醇厚,汇聚成初春时节的鲜香,象征生命力旺健。食用七草粥,就是将春之七草的活力养分,摄纳入身,用以养生。

而从营养角度来看,春之七草熬成七草粥,淡中生滋,可以生津润肠暖胃,舒缓新年期间过度工作的肠胃。

除了春之七草之外,日本人还有秋之七草,那是最具秋色本韵的七种草花。《万叶集》里的秋七草是胡枝子、芒草、葛藤、石竹、女郎花、泽兰、桔梗。

还有一种秋天新七草的说法:紫茉莉、菊花、波斯菊、秋海棠、三色苋、石蒜、水蓼。这些都是非常质朴的花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贴近。

春之七草,用以食用,秋之七草,用来欣赏。让野草走入生活,是一种珍惜自然的生活态度,也可以说是一种对生命返璞归真的领悟。身处工业文明时代,我们越来越缺失这种质朴的领悟了。

柳宗民在《杂草记》中说,这些杂草身上,有一种打动人心的温柔与恬静。我们是不是也该花一点时间,多与自然亲近,享受这份俯首可拾的温柔与恬静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ls/5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