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散文一口鼠曲粿解一份乡愁

早晨,接到外婆的电话,问何时回老家,她想做鼠曲粿,不知我要吃甜的多,还是咸的多。“鼠曲粿”三个字,把我带回了每年过年最快乐的时光。

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回老家过年。我的老家在永春县一都镇一个名叫仙阳的小山村,是镇政府所在地。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酒香古街”,却不知道,仙阳村还有一种和这个村子一样古老的美食——鼠曲粿。

LOVE

鼠曲粿是我最喜欢的老家美味,是用鼠曲草做成的糯米制品。顾名思义,鼠曲粿离不开鼠曲草,鼠曲草是一种遍布各地的植物,山坡、路旁、田边,到处都是它的身影,只要一阵风吹来,它便“随遇而安”。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冯至

制作过程

鼠曲草洗净,开水捞后,捏成团,沥干。

冬米和糯米泡一个小时,沥干,粉碎成粉状,加入鼠曲草,加工成面团。

入锅煮一个多小时,浮起后捞起。

放入石臼中舂。

包馅。

外公和外婆已年过七旬,举起那二三十斤重的木槌已很吃力,为了让儿孙们能时时尝到家乡的味道,他们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鼠曲草的清香,包裹着亲情和时光的味道,就像那个古老的村子,朴实、厚重、温馨与祥和。

做好的鼠曲粿,被外婆按照不同的口味分好,用保鲜袋装了一袋又一袋,装入我们的行囊中。它们将乘车远赴县城、泉州和福州,端上我们的餐桌。鼠曲粿放在冰箱冷冻,可以放上半年,食用时,可再蒸热或在锅中用油煎,入口更软香甜润。每次吃的时候让我觉得仿佛又置身在家乡,推开门就是冒着热气的炉灶,眼光穿过了那窗外重重的黑夜,仿佛又回到了位于一百公里外的小山村。

夕阳西下,走进仙阳古街,余晖笼罩在参差错落的店铺楼和流光溢彩的老字号,一都南音社里,听丝竹管弦之乐,琵琶的低沉,洞箫的悠扬,二胡的婉转,如雾般萦绕,如梦般美好。而从古街里飘着清香味道的一个个墨绿色的鼠曲粿,成为唤起内外永春人内心深处魂牵梦萦的家乡味道,这种看得见的乡愁,尝得着的美食,也被端上了泉州等大城市的饭店桌上。许多在外打拼的永春人团聚在永春农家菜馆,共叙乡愁,共话乡情。

我有蒸笼炉灶,你有做好的粿吗?

我有鼠曲粿,你有故事吗?

每个闽南人自出生就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粿,这些粿品种繁多,美味爽口,是闽南美食文化的缩影,如今的鼠曲粿,更是所有离家人儿日思夜想、不可摆脱的乡愁。

没有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浓烈,没有一种温暖比得上过年回家。

走,我们一起回家,咬一口鼠曲粿,解开一份乡愁!

?end?

摄像/记者:李卫东黄映炜林亮淮陈培芳

编辑:吕婉婷

审核:郑开明

本作品版权为永春县广播电视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一经发现,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永春县广播电视台

没时间解释了,快长按左边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白癜风立足北京服务全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ls/4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