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第一副药

上古时期神农氏尝百草,以身试药,从而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归经、寒热温凉,后于东汉整理成《神农本草经》,造福万世。中草药的应用代代相传,如今很多老一辈人有什么头疼脑热、不慎跌打损伤,都知道在房前屋后采点草药,自己解决这些微小疾病。但是对于年轻人而言,这些则一片茫然,似乎与传统、大自然都隔绝了。

厦门中医世家露丰堂携手东山之森自然教育,在禾缘社区建设中草药基地,种植七八十种闽南常见青草药。这是厦门第一个社区药草基地,可算是厦门的第一副“药”,药草基地既可美化环境,进行中草药科普教育,又能帮助社区居民学会种植、应用常见青草药,懂得自我养生,一举多得。

东坪山上有一户人家每天骑摩托车到山下卖菜,其后座上也常捆着大把的鬼针草、艾草、鱼腥草等中草药来卖,对这些草药的功效和应用他们都如数家珍。一问究竟,才知道他们并无专业学过,而是祖辈传承,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就懂了。这是有着古人所说的道在日常,百姓日用而不知。

禾缘社区中草药基地建设过程中,包括育苗、到采挖野生药苗、种植等环节,很多义工及社区志愿者都积极参与:这种身上长刺、开紫色花的就叫大蓟,以前去野外经常见到;久闻益母草大名,原来长这个样子,看来要采一些晾干备用;马齿苋叶子真的像马的牙齿啊......不少义工是亲子体验,爸妈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发现这里面真是别有洞天。土色为黄,厚德载物,我们是黄种人,与大地相应,更要多与土地亲近。尤其是小孩子,与大自然相亲,玩土玩沙是他们的天性,给他们一根小铁锹,体验中草药,弄得浑身是土,他们还乐不思蜀。我们希望社区居民也如东坪山上的村民,潜移默化中学了传统中草药知识。

基地平方左右,总共种植七八十种闽南常见中草药,包括鬼针草、白茅根、鼠曲草、薄荷、车前草、艾草、土牛膝、海金沙、刺苋草、薄荷、紫苏等等。每月邀请露丰堂和东山之森自然教育的老师给社区居民和义工开展中医中药的讲座,讲述中草药的种植、管理、采摘、制作、应用、禁忌,及四季养生等知识。很多社区居民自愿认养了基地的中草药,帮忙管理看护,每隔一段时间,大家便会聚一起采摘中草药,诸如做清明果、包饺子、做驱蚊防病香囊等,充满活泼温馨。

繁体字“藥”上草下乐,“乐”者音乐、开心也。心情舒畅,觉得周遭凡事有意思,就是最好的药。禾缘社区中草药基地建成之后,社区居民在认识中草药、帮忙除草、派发药苗,学习传统中医中药的过程中,大家其乐融融,如乡下邻居互相帮扶的好情怀。这便是最好的“药”。

注:中国、中医、中药之“中”是恰到好处的意思,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从中调和,归于中正。中医中药是如此,为人处世何尝不是呢?若您对大自然、对青草药感兴趣,可与我们同行,徜徉野外,辨识草药,躬身将碾槽里的元胡碾成粉末。

联系方式:

李高雄老师(手机号即







































白癜风规范化治疗标准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ls/2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