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粟鬼夜哭思念漫太古
雨生百谷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群芳谱》
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
谷清净明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
听雨林下茅舍,
插秧村外水田。
桃花闲落风里,
鹧鸪时鸣山前。
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将中文日定在“谷雨”,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谷雨由来
谷雨,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阳历4月20日。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不仅指谷子这种庄稼,在这里更是农作物的统称。“雨”指雨水,也就是春雨,所谓“春雨贵于油”。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时节一般在农历三月中,所谓“阳春三月”,天气暖和,雨水较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播种和生长,也就是古人说的“雨生百谷”。
谷雨三候
花开百福萍始生
谷雨有三个物候,一候萍始生。
谷雨时,因为降雨增多,浮萍长势迅猛,很快在池塘、河流、湖泊等水面上茂密起来,一片绿色。
浮萍没有根,离不开水,只能在水面上漂荡,因此把人与人之间的偶然相遇称之为“萍水相逢”,又有“人生如浮萍”是说法,是说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其实,“生如浮萍”可以理解为一种以柔克刚的人生态度,暴风雨可以摧毁扎根于地下深处的大树,却奈何不了随波逐浪的浮萍,人生也是这样,随遇而安,不自弃,不做浪费生命的挣扎,在变幻莫测的社会中,就可以安然度过一生。
一候花信是牡丹,俗话说,“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谷雨前后,牡丹花盛开,国色天香,艳丽动人;牡丹是我国的国花,雍容典雅,象征富贵,花开百福,由此牡丹也叫“谷雨花”“富贵花”。
它作为“百花之王”,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姹紫嫣红已经开遍,才盛装华美的闪亮登场,尽显皇家气派。
布谷拂羽催农事
二候鸣鸠拂其羽。鸣鸠,就是斑鸠,也就是布谷鸟。
谷雨过五天后,布谷鸟开始到处飞翔,嘴里呼叫“布谷布谷”的声音,好像在催促人们开始农事,进行播种。
谷雨将积攒了整个春天的祝福,撒向大地,人们劳碌起来,千百年来,前人的一生,都是和节气相守到老,脸朝黄土背朝天,只问耕耘,期待收获!
二候花信是荼tú蘼mí,“开到荼蘼花事了”,意味着鲜花盛开的春天已经进入暮春,春意阑珊,又是一年春将去!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花无百日红,花开花又落。
古诗说,“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春去春会来。
春尽看春醉,一番风流,可抵十年尘梦,不必伤春!就像人生路上,一帆风顺固然美好,遇到挫折也要乐天知命,不必痛心疾首!
春在与春舞,珍惜这最后的春色,不负春光,不负自己,用心耕耘日子,且待时光流转,静默从容成熟,浩荡东风年年有,欢呼下一次的春暖花开!
戴胜鸣桑知天时
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是一种鸟,据说能够“知天时”“传上界消息”,它也是以色列的国鸟。
谷雨过十天后,戴胜鸟在桑树上筑巢,也感恩地为桑树除虫,它象征着美丽、智慧、祥和、正直、忠贞和母爱,在国画中,戴胜鸟配以萱草,就代表母爱和孝道。
三候花信是楝liàn花,楝花花期处在春尽夏来之时,是二十四番风信花的最后一花。
由繁花似锦转向花落满径,其它色彩逐渐凋落,而绿色逐渐丰满,直到浓得化不开,那就到了“绿肥红瘦”的夏天。
谷雨
养生
谷雨食香椿
北方则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谷雨
习俗
禁杀五毒
民间流传五毒怕“谷雨大将军”
谷雨以後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祭海
骑着谷雨上网场
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至清朝道光年间易名为“渔民节”。今天的山东荣城渔民,这天仍会隆重举行“祭海”活动,向海神娘娘敬酒(一说祭拜龙王),祈求保佑,免灾除难,然后扬帆出海捕鱼。
走谷雨
强身健体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
喝谷雨茶
南方谷雨摘茶
Tips:谷雨茶,即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冬季的休养生息,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茶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旗枪”)或一芽两嫩叶(“雀舌”)。据茶农介绍,真正的谷雨茶是谷雨这天上午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一般留下自用或招待贵客。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郑板桥《七言诗》
食野菜时蔬
春夏交替的“调摄”
Tips: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不仅风味独特,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等功效。
Tips:鼠曲草,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降尿酸疗效。
在北方,有“食香椿”的风俗,称“(谷)雨前香椿嫩如丝”。在南方,南北朝时就有“鼠曲和粉,以厌时气”的传统。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三月三,“取鼠曲汁蜜和为粉,谓之龙舌,以厌时气。”就是采摘鼠曲草,用蜜汁加粉调和,做成的一种饼团,又称“龙饼”。也有的地方,“用黍曲和菜做羹。”
谷雨祭祀文祖仓颉
据说,“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至今陕西的一些地方还保留此风俗。
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在春末夏初之际,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
仓颉造字功德感天,为慰劳圣功,玉皇大帝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之一。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宋·朱槔《谷雨》
Tips:目前在全国已发现的八处仓颉墓及遗迹中,始建于汉代者4处:河南开封、河南南乐、河南虞城和陕西白水;始建于晋代者两处:山东寿光和东阿;余下两处河南阳武、河南洛宁系宋代以后。
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传说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动地,玉皇大帝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把仓颉造字这天叫做谷雨,陕西渭南白水县至今流传着谷雨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这一祭祀仪式体现了汉民族对文字始祖的崇拜,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也使仓颉造字的故事与开拓精神得到延续和传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