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清明节快到了,我们班上了一节关于清明节的班会课。在课上,我们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还认识了一种植物叫:鼠曲草。听说,这是制作青团的重要食材呢。看着同学们那么热烈地讨论“清明节”这个话题,爸爸妈妈决定组织一次“走进清明,感受传统”的清明节亲子实践活动。这可乐坏了我们,我们都要参加哦!
Tips:鼠曲草清明草,别名:秋菊草、菠菠草、佛耳草、软雀草、黄花白艾、软芡、蒿菜、面蒿、清明菜、水萩、无心、无心草、田艾、青蓬、蓬草、糯米青、水肉花,拉丁文名:GnaphaliumaffineD.Don为菊科、鼠麴草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径约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节间长8-20毫米,上部节间罕有达5厘米。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降尿酸疗效。
我们的活动放在岭下文化礼堂举行。一到岭下,我就想给它一个“版画之乡”的称号。因为那里的版画数不胜数,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无疑是那张鲁迅的画像了。鲁迅的外貌和严肃的表情是那样栩栩如生。
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到齐了,我们在黄宇杰爸爸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田间。田里瞬间热闹起来啦,像是滚烫的油锅放进了几条小泥鳅。我们开始寻找弯下腰去寻找鼠曲草,那鼠曲草匍匐在地上,紧紧地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要想找到它,可要擦亮你的眼睛了。它绿绿的,外面有一层白白的绒毛。王培杨外公在教我们怎么去摘。摘它可不容易,要采最嫩的芽,并且采上来之后还要去除杂质。不一会儿,我们已经采了满满一箩筐鼠曲草了。
接下来就要开始做青团了,不要看只是一个小小的青团,工序可复杂了。鼠曲草采摘回来之后要冲洗干净,焯水、剁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粉里,一直揉啊揉啊,这可是个力气活。妈妈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面团揉成。
刚出土的鲜嫩的春笋,宁溪特色的喷香的豆腐干,绿绿的葱,酸爽的咸菜,听着这些馅料是不是就让你胃口大开呢?能干的妈妈们把这些馅料组合在一起放在大锅里不停地翻炒,炒熟即可。
我们洗了手,站在一旁个个跃跃欲试,就等着包青团了。妈妈们给我们每人一团粉,再教我们怎么做。看着妈妈们似乎很简单,先把面团撮一个小洞,再往外捏,做成一个小碗的形状,往里放入馅料,最后把外面的皮捏回来,压扁即可。可是,这面团到我的手里却怎么也不听使唤,不是露馅了就是底破了。看着蒸笼里奇形怪状的“成果”,我们捧腹大笑,互相嫌弃。和妈妈们的作品放在一起,真是让我们无地自容。
在等青团熟的这段时间,陈迁羽妈妈和黄宇杰爸爸带着我们做游戏,大家很开心,我们的笑声在礼堂里回荡着。
吃饱喝足后,好戏开锣啦!同学们吹拉弹唱,拿出各自的绝活登台亮相。爸爸妈妈也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顾志远妈妈还带我们参观了文化礼堂和岭下村墙上的版画。参观之后,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岭下村有那么多版画了,原来他们村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版画家——顾奕兴老爷爷。这些都是顾爷爷的作品。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山水画,人物画,也有劳动场景画。总之美不胜收,让我挪不开脚步。
最后我们一起拍了全家福,结束了这次活动。今天是我们班最快乐的一天,期待下次的活动快一点到来。通讯员:三(1)班戴义力周晋逸
图片:陈迁羽妈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