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过这个的,不叫长坑郎

加小编拉你进群!

农历二三月,又到了制作鼠粬粿的时节。每年的这个时候,内安溪的感德、长坑、祥华、蓝田、龙涓等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制作鼠粬粿。

此时此刻,或许你正在品尝这种安溪传统美食。但是,作为安溪人,你真的了解“鼠粬粿”?下面这四件事情,你可知道?

1鼠粬草入食已有千年历史

鼠粬粿也称青粿、清明粿、慈壳粿。传说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兵荒马乱,民众饥寒交迫,只好啃草根、吃野菜度日。不经意间,发现了无毒、味香的鼠粬草。后来,有人用它入粿,并将此类粿品名之为“鼠粬粿”。

2鼠粬草是“野菜中的降压药”

鼠粬草也叫佛耳草,简称鼠粬,又名土白头翁,因生长的季节一直延续到清明时节,而常被唤做“清明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鼠粬草因含有黄酮甙可降血压,能扩张局部血管,常吃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故可以称之为“野菜中的降压药”,所以高血压患者除了平时服用的降压药外,不妨用鼠曲草煮粥食降血压。

3鼠粬草曾经成为“救命草”

在安溪,饥荒年代粮食不够时,鼠粬草甚至成了人们的救命草。解放以前,长坑一带,连年饥荒,村民只好吃野菜度日,鼠粬草是当时较有名的野菜之一,那时经常把它采集回来,放入少许盐,入口虽青涩了一点,但有清香味,在那个年代也算是美味佳肴。

“爱吃鼠粬粿,顶丘跌下丘,跌得规(全)身躯。”这句闽南顺口溜,讲述的是孩子们采集鼠粬草的情景。初春的闽南与春雨相伴,为了采到新鲜的鼠粬草,孩子们成群结伴冒雨出行,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大跟头。

4鼠粬粿兼具龟和桃两种形状

如今,安溪比较常见的鼠粬粿呈龟状,但其实,鼠粬粿兼具有龟与桃两大粿品类型的形制。龟粿就是仿龟背的圆形粿品,桃粿则是一头大一头小的仿桃形粿品。制作时两者形制不同,功用也就有异:龟粿主要是用于祈寿,桃粿则用于消灾。

之所以搓成“龟”状,其实与闽、粤、台地区的龟崇拜有关。因龟的寿命长,又是古代“四灵”之一,因此百姓多把龟当做神物来崇拜。

鼠粬粿制作程序

商务合作:

赞赏

长按







































白癫疯南宁西京白殿疯医院
北京中科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ls/1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