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溪尖上,广袤无垠的碧湖及水阁一览无余。元旦登大梁山时,丽周村的干部告诉我,沙溪尖修好了登顶的游步道,方便行走。清明前一周,老道组织登沙溪尖,一度想报名跟随,看着阴雨的天气,想到湿漉漉的行程,理智还是克制了冲动。早些年,曾围着沙溪尖一带,走过许多的线路。沙溪尖下的松坑圩、下章、鲤鱼头、黄山头、陈山头、颜宅、大济、周井、隔山,甚至于稍远的上大山、半岭、丽周等村串起或长或短的线路,反复探寻大山深处的好风光。说实在的,这一区块,只差登顶沙溪尖了。清明有三天假期,又遇上难得的好天气,大家忙完规定动作,便相约最后一天去登山。
?????5日清明,风和日丽,万事清明。15人三车自驾从城里出发,沿新修的桐岭机场大道一路通行,车走到底是机场在建的工地。工地上,到处是翻起的土石方,无数的工程车穿行,还看不出机场的雏形。从工地临时道路绕到原来的村道上,过大源、下章,盘山公路到松坑圩村口,也开了近一小时。松坑圩村口那几株大枫树冒出嫩绿的叶子,显得勃勃生机,春日气息特别的浓郁。村子中的几幢老屋,还有那石碪石阶依然如旧,看着特别的亲切。这巷道、古宅、石阶,无论从何角度看去,都散发着诱人的魅力,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场景,瞬间把人从城市中拉回到乡村,唤起旧时的记忆。路过时,大家都驻足多看上几眼,我又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了又拍。大家在“紫气东来”的老宅门口拍完合照,踩着磨得发亮的大石块,从田间古道走向鲤鱼头村。半路上回头看,松坑圩村座落的地势地貌,像极了松阳古市官岭的岗头村。整个村庄坐落在小山岙之中,四周古树翠竹环抱,房屋若隐若现,溪流曲折婉转,让人看上一眼,便极难忘记。进村的路口处布局也极为相似,特别的讲究,在村外看不出此地有村庄,总要绕过小山包和古树林,才能看到村庄的面貌。通过借助地势、树林等自然山水,营造柳暗花明疑无路,霍然眼前开朗的意境。房子岙中坐,山涧村边绕,古人注重风水,从选址到建村布局皆有讲究,这样的村庄才是适居之地、风水宝地。若是用心体会,细细领悟,是能理解到古人在布局和意境上的良苦用心。
????????村后上山,沿着石头路渐行渐高,穿过开阔的田地和板栗林,两里路到鲤鱼头。鲤鱼头村以此地有山岗形若鲤鱼头而得名。居青田交界的沙溪尖西北坡,海拔近米,与周边的村庄比较已是高地。十几幢房屋建在岗上,翻过山岗走不远到联济村。村中只有几位留守的老人,清明节遇到一些乡人回来扫坟,给寂静的山村增添了许多人气。向村民问清路口,从村子后开始登山。上山的路约有一个多公里,全程用切割后的块石筑起了米许宽的岭道。块石堆筑得很平整,台阶也不高,让人走起来不累,脚感还是很舒服的。半路上有一沙溪尖佛殿,应该是老庙新翻建。庙内的菩萨也是新塑的,旁边有一老石碑,只能辨认出“沙溪尖碑”四个大字,其他小字都分不清楚了。沿岭道登顶,直达沙溪尖,顶上建了观景平台。邻近南边稍低还有一山峰,应为大山尖,上有一六角亭子。两山峰相邻几百米,沙溪尖靠北,更近莲都一方,大山尖则偏南,近青田一侧。也许是相邻太近了,查阅资料时,许多资料中常会把两山尖混淆,不分彼此。沙溪尖、大山尖听着陌生,其实是洞宫山北支从南端的大沅山(米)向东北延伸之余脉,成为青田与莲都之界山,沙溪尖是屏立丽水城东南的大梁山脉之最高峰。《青田县地名志》中有记载:“洞宫山北支伸展至县境分两支,一支向东北,在青田、丽水界上有石步尖(米)、大尖山(米)、大梁山(米);大梁山以东,临江有石帆山,从大尖山向东伸展,有狮子头(米)、雷草山(米)。”而《丽水地名志》(86版)中载:“大山尖:山峰,位于联合乡、龙江乡、青田县交界,海拔米,北连沙溪尖。”民国版《丽水县志》卷三载曰:“大连云山,在县南四十里,沙溪之水出焉,故又名沙溪尖。孤标秀出,霞合烟开,四岗五阜,环络周带。山腰,灌木寿藤,丛生交合。二石嶙峋,笋峙如迓。游踪西南,为绿岩洞。悬流削壁,飞综飘珠,凡数十丈,曰“陈漈”,祷雨辄应。”《丽水地名志》在形容原莲都龙江乡的自然条件时称:乡之东为海拔米的大梁山,南是海拔米的大山尖,两山相接形如围屏,挡于乡境东南;龙石坑和沙溪两水自东向西入大溪,境内多山地。这龙江乡位于丽水市区西南,地处大溪(瓯江)东岸,东与青田县的浮弋乡交界,年乡镇撤扩并时撤消,现在属南明山街道管辖的下章、松坑圩一带。是日,天高云淡、晴空万里,站在山顶举目远眺,碧湖平原、水阁开发区一带山形地貌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平坦的丘陵平原,四周群山环抱,瓯江一衣带水,婉转穿越。这一片既是丽水的粮仓菜地,又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还有在建的丽水机场。田畈相间,路网纵横,厂房林立,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从大山尖亭子处下山也有岭道,直达山下的颜宅村。岭道全长一个多公里,比起上山的路更陡一些,慢慢向下走倒还好,若是从下面上山,估计走得会很累。原打算在颜宅中饭后登山返回,正是考虑到饭后爬山太累,故调整了行程方向。临高下望,山下的颜宅村在半山腰处梯田间,一片浓密的树林之中。村名便是因地处大山尖南侧半腰,始居颜姓得名。岭尾新建一木牌坊,立有石碑“七夕岭”,旁边介绍称:七夕岭,位于颜宅村东面山骊顶部,是观赏夜景的绝佳处。从村内步行至顶,有0台阶,旧时村民一步步修茸台阶至今,素有通天梯之名,台阶直通山顶的观景台,可以观星赏月。古时候,发现此处最佳观景地方的时间那天恰值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之日,两颗星遥隔银河闪耀璀璨,故因此得名。村口的古树林保护得很好,上百株巨大的古树挺拔高大,大部分是苦槠老树,也有枫香、香樟等夹杂其间,为村庄添色不少。颜宅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村庄,有“浙南油库”的美誉,在去黄山头的岙口处,新建了“全国油茶现场会旧址”的纪念碑,章村乡正在打造油茶小镇。据资料介绍,青田盛产油茶,全县有油茶林30多万亩,占林地面积的11.9%,居全省第二,平均每年为国家提供油茶籽多万斤,万亩乡有15个之多。章村乡是青田油茶的主要产地,全乡油茶林总面积5万多亩,占青田县的15%以上,自年以来,平均每年出产50多万斤的茶油。年1月,《浙南大众报》首次报道称呼青田章村为“浙南油库”。自此,章村便有了“浙南油库”的美名。现在,村民们聊起这段历史,还是会无比的自豪和荣耀。新改建的村庄,是一排排的新楼房。前几年村子就统一标准发展民宿和农家乐经济,统一对外招待客人吃住,经营状况似乎不是太理想。我们事先与村子中唯一的农家乐联系订好中餐,按50人标准安排伙食,主人老汤夫妻烧菜手艺不错,菜量也很足,大家吃得很是满意。饭后,沿乡村公路走2个多公里到黄山头村。公路边不时遇到回乡扫坟的人群,扫好坟顺便还挖一些春笋,采点野茶。黄山头是畲族村,全村以蓝、雷姓为主。辖黄山头、塘后、三八丘、黄山头脚、坦坑湾头、大田坪6个自然村,各村分处大山尖半山腰上。相比早先年,村口新建了凉亭、简介木牌、灯箱等,增加了一些畲族的图腾、标志等元素。站在村口南望,视线极佳,只见群山绵延,一条公路如白条般在山间缠绕而来。
????????????????????从黄山头村后山水库边,翻过山岙有古道可通鲤鱼头村,约是五里路。石头路很好走,两边的杂草都有人精心铲除,非常干净。春天里,到乡间野外,时时会给人带来惊喜。沿途各色野菜很多,苦益菜、苦莲姜、鱼腥草、大青叶、蕨姑、野葱、鼠曲草、水芹菜、山豆腐、马兰头等等又多又嫩,正是品味野菜的好时节。云淡、雨滴、胖胖等人一路走一路摘,身背大包小包,收获颇丰。我也顺手摘了千里光、黄菫(土话臭桶旁、半缸草)等草药,有着解毒清热的功效,民间常用于皮肤瘙痒擦洗。一路上,素素、云淡反复说着,这一路不仅踏青爬山,更是野菜之旅。全程11公里,用时5小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