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成教授治疗浆细胞
乳腺炎验案报道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因乳腺导管阻塞并扩张、周围脂肪组织内的浆细胞受到浸润、导管壁炎性反应和纤维化而引发的非细菌性炎症反应疾病。现代中医将其归结于“乳痈”的范畴。其虽属于乳腺良性疾病,但病情复杂,缠绵难愈,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宋鲁成教授用中药及韧针治疗浆细胞乳腺炎取得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病案介绍:患者毕某,女,28岁,诊为左侧浆细胞乳腺炎1年,加重1个月。患者1年前医院诊为浆细胞乳腺炎,口服左克,行红外理疗后好转,1月前复查发现病情加重,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为寻求中医治疗来诊。既往史多囊卵巢病史多年。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局部发红,触之坚硬疼痛。辅助检查:乳腺彩超:双侧乳腺增生;左乳不均质低回声:浆乳不除外(其左乳外上象限可见约8.2*2.0*8.8cm低回声区。);双侧腋窝多发低回声结节,淋巴结可考虑。西医诊断:左乳浆细胞乳腺炎。中医诊断:乳痈证属气滞血瘀证。治则:活血消肿散结,清热疏肝。
2
诊疗经过:年7月25初诊。刻下症:左侧乳腺疼痛,有肿块,自诉平时脾气急躁易怒,月经时推后,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黄厚,有齿痕,脉弦细涩。中药处方:制乳香3g制没药3g郁金12g蒲公英30g王不留20g穿山甲4g石见穿12g皂角刺12g天花粉10g当归10g柴胡10g赤芍10g夏枯草15g虎杖20g半夏8g浙贝10g土贝10g另根据患者乳腺彩超及触诊定位病所,用韧针刺入皮肤在病变区域及其周围行韧针
松解治疗。4剂水煎服,日一剂。
年8月6日二诊。患者觉左侧乳腺疼痛较前明显减轻,肿块部位稍有热感,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涩。查体:左乳肿块较前减小,局部皮肤发红。辅助检查:年8月2日乳腺彩超:双侧乳腺增生;左乳不均质低回声,炎症所致?(其左乳外上象限两个低回声,大者区范围为:5.6cm*2.4cm,较前明显减小);双侧腋窝低回声结节,考虑淋巴结。中药处方:前方加双花20g,加连翘10g。继续予韧针治疗。7剂,水煎服,日一剂。
年8月20日三诊。患者左侧乳腺疼痛、热感消失,与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红太白,脉细涩。查体:乳腺肿块较前变软。中药方:前方加三棱5g,地丁15g。7剂,水煎服,日一剂。继用韧针治疗。3
治疗效果与患者一般情况患者1月多来坚持服用中药治疗,左乳疼痛明显减轻,左侧浆细胞乳腺炎范围较前明显减小,且肿块部位变软。患者9月3医院复诊,查乳腺彩超:左乳不均质低回声区(仅见一个低回声区,大小约5.9*2.7cm低回声区);双侧腋窝多发低回声结节:淋巴结可考虑;双侧乳腺增生。医生建议其抽取脓液,无需手术治疗。患者中药结合韧针保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4
讨论患者年轻女性,平素急躁易怒,久则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方中用制乳香、制没药、蒲公英、王不留行、穿山甲、石见穿、皂角刺、天花粉、夏枯草、虎杖、浙贝、土贝、三棱、地丁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消肿排脓止痛;郁金、柴胡、赤芍疏肝解郁,养血柔肝;当归活血补血;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诸药合用共起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疏肝之效。另用韧针松解乳腺组织黏连,疏通乳腺部位的堵塞,促进脓肿的吸收、代谢。
宋鲁成主任用韧针在乳腺结节、乳腺增生、富贵包、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众多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朋友们解决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