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4月4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更是干支历辰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又名“三月节”或“踏青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戳图,聆听最美清明?
?也许有你的声音?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
“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可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桐花“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清明时节,山坡上的桐树开出淡紫色花朵。
二候,田鼠化为鴽
鴽,鹌鹑之类。田鼠,阴类;鴽,阳类;古人认为,阳气盛,阴物化为阳物。
三候,虹始见
虹是阴阳交会之气,日照雨滴而虹生。清明末到谷雨时节,雨量增加,气温上升,空气中的含水量增加,在明朗天气,有虹出现。
|清明·诗词|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夜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
遥听弦管暗看花。
▎途中寒食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八风·清明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对这首杜牧的《清明》是再熟悉不过的,也常常以为,是这清明雨洗去了往日阴霾,万物焕发新生。其实,这般洁净还应归功于清明风。“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习俗
|寒食|
寒食节与清明节原本是两个节日,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天,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青团为寒食的食俗,清袁枚《随园食单》中写:“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
|祭祀扫墓|
扫墓在秦以前就流传,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而皇帝真正下诏扫墓则已是开元二十二年(公元年),唐玄宗诏令,寒食上墓,随以为俗。
|插柳|
插柳,相传是为纪念农事祖师神农氏。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此外,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齐民要术》:“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节男女头上戴柳、车马轿上插柳还有一说,是为了踏青迎春,象征吉利,“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说的就是这回事。
|踏青游园|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武林旧事》有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浓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翻翻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
|放纸鸢|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灯”。有人把风筝放上天后,剪断牵线,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养生
暮春,饮食应疏肝健脾、少酸、多甘多汁。此时气候多风、干燥,因此应多吃时令多汁蔬果,多饮水。
清明取意“天清地明”,清明前后多东风,风越刮天气就会越热,正是“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季节。但空气中会漂浮大量花粉,有过敏性疾病者须提防。
清明宜吃食物
蔬菜
韭菜、地瓜、白菜、萝卜、芋头、荠菜
水果
枇杷果、桑椹
饮品
明前茶
清明时节,是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好发的季节,如果这时节再吃发物,很可能诱发这些疾病。所以,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羊肉、鸡等。
-END-
今日话题
“清明时节,你在思念谁?”清明节朗诵活动幸运网友名单:
阿进
王超
洋葱
疼惜心怜
塵埃落定。
suppose
请以上小伙伴将您的联系方式(快递地址、电话、真实姓名)发送到中国网后台~
『昨日话题』
来说说春天里的烦恼
部分小伙伴的评论精选如下
▼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余情未了难免庸人自扰,物是人非何苦画地为牢。
——卢芳菲
最不愿意看见每次离家出走妈妈的眼神,又时她说你慢些说话中我不敢看她的眼睛哎!我的眼睛又怎么了。
——德信
更多精彩更多“节气”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