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时而食,为生活至美
饮食的节奏,先贤讲的是:“不时不食”,
孔子更是直接道明:“应时而食,为至美。”
时,时节、节气也。
在恰当的时候吃新鲜、当季的食物,
不仅是逐鲜寻味的至高标准,
更是一种生活的情致与雅趣。
清明,冷食的味道文:刘学刚
日常生活有了节气,犹如歌词谱上旋律,那就喊一喊跳一跳吧,各种习俗活动应运而生。
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始于汉代,世代相沿,又有插柳、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民俗活动久盛不衰,使得清明演变成一个岁时节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约在清明前后,唐朝把两节合而为一,积聚热度,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趋于成熟。
寒 食“四海通寒食,千古为一人”,清明节要吃冷的食物,谓之寒食,以追念忠孝名士介子推。
清明的传统食物有青团、粽子、馓子、枣糕、薄饼、鸡蛋、冷粥等。
饼卷鸡蛋是我们这里的特色食品。饼的妙处在于软而柔韧,而鸡蛋入口酥烂,二者口感层次分明,再有一丝丝咸味儿,足以让人张开大嘴,饱餐一顿。手擀饼,煮鸡蛋,做法简单,吃到的却是食物的本味。记得小时候,一到清明节,母亲就把饼和鸡蛋放在饭桌上,让我们自己卷,那种过程很是享受。
有一次,馋嘴的妹妹卷了鸡蛋、香葱段、韭菜条、咸菜丝,那卷饼又粗又胖,她把饼和一脸蛋的傻笑举起来,炫耀,母亲直夸她长大了做饭准好吃。
即将升级为婆婆的妹妹,说起那年的卷饼,说起去世的母亲,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落。母亲的生活理想是让一家人吃上热汤热饭,她推得碾拉得车,背得了麦子打得了场,我们吃好了,她就心满意足。小时候,清明吃冷食,是习俗;如今已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唇舌有了冷食的依靠,咀嚼不尽的是无限的思念与忧伤。
早餐吃冷食,易伤胃气。馓子油而不腻,甜中有香,入口即碎,口感清新,与肠胃甚是相宜。馓子古称寒具,南北之通食,李时珍《本草纲目》:“冬春可留数月,及寒食禁烟用之,故名寒具。”
北地馓子以小麦粉为主料,江南则主打糯米面,皆搓为细绳,挽曲如环,油炸而成,搁置数日,香脆如初。徐州馓子呈蝴蝶形,美艳至极,风味殊绝,才子苏轼尤为喜食,写有《寒具诗》以咏唱之:“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玉黄深。夜来春睡雾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好一个缠臂金,在诗人眼里,馓子那可是美人的环钏,单是那细匀匀的馓条黄亮亮的色彩就让人目不转睛了,它还缠绕成手镯状,以其香甜酥脆套牢我们的味蕾。
麻花的工艺更为精细,以两股条状的面扭转抻拉折叠而成,状若双龙盘旋,食之爽脆甘甜,可佐酒,亦可为茶点。我迷恋的是咬食时那种清脆的响声,恍若童年的脚步,宛如故乡的鸟鸣,依稀看见,那个儿时的我,一蹦一跳地走来,手里晃动着一个圆圆的柳条圈,他的身后是一条撒着欢儿的小狗,一路春风荡荡,柳色青青。
青 白清明的吃食有着鲜明的清明色彩。时至清明,杨柳青葱,时蔬青绿,庄稼青碧。清明的“青”,让我们从缅怀先人的忧伤中抬起头来,朝前走,郊外踏青,气清景明。各色吃食亦是青色深浓。
青团,也叫清明果,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草头可选艾草或鼠曲草的嫩梢梢,亦可为树的绿叶叶。知堂老人小时候吃过的青团是以鼠曲草为辅料做成的,浙东人叫它黄花麦果,“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嫩茎嫩叶洗净,热水一焯,搁在砧板上用刀背敲烂,以石头捣臼捣碎亦可,倒入糯米粉拌匀,揉合成团,蒸熟即可。白白的米粉,配青青的嫩叶,那可是白面书生遇见青衣女子,洁净晴朗。蒸好的青团油绿如玉,清香扑鼻,吃在嘴里韧绵糯滑,让味蕾兴奋不已。
最耐咀嚼的还是它的名字黄花麦果,采食的分明是嫩梢头,却以其夏日黄花名之,青团之加工若草木而叶而花而果,这种跳跃是诗意的,自然的,让人吃着青团,品味的是生命的生长与成熟。有一种青团口感层次尤为丰富,草头拌以米粉,捣柔,放猪油一勺,揉成面团,揪为大小均等的剂子,拍扁,裹以糖豆沙等馅料,入笼热蒸,其制法与水饺相似,味道甜而不腻,肥而不腴,江南人多以此祭祖,借表孝忱之意。
清明的菜肴以凉拌青菜为妙品,譬如清拌黄瓜条,马兰头拌香干,取其青青之色,以作清明之韵脚。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了两款美食:“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面筋入佳肴,始于南北朝时期。以清水、食盐和面,揉合成团,复以清水反复搓洗,洗去淀粉,剩下的即为面筋,煮熟即可。香椿洗净,以开水焯烫,切小段,与切为细丝的熟面筋同拌,食盐、味精、香油随意点染,夹一筷子入口,软者韧,嫩者脆,尤其是香椿那股浓浓的香气,伴着暮春的暖风扑面而至,醉人心扉。
嫩柳叶我吃过,那是一个到处寻吃觅食的年代,挖野菜,捋树叶。柳树叶涩味重,洗净,热水焯了,续以清水浸泡一晚,捞出,剁碎,撒入少许食盐、地瓜面,拌匀,放在笼屉上大火速蒸七八分钟,可食。这救饥的柳叶,拌上白嫩的豆腐,就是生活的美味。品入口中,豆腐鲜嫩,柳叶清鲜,一股清爽之气在五脏六腑中缓缓蔓延,人的身心为之明净而清洁。
“寒食寻芳游不足,溪亭还醉绿杨烟”(唐·成彦雄《暮春日宴溪亭》),清明出游,游必尽兴,那就野宴吧。
细嫩的草芽,翠嫩的菜叶,娇嫩的春花,均可采食。芳树之下,园圃之间,喝着美酒赏着春色,人逍遥,青柳绿杨亦有醉意。古时的清明,江渚池沼上,优哉游哉地飘着一些酒杯,杯中载着清冽甘醇的酒香,浮至人前,取而饮之,这叫曲水流杯。美景,觞咏,植物茂盛,人的生命亦无比旺盛。
上文来自刘学刚的作品,《舌尖上的节气》,这本书用节气通知你,唤醒你对当令美食的追逐和热爱;又以美味开启一场味觉的壮游,壮阔的是味蕾的丰富,更是文化的丰盛。吃的是美食,品的是习俗文化,一道菜,一篇文,皆需细细品味,情味自在其中。↙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小店购买《舌尖上的节气》,75折全场包邮,满66再减6元,单笔订单最高立减3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北京治疗白癜风病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