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春雨,一夜滋润,
菜园里,田埂边,小溪旁,
长出了形形色色的植物。
可是……
当孩子仰起稚嫩的小脸,
问:这是什么啊……
妈妈必须是“万能的”。
来,赶紧跟小编一起去认识这些常见的植物吧。
踏青时露一手!
太涨粉了!
▲鼠曲草
也叫清明草、菠菠草、佛耳草、软雀草、蒿菜、面蒿、清明菜、水萩等。多数在低海拔干地或湿润草地上,特别是稻田边。
据说,这是农村兔子最爱吃的草;不知道……城市的兔子爱吃不?
▲龙葵
双子叶植物纲-茄目-茄科-茄属-龙葵。龙葵碱作用类似皂甙,能溶解血细胞。
▲酢浆草
又叫三叶酸、酸浆草、酸咪咪。按花色可分为黄花酢浆草和红/紫花酢浆草。它们大多在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在夏季,会进入短暂的休眠。美美的三片叶子,在微风细雨中摇曳,多么美。
▲益母草
常见的中草药。性味辛苦凉,具有活血、法瘀、调经、消水的功效。按花的颜色分白花益母草和紫花益母草,一般夏季开花。山野荒地里、田埂边、草地上,都有它们的身影。
▲车前草
中药。又名车轮菜,多年生草本;有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大多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湿润、肥沃的地方。带花茎高达50厘米,有须根。
▲艾草
也叫艾蒿。常用于针灸术的“灸”。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等功效。但艾草含挥发油成分对神经会有抑制,不宜长期使用。
提到艾草,不由得想起让人流口水的艾粄(艾草糍粑)。在潮湿居多的春天食用,解馋的同时还可以祛湿。据说,还可以驱除体内的寄生虫哦。
▲锯锯草
又名猪殃殃,活血草。据说猪吃了就会病,因此取名猪殃殃。猪殃殃的嫩苗可以用来做菜;全草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散瘀等。
▲铁芒萁
有木有觉得它很眼熟呢?它就是基鲁。别称:铁芒萁,芒萁骨、芒萁、小里白;属于蕨类植物。鲁基很容易晒干,燃烧起来火势非常旺盛。
在过去,客家农村普遍使用大口灶,几乎每户人家都会用它来煮饭、煲热水。它们大多生长在低至中海拔山地的路边开阔处、丘陵坡或松树林下。
▲紫花地丁
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苦、辛,寒。归心、肝经。。大多在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生长。
▲崩大碗
别名:积雪草、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灯盏草、铜钱草。在不同的地方还叫:老帮根(广东清远)、老根梗(广东开平五邑),钱凿口(广东梅州)、老耳(广东东莞)。
多年生草本,全草入药,性偏寒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大多长在阴湿的草地或水沟边。
▲鬼针草
别看它开花时很美,可诈着呢。不小心碰到它们会粘一身的“针”。
▲紫云英
又名翘摇,红花草,草子,原产中国。
根、全草和种子可入药,有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之效。是中国主要蜜源植物之一,也可作为稻田绿肥来种植。大多生长在山坡、溪边及潮湿处。
▲铺地蜈蚣
别称:垂穗石松、过山龙、筋骨草
因外形奇特雅致,可供观赏;全草入药,亦可作蓝色染料。同时,是气候的指示蕨类;对勘探某些矿藏有参考价值;还可用于火箭等制造工业上作突然起火的燃料;提高稻田氮素营养、作绿肥等。
▲百日草
菊科百日菊属,别名:百日菊、步步高、火球花、五色梅、对叶菊、秋罗、步登高。
▲檵木
金缕梅科檵木属,别名:桎木柴、[檵]继花、坚漆、鱼骨柴、继树、刺木花、满山白。
▲彩叶草
唇形科锦紫苏属,别名:老来少、五色草、锦紫苏、洋紫苏。
▲长寿花
景天科伽蓝菜属,别名:矮生伽蓝菜、圣诞伽蓝菜、寿星花。
▲春石斛
兰科石斛属,又名美花石斛。
▲葱兰
石蒜科葱莲属,别名:莲、玉帘、白花菖蒲莲。
▲韭莲
石蒜科葱莲属,别名:韭兰、红花葱兰、韭菜兰、花韭、红菖蒲莲、红菖蒲、假番红花、赛番红花。
▲风信子
百合科风信子属,别名:洋水仙、五色水仙。
▲鸡蛋花
夹竹桃科、鸡蛋花属,别名:缅栀子、蛋黄花、大季花、印度素馨。
▲姜花
姜科姜花属,别名:蝴蝶姜、穗花山奈、蝴蝶花、香雪花、夜寒苏、姜兰花、姜黄。
▲结香
瑞香科结香属,别名:打结树、黄瑞香。
▲金樱子
蔷薇科蔷薇属,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
▲九里香
别名:石辣椒、九秋香、九树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过山香、黄金桂、山黄皮、千只眼。
▲孔雀草
菊科万寿菊属,别名:黄菊花、五瓣莲、老来红、臭菊花、孔雀菊、小万寿菊、红黄草、缎子花。
▲蒺藜
这个路边常见,结果子是带几个尖的小豆豆。
▲旋覆花
也叫金佛花,跟苦菜花常混了,区别是它的花蕊比较大圆盘状,苦菜比较小刺状。常见,中药。
▲苍耳
菊科苍耳属,别名:呆耳,亦名胡、常思、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
▲角堇
▲合欢花
▲决明草
莫负好春光,
广州马上就要“入夏”了,
赶紧把青“踏”起来!
来源:择学堂、百家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