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沈东海,年农历8月出生,汉族。热爱文学,作品散见当地报刊和媒体网络,现就读于镇海职教中心04机电(高职)班。
故乡的野菜
沈东海
家住杜郭,一个坐拥平原,背靠大山的小村庄。时值阳春三月,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若是踏春归来,归途还有点野菜可以带回家,我想是谁都会喜欢的。
在众多野菜中,排名第一的,当属马兰。这不光因其味道好,也因其覆盖面广。过年的时候,一盘清炒马兰香干丁,是可以上宴席的。这在满是海鲜的宁波家宴中,也是不多见的。小时候,我妈没地方上班,就喜欢挑点马兰补贴家用;所以,我打小就认识它。在我看来,吃马兰也是有门坎的。一般说来,红茎的马兰比白茎的马兰好吃,有点凉丝丝的。区别就在于:红茎的马兰是从田埂上挑来的,而白茎的大多采自山边,或者山坡上;但绝不是像有些人讲的,白茎的马兰,就一定是从大棚里种出来的。这是不正确的。
野菜中,排名第二,就该轮到荠菜了。荠菜,宁波人喜欢叫它:“花梨菜”。就味道而言,它要比马兰寡淡一些。虽然,它也可以上宴席,但往往还需要裹上一层面皮,精心打扮一番,才能够“粉墨登场”。聪明的你,应该猜到它是什么了吧?对的,它就是春卷。普通的荠菜,和再平常不过的面皮搭配在一起,却产生了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
排名第三的,当属紫云英了。这东西不值钱,以前乡下到处都是,春耕的时候被拖拉机打烂了当绿肥使。听父亲说,以前“困难时期”,许多人拿它充过饥,救过命的。紫云英吃法很简单,除了清炒,就是做草子饼了,味道都还可以。这里我唯一想提的就是:紫云英是草子,但是,它不是三叶草(苜蓿)。三叶草和紫云英,有着本质区别。粗看两者叶子都差不多,但细看你就会发现,前者一根茎上有三片叶子,而后者叶子是对生的。三叶草,开黄色小花,宁波人喜欢叫它“酸酸梅”;顾名思义,它的味道很酸涩。这是许多写作者,甚至是媒体人容易搞错的。
事不过三,接下来我就不排名了。清明时节,宁波人喜欢吃青团。用艾草做的青团,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说到用鼠曲草做的青团,我想就有人要开始打问号了。鼠曲草,开黄色小花,整株白绿色,宁波人喜欢叫它:“毛节节”。现在,已很少有人用它做青团了:一是因为它数量少,二是它需要一株株挑。它和艾草相比,显然就没有优势了。但话说回来,吃过鼠曲草青团的人都知道,它的味道要胜于艾青团;虽然,它的色泽和香气都没有艾青团来的好。挑艾青,也有讲究,一般认为圆叶的艾青要比尖叶的好,这老一辈的人都知道。因为尖叶的艾青过了清明,是带有一点苦味的。这里再提一点:宁波人喜欢把艾草叫成“年青”,但是,你千万不要把它和万年青搞混了,混为一谈,是要闹笑话的。
野葱,宁波人喜欢叫它“管管葱”。其味之香,是家葱不能比的。拿它煮鱼,或者炒年糕,都能让原本平淡的食材增色不少。唯一遗憾的是,这东西野外很少,单独作为一种主料来烹饪,我还没有尝过。
蕨菜,我本误以为是龙须草。这东西安徽人吃的比较多,吃以前要用开水汆过,汆过以后捞出再用清水泡,不然会有点苦涩。一般凉拌,味道鲜美,口感爽脆,不可多得。
枸杞脑,既枸杞抽出来的嫩头,此物宁波人不常吃,味道有点类似马兰。没吃过的朋友可以尝尝,相信不会让你失望。
宁波的野菜,除了这些,还有水芹菜、鱼腥草、野蕈、黄花菜等,这里我就不再一一介绍。你若是感兴趣,不妨出去寻寻,野菜已在那里等你,你还在等什么?
(在线责编 尚书)
推荐阅读
梁实秋|北平年景
余秋雨|笔墨祭
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
高洪波|鸡血石记
池 莉|熬至滴水成珠
张 镭|失独者K先生
李云迪|好人詹尼森
林清玄|生命的意义
裴海霞|旷野天路
天 涯|带一个春天回家
姚 哲|寒 夜(组诗)
王 菲|生活不让我走更远的路(组诗)
吴世莲|吴世莲抒情诗选
曹学林|桥的故事
嫣 然|我在九千米高空
警喻|高缸子(短篇小说)
赵晏彪|心灵的家园创作的牧场——评张继炼小说集《遥远的牧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