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3又是一年清明时江浙地区阴雨的天气给这焚香祭祖的传统节日抹上了一丝伤感和哀愁然而我们今天要来谈一些清明各地的传统美食吃货们这份菜单让你大饱眼福1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用浆麦草汁与糯米粉拌匀揉和,用细腻的糖豆沙填心制成。不甜不腻,带有青草和雨水的清新气息。2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又称鼠曲草、佛耳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风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制食简单,甜润可口。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有时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每年三月初三,闽东的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主料为糯米,看起来很美味哦~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子推馍→又称老馍馍,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馓子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以麦面或米面为主料。好!想!次!馋到流口水!既然已经知道了各地特色快向归家的室友要特产啊!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小编:若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