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热搜榜上总要有一个位置得留给春天的青团。
最能代表春天的食物莫过于墨绿色的团子啦
春意盎然之际,“百团大战”就发生在中国“整个包邮区”之中,无论是登上热搜的网红店还是街巷间的百年老字号老店,皆会排满来自各地的人们。
有一种对于春天的深爱叫作“去杏花楼排队买青团”
青团虽在上海颇具名气,它也是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南方地区共享的时令之味。
与南京桂花糕一同静静躺着的青团
在上海、宁波,它就叫「青团」,来到南京,则称作「春团」或「清明团」,去访温州,则改头换面,有了花名「清明饼」。
蒸笼上青团让人无比心动图/浔隐山
这个外披翠绿、内裹香甜的团子引得无数吃货”投怀送抱”,甚至连原本鲜识青团的北方人也为之倾心,仿佛只有吃上一口青团,才算拥有了整个春天一般。
年成为爆款的蛋黄肉松青团现已是人见人爱的款式
01/青团,一个有故事的糯米团子
青团虽有“清明粿”、“清明团子”之名,但最初的时候,与青团有关系的,是一个叫做寒食节的节日,并非如今廿四节气之中的清明。
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火烧绵山,误杀功臣介子推和他母亲,追悔莫及的重耳下令在他们的忌日禁止开灶用火,全国“寒食三日”。
中国寒食节发源地山西绵山图/视觉中国
寒食节,过节期间,人们不得生火,只吃冷食充饥,所以易于储藏的麦酪、糯米团之类的食物,便开始成了寒食节期间人们吃的东西。在早年间的寒食节上,就已经能看到墨绿色糯米团子的影子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清明节逐渐融合了上巳节与寒食节,在两千多年南方的崇儒社会中亦具备了扫墓与踏青的双重内涵,青团也成为了祭祀先祖的必备佳品。
近年来青团更是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一代人眼中的“春日灵魂美食”。
谁又能拒绝豆沙馅儿的青团呢?图/视觉中国
02/蕴含了整个春天的绿色
江南的青团如同春天的一道绿色光芒,而没吃过青团的人一定不明白这糯米团子怎么是绿色的。
青团带来了典雅的春天图/视觉中国
“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清朝“美食博主”袁枚在《随园食单》这样说道,青团之所以是绿色,正是因为在揉面之初,人们在糯米粉里为它加了“春天的色彩”。
青绿色的面团儿让人满是欢喜图/视觉中国
每到清明时节,江南的艾草野蛮生长,清香四溢,而青团的“青”,正是从草里取出来的。艾草虽有苦味,但味道清新自然。
在上海、宁波、皖南等地的老字号,老师傅们会将艾草洗净、焯水、沥干、煮沸、加碱粉、再过冷水,这样不仅去掉了艾草的苦味,且保留了其清香,这一复杂的工序正是考验手艺与用心的时刻。
青团中“绿色”的来源——艾草
除了艾草,小麦草、鼠曲草、青花菜、青麦苗这样的草本植物也常被用来做青团。
青麦草是苏州人的心头所好,他们将其制成色泽光亮、香气浓郁,自带麦香清甜的青团,这样的口感深受全国各地的人们喜爱,一口咬下去,什么馅儿都先是一股微甜上头,回味无穷。
03/“百团大战”再次打响
年,从上海杏花楼的师傅奇思妙想般地将蛋黄肉松塞到青团外皮之下的那一刻起,“网红青团元年”就此开启了,那是一个始料未及的馅料魔幻时代。
比起传统的豆沙馅,新时代的人们也更愿意不断尝鲜
时隔一年,马兰头青团、春笋青团、荠菜鲜肉青团,甚至腌笃鲜青团组团降临魔都,人们默默排期了长队,排队8小时,只为了尝一口网红款青团,这番光景,令人咂舌。
肉质酥肥,笋清香脆嫩,鲜味浓厚的腌笃鲜与青团相结合
当你以为青团师傅的想象力仅此而已了,可现实往往给你带来更多惊喜,牛蛙青团、麻辣火锅青团、榴莲青团、蟹粉青团,甚至肥宅快乐水青团陆续出现在每年的清明节。
各式各样的网红青团让人们的清明节假期变得格外有趣
顿时间,魔都青团“遍地开花”,无论是沈大成的抹茶牛奶青团还是喜茶能拉出丝的芋泥咸蛋黄青团包、盒马鲜生的酸菜鱼青团,抑或是杏花楼的鸡丝培根青团……更有年最新款的螺蛳粉青团。
这一口下去,满满的蟹粉,谁不满足?
“百团大战”之际就是各大店家每年在春天来临之时大展身手的时刻,花样十足之余,味道各个奇特美味,但无论叫什么,无论什么馅儿的,青团一直都是春天的网红。
青团,是众多糯米美食中的佼佼者,它源自生活,更像是生活中不同种类的艺术形态,延展、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始终承载着传统春天的味道。
艾草豆沙青团,上海老饕儿时的记忆
但青团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于感受春天。它的存在,提醒着在钢筋水泥里努力奋斗的我们,偶尔该停下来,去享受美味,静下来感知四时、亲近自然。
青团,是春天的“腮红”。
一起留言说说看
#今年青团吃什么馅儿?#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