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是女性特有的兼具哺乳生理功能、美学形态功能为一体的器官。肿瘤治疗过程中怎样才能保证治疗的彻底,哺乳生理功能不受影响,而且保持乳房美学外观?精准治疗越来越成为乳腺科医生努力的方向。
为了解决妊娠哺乳期乳腺肿瘤的棘手问题,推广乳腺肿瘤微创治疗前沿知识,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近日,广东省第三届妊娠哺乳期乳腺疑难问题共识研讨班暨第七届乳腺外科精准微创治疗进展学习班在我院召开。
此次会议医院廖宁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张安秦教授、中山大医院的曾韵洁、李顺荣、朱李玲教授等国内、省内知名专家来到佛山或线上授课。来自广西以及云浮、肇庆、佛山等省市共70余位同道参加了学术交流。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主任张安秦教授讲述了“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局部治疗策略”这个热点问题。内容涵盖乳腺癌保乳手术局部复发的概念及分类,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风险因素,以及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局部处理策略等方面。为乳腺癌保乳手术减少复发及复发后处理提出了可行的宝贵意见。
中山大医院病理科主任曾韵洁教授讲述了“准确的病理报告对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指导意义”。通过3个会诊病例为学员展示了病理报告精准的重要性。无论是精准分期后肿瘤分期的升级还是降级,都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医院中从来不是辅助科室,精确的病理诊断对于一线临床的准确治疗方案选择有决定性意义。
医院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是我院乳腺科特聘专家,通过线上会议,讲述了“乳腺癌多基因检测的科学价值与临床应用”这一热门前沿话题。多基因检测在国外推广多年,国内近年来逐渐开展,但由于多数数据都是基于国外人群的研究,因此在中国人群的使用一直有争议。廖宁教授团队针对国内人群肿瘤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内数据,为制定中国人群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了方向。她指出,应该最大化利用肿瘤的生物学信息,利用患者个体重要生物标志物探索治疗途径,继续研究分子生物标记物,开发新药物,共同开启多基因检测的时代。
李顺荣教授讲述了“乳腺癌术后重建经验分享”的主题。他根据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分享了假体+/-补片、自体皮瓣、脂肪填充这三类最常见的乳房重建技术体系。假体重建部分,分享了为患者选择假体的经验。自体组织皮瓣重建部分,分享了成功及部分失败案例的经验教训,分享了显微手术的学习曲线,医院开展相关手术提供了思路。
陈金桃副主任医师为学员分享了一例特殊病例。产后双侧乳房Burkitt淋巴瘤,因为病例数少,临床表现与乳腺炎非常相似,使得临床诊断比较困难,易被误诊。乳腺Burkitt淋巴瘤多发生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可能跟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针对这一特殊病例,参会专家展开了激烈讨论,无私分享了各自对这种特殊病、罕见病的诊治经验。
朱大江主任医师重点阐述了“围绕在妊娠期乳腺癌身边的误解”这一话题。妊娠期乳腺癌在妊娠合并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发病率呈上升势头,终止妊娠并不能使患者获益,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开展系统治疗,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因化疗及手术涉及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需要注意细节和监测,需要更多的观察数据帮助医生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朱婧副主任医师介绍了“乳腺微创活检手术风险防控”。乳腺常见疾病包括增生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病理组织学检查在明确诊断、指导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微创活检手术具有损伤小、效率高,组织标本量充足等优点。但有易于出血,多发肿瘤性质不明等风险。术前做好知情同意及替代方案告知。术前多次复查彩超,手术操作注意切口选择,预防出血要注意多发肿瘤分侧手术、局部准确加压包扎等。手术后及时健康宣教,告知其疼痛、瘙痒、硬块、凹陷、疤痕及复发等可能性及处理对策。
会后组织了手术观摩,从手术室转播实时画面为同道示范微创旋切治疗良性肿瘤的技术操作,朱大江主任在会场讲解了手术操作注意事项,并现场答疑。手术转播结束后朱大江主任分享了我院乳腺科科对于微创活检手术的一系列流程化管理经验,充分地展示了我院乳腺外科对于微创手术的“快”、“准”、“稳”的把握。
整个会场学习氛围浓厚,省内外专家聚焦乳腺疾病精准治疗及妊娠哺乳期乳房疾病治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医院乳腺科、普外科医师及妇产科医师对妊娠和哺乳期乳腺疾病诊断治疗、乳腺肿瘤微创治疗的认识及手术操作技能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的乳腺外科精准微创治疗进展学习班!
来源:乳腺科朱婧编辑:宣教科新媒体编辑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让我拥有一个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