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清明团,一壶野山茶,
伴着悉悉索索的春雨,
我就静静地看你们排队抢
…
那个隶属网红集团的“金团”
虽然已经过了正清明,但像牛皮肤癣小广告一样的金团营销还是一板一眼的在朋友圈弹出。
我看此刻的金团魅力闪闪发光都要大过了宋仲基。老公吃不到,都去心心念念吃团子。不过也是,一个石墩墩的金团下去足够管饱,三个下去,热量爆表。
不是我吃不到葡萄,而是我更怀念小时候的味道,更追求食物本质带来的原味。咸蛋肉松这种加工食品对我这个吃货的诱惑力真心没这么大。我还是比较热衷于我的“粑粑青团”。
现在的青团大多是用艾草来制作,但在山间田野里却是用它-清明草,专业名词叫鼠曲草,百度一下还有不下十个名号。
绿色的叶杆上附着一层毛茸茸的棉毛。
也会开花,开的是簇簇的黄色小花。
这东西比不上城里金团精贵,不怕田野不供货,只要是春季时令田地上很多,不过长得细密容易和野菜混淆,要采需要费点时间。
挑着我的小竹篮,愉快的在田野里解放天性。
(田间生活真把我给乐的欢)
蹦蹦跳跳、寻寻觅觅,我的清明草~
粑粑青团的制作可以说简单的手到擒来,不用你是烘培大师,甚至连计量都是看心情就好??。只要食材备足到位,一切妥妥的。没事当成亲子互动也不错,%成功率。
主料:清明草、米粉、糖
一般,粉,要用晚稻米做的才香,想到小时候家里没这个条件,做清明团的粉还都是我放学翻墙到机房去摸来的。看大人们磨粉,总会看见他们最后把手伸到机器里再搜刮一番。我心存侥幸,结果别说,还真能摸出满满一碗,有时候多到都得用衣服来兜。
先烧开一锅水,汆烫熟清明草,原本发白的颜色就变成了青绿色。
放到盘子中拨开晾凉。
放凉后不停揉搓挤压掉水分,越揉搓越墨绿,并伴着一阵阵清香。
处理清明草最后一步就是剁碎。不是拿起刀乱剁,基本先是切,可以通过刀横竖斜不同角度的摆放来切的效率快些,切的比较细碎了再剁。这一步算是体力活,多吃多运动??。
(当然咯,也有一个懒人办法,家里有料理机或搅拌机的,可以直接放机器里搅碎。不过不要使用榨汁机,纤维素都被榨没了,要颜色来有什么用,而且咀嚼感也会差很多!)
大碗中倒入若干米粉,把剁碎的清明草一同放入。
接下去用热水和面,面会比较软糯,也称为烫面。
一边搅拌,一边慢慢倒水,让米粉充分吸收水分。
再加入糖调味儿。
手上铺上些米粉,揉按面团,直到不粘手。
快接近尾声了,整形。按照你的口容量胃容量分成小团。
搓圆,压成1cm扁,在周围一圈可以用手指往里轻推,做收边。
成品就不会变成平平的一滩粑粑了。
离入口还有最后一步,上锅隔水蒸30分钟。
其实清明团在农村的花样挺繁复的,这只是最传统最简单的,还有的是包豆沙的,有的做成饺子样里面包上菜馅的。平时多做一点放在冷冻室,要吃的时候拿出来蒸一下就好了。
想吃就吃,不一定非要等到那个时节,开心就好。
我会用更多的春食春色带你走出没有吃到网红青团的阴影。
点击“阅读原文”
给粑粑青团找到一张合适的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