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记南瓜藤

余喜华文/摄

南瓜,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带,明代传入中国。

南瓜,乡人习惯称作“南金瓜”,盖因南瓜成熟后,瓜瓤金黄色之故。小时候,我误以为是“南京瓜”,原产于南京,谬矣。而国人定名为南瓜,是因其从美洲,先传到欧洲,再传入日本、东南亚,再从南方进入中国。曾用名番瓜、倭瓜、东瓜等。

南瓜藤,即南瓜植株的藤蔓。南瓜既然是蔓生植物,其藤蔓贴地,或爬墙,生长都十分旺盛,藤粗叶阔,绿意茵茵,夏季高温,给人以满眼清凉的享受。

也许有人会质疑,南瓜是人工种植的,南瓜藤不能算作野菜。其实不然,人们种南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吃瓜。南瓜藤虽然营养价值不低,但口感并不好,纤维较粗,藤和叶柄上密布短刚毛,吃起来刺口,连“二师兄”们也不大喜欢吃。鲜嫩的南瓜藤,农家偶尔喂喂猪,通常都在南瓜成熟收割后,让其自然枯干,做燃料或回归土地做肥料。因此,南瓜藤本是废弃物,如今人们废物利用,食用鲜嫩南瓜藤,与野菜无异。

每年夏季,南瓜藤是我家餐桌上的基本菜蔬,几乎每天都吃。

南瓜虽是舶来品,却很服我们的水土。其喜温、耐干旱的特性,不需要肥沃的土壤,在沙砾地、瓦砾地、乱石堆中,只要有一丁点泥土,就能生长茂盛。

老家老屋前后,前几年因为拆迁,修筑公路,原先肥沃的河岸自留地被瓦砾堆叠,不再适合种蔬菜。父亲便从别处移来一些土,在这些瓦砾堆中随便种下几棵南瓜秧,不用打理,不用施肥,个把月后,一枝枝粗壮的南瓜藤蔓,爬满整个瓦砾堆,将原先满目的苍凉,铺上绿茵茵的地毯。

父亲也会在墙角处种几棵南瓜秧,不用搭支架,疯长的南瓜藤自觉地爬上屋背脊,成为酷热中遮阳的天然帷帐,给老屋增添了几多清凉。

每当周末回家,我便要采摘一些南瓜藤。最好是摘取瓜藤头部的两三个茎节,约有三四十厘米长,这样比较嫩。其实,摘掉南瓜藤的头部,不仅促使瓜藤多长出三五个分枝,而且有利于开花坐果,提高南瓜产量。记得有一年,父亲的南瓜藤长势太好,结果南瓜倒没几个。

为了改善南瓜藤粗糙的口感,先将瓜藤和叶柄上的外衣剥去。方法是,在断面处,用大拇指甲一扣,一拉,就能扯出长长的丝带来。刀切时,尽量切得细小点。清炒南瓜藤,最好用猪油,烧热后加点蒜末。南瓜藤易熟,翻炒几下即可出锅。南瓜藤无任何异味,唯有大地草木的清香,很是鲜美,做成羹汤,也很不错。

不回老家的日子,便去西江二桥菜市场买菜,当然少不了捎带一把南瓜藤。

南瓜全身都有药用价值。南瓜藤、叶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功效,盛夏能够起到解暑消烦的作用。

南瓜子,是一种很好的炒货零食,富含氨基酸,具有清热除湿、去虫的功效。

南瓜花,如喇叭,黄色,很漂亮,也是一道美味。南瓜花炒鸡蛋,黄中又黄。不过只能采集雄花蕾,做一盘南瓜花菜,需要较多的花朵。

南瓜果实,自然不用说了,既能当菜,又能当粮。小时候,粮食经常不够吃,要靠南瓜、土豆、番薯等来补充,所以农家种植南瓜,都要长到最大最老,果实金黄了才采摘。母亲做得最多的就是南瓜黑豆汤,虽然甜甜的,但我闻不惯那种味,所以就最不喜欢吃南瓜汤这道菜。南瓜汤、红米饭,却是当年红军的救命粮,为中国革命立下过汗马功劳呢。

现如今,南瓜做菜肴,开发出许多的品种来,南瓜饼、砂锅南瓜,色泽金黄,味道都不错。但我仍然偏爱清炒南瓜藤,喜欢它的清爽淡雅。

野菜记

败酱草

鼠曲草

南烛叶

紫云英

鱼腥草

水芹菜

荠菜

车前草

桑叶野葱

文化大观编辑丨包建永

投稿邮箱丨tzrbwh

.







































寒假中科白癜风预约就诊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zz/4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