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情-温暖声音中的悲欢离合
写于早春
华兹华斯
王佐良译
我躺卧在树林之中,
听着融谐的千万声音,
闲适的情绪,愉快的思想,
却带来了忧心忡忡
大自然把她的美好事物
通过我联系人的灵魂,
而我痛心万分,想起了
人怎样对待着人。
那边绿荫丛中的樱草花丛,
有长春花在把花圈编织,
我深信每朵花不论大小,
都能享受它呼吸的空气。
四围的鸟儿跳了又耍,
我不知道他们想些什么,
但他们每个细微的动作,
似乎都激起心头的欢乐。
萌芽的嫩枝张臂如扇,
捕捉那阵阵的清风,
使我没法不深切地感到
它们也自有欢欣。
如果上天叫我这样相信,
如果这是大自然的用心,
难道我没有理由悲叹
人怎样对待着人?
XXXX
朗诵:苏洋
配图:KonstantinSomov-Springlandscapepencil,watercolor,cardboard
康斯坦丁·沙莫夫-春景/铅笔,水彩,卡纸
配乐:小津安-早春
作者简介
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livingandhigh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KonstantinSomov-Stream
康斯坦丁·沙莫夫-溪苏洋手记
自然与人
万物平等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这种平等因为人类的存在而被打破。在失衡的状态下,人类不仅高高在上对其他万物有着生杀予夺之权,而且在对待自己的同类的时候也往往像对待其他生物那样痛下其手,在毁灭与掠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些。
平等自由既是最基本的人权,也是万物相处共融的基本法则。我读华兹华斯的作品,一种源于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不愧为湖畔诗人的代表,我总是能够被他的文字深深吸引,总是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清新的气息。在这样的文字里,我仿佛在林间湖畔漫步,在一种自然纯朴的哲理中思考着人类和自己的命运。
他的代表作之一《永生颂》,将个人与自然相融合,用最为深刻的剖析来发现自然的柔弱之美,进而将这种美与人类的丰富情感相连接,以自然之美烘托人类情感的丰富,引导人们发现最容易被忽略的自然之心。我总是在这样发现之中羞惭不已,不仅感觉到自身的渺小,更感觉到自身的单调与鄙俗,一朵小花就能够昭示出生命所有的意义,这只有在华兹华斯的作品中才可以深刻领会到。
人,究竟怎样对待着人?这一设问非常宏大,难以有完整直接的答案,但诗人又在没有答案中仿佛为我们找到了答案。这答案源于每个人真实的内心,源于去掉世俗的伪装面具之后对自我的直视。这样的文字与其说是一首诗,不如说是一把刀,通过诗人的文字联系起更多的人,将世俗蒙积在心头的尘垢一一划开,还人们以最初的清新和自然,像每一朵小花那样再次与自然万物共同呼吸着清新自由的空气。
自然的启示时刻都存在,只是没有太多的人认识到。诗人作为人类的代表,通过一种和自然的“美”的接触,反衬出人类自身那些“丑”的存在,在对自然的歌颂中完成对人类自身存在的丑恶的鞭挞,这不仅是一种警醒,也是一种对美的拯救。这就是我从华兹华斯的作品中读到的诗人与自然的关系。
KonstantinSomov-Spring
康斯坦丁·沙莫夫-春
画家简介
画家:俄罗斯画家,康斯坦丁·沙莫夫。年就读于圣彼得堡美术学院。年,沙莫夫获得俄罗斯艺术家联盟会员院士头衔。年后,成功的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他的生活,他试图调整,但最终无法忍受无产阶级时期的集权艺术。之后,他选择生活在法国,并深受法国绘画影响。
KonstantinSomov-Rainbow
康斯坦丁·沙莫夫-彩虹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