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平喘药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或一般咳嗽每多挟痰,痰多亦每致咳嗽。咳嗽、咯痰和喘息往往同时存在,并互为因果,在治疗时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常相互配伍。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以及与痰有关的如瘿瘤瘰疬等证。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治疗症见咳嗽、气喘的多种疾患。祖国医学所指的痰有两个涵义,一是咯出的痰,是狭义的,多由感受外邪,肺气壅滞,津液不布凝聚而成,或由于脾不健运,水湿凝聚而成,如慢性支气管炎、咽喉部炎症或慢性肺部疾患所引起的咳嗽等。一是指稽留在体内各种各样的痰,这是广义的痰,它包括了许多具有某些特殊病症的痰证,如瘿瘤。这类药物主要有以下药理作用。
(1)化痰作用:
桔梗、前胡、皂荚、南星、贝母煎剂或流浸膏有祛痰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这药物均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桔梗和前胡的作用较强,皂荚次之,在给药1小时后分泌量较多,以后逐渐减少。款冬花效果较差。家种、野生川贝母醇流浸膏均有显著祛痰作用,两者无明显差异。由川贝母提出的生物碱及贝母皂甙2、3,对小鼠有非常明显的祛痰效果,剂量减半,祛痰作用则不明显。家兔口服南星煎剂能显著增加呼吸道分泌,可持续4小时以上。半夏制剂给兔腹腔注射,对毛果云香碱的唾液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
(2)镇咳平喘作用:
实验证明,半夏、桔梗、款冬花、苦杏仁等有镇咳作用:半夏煎剂对碘溶液注入猫右肋膜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药效能维持五小时以上,可能由于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之故。桔梗镇咳作用较强。款冬花给猫灌胃后半小时有显著的镇咳效力,款冬花与等量冰糖治疗大人咳嗽、小儿吼嗽或外感风寒咳嗽有效。服用小量杏仁,在体内慢慢分解,产生微量氰氢酸,对呼吸中枢有轻微抑制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从而有镇咳平喘的效果。川贝母、浙贝母的流浸膏及煎剂对鼠、猫均无镇咳作用;亦有报道川贝母对小鼠有较强的镇咳作用。浙贝母甲碱有扩张家兔及猫的肺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与阿托品相似。用离体家兔、豚鼠气管肺灌流法证明,款冬花醚提取物小剂量灌流后,灌流滴数略有增加,用较大剂量后,滴数反而减少,且不能对抗豚鼠由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其醇浸膏对呼吸频率及深度有减慢加深作用。款冬花醇浸膏对哮喘患者(支气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者),多数有效,但远期疗效较差。
(3)其他作用:
半夏各种制剂均有一定的镇吐作用,对犬只能减少阿朴吗啡所致的呕吐次数,不能完全抑制呕吐,半夏的镇吐活性与栽培条件有关,含氮肥区的产品活性强。半夏对小鼠离体早孕、晚孕子宫有抑制作用;半夏蛋白(从半夏中分离出的一种植物蛋白)有抗早孕作用,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定位表明,半夏蛋白抗早孕可能是由于它在小鼠子宫和胚胎上有一定的结合部位,这种专一的结合,导致了细胞功能的改变,进而终止了妊娠。款冬花能引起中枢兴奋,升压,兴奋呼吸,抑制胃肠道平滑肌。动物实验证明,桑白皮煎剂给家兔口眼6小时内,尿量及其中氯化物含量均较显著增加,桑白皮为中医常用消水肿方剂五皮饮(大腹皮、桑白皮、茯苓皮、陈橘皮、生姜皮)的组成部分。
化痰药
半夏天南星禹白附(附:关白附)皂荚白芥子紫菀白前旋覆花苏子化橘红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前胡葶苈子竹茹竹黄竹沥胆南星蔊菜冬瓜子海浮石海蛤壳硼砂礞石昆布海藻黄药子
止咳平喘药
杏仁百部款冬花紫金牛马兜铃桑白皮枇杷叶鼠曲草岩白菜罗汉果千日红大肺筋草杜鹃花叶毛大丁草洋金花天仙子华山参
例解:
(一)止咳化痰平喘药
半夏
《本经》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地下块茎。
别名:闹狗蛋,三步跳,地八豆等。
处方用名:制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生半夏、半夏曲。
药用部分:块茎。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脾、胃、肺经。
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与应用:
1.寒性湿痰咳喘之证。常伍用陈皮、茯苓、甘草等。
2.痰湿阻滞,停饮犯胃所致之呕逆。伍用生姜、茯苓;胃热呕吐,加黄连、竹茹;妊娠呕吐合灶心土、白术、茯苓。
3.痰热互结所致胸脘痞闷、结胸证。常合用黄连、黄芩、瓜萎、干姜。
用量:3-9克。
禁忌:阴虚血少,津液不足者不宜使用,孕妇慎用,反乌头。
参考资料:
半夏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γ氨基丁酸、黑尿酸、生物碱等有效成分。尿黑酸为半夏刺激性物质,γ氨基丁酸有临时降压作用,半夏能抑制呕吐中枢,有止吐作用;还有祛痰、镇咳、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作用。
生半夏毒性较大,炮制后仍有一定毒性。
瓜萎
《别录》
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瓜萎的成熟果皮及种子。
别名;瓜萎皮、全瓜萎、瓜萎仁、括萎。
处方用名:瓜萎、全瓜萎、瓜萎仁、瓜萎皮。
药用部分:成熟果实。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化痰、宽中散结、润肠通便。
主治及应用
1.肺热咳嗽,痰黄稠难咳出;肺痈咳吐脓血。常合知母、浙贝母、银花、鱼腥草。
2.胸痹胁痛。常合薤白、半夏、枳壳。
3.乳痈初起。常合蒲公英、连翘、陈皮。
4.肠燥便结。合火麻仁、桃仁。单用萎仁或合用杏仁治肺热痰郁之便秘。
用量:全瓜萎12-30克瓜萎皮6-12克瓜萎仁6-15克瓜萎霜6-15克。
参考资料;成分:含三萜皂甙、有机酸、树指、糖类脂肪油等。萎仁含脂肪油。
药理研究;瓜萎及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醇提取物有抗癌作用。
附:天花粉
天花粉亦称花粉或瓜萎根。
性味:甘、酸、寒。
功能:清肺化痰,养胃生津。
主治及应用:
1.肺热咳嗽,肺虚咯血。合麦冬、生地、天冬等伍用。
2.热伤津液之口渴。常合山药、五味子、黄芪伍用。
贝母
《本经》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鳞基。根据产地,性状不同,分为川母及浙贝母。
别名:川贝、浙贝,元宝吐,板贝。
处方用名:川贝母、浙贝母、象贝母。
药用部分;地下球形鳞茎。
性味:川贝母苦、甘、微寒;浙贝母苦、寒。
归经:入肺、心经。
功能:清热化痰,散结开郁。
主治及应用:
1.痰热咳嗽,合知母。川贝有甘凉润肺之性,故用于肺虚之咳,痰少咽燥,与沙参、天冬、麦冬合用。
2.瘰疬、疮痈肿毒、乳痈、肺痈。以浙贝为佳,合用玄参、牡蛎、夏枯草疗瘰疬;合连翘、蒲公英、天花粉治疮痈乳疾;伍苇茎、苡仁、冬瓜仁、鱼腥草疗肺痈。
用量:川贝1-15克,研末冲服,一日三次,浙贝3-9克,煎服,也可研末冲服,每次1克,一日三次。
禁忌:反乌头。寒痰、湿痰不宜用。
参考资料;成分:川贝和浙贝均含贝母碱、去氢贝母碱及多种生物碱。此外,浙贝母含浙贝母甲、乙生物碱。
药理研究:
浙贝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高浓度则显著收缩。且有兴奋子宫平滑肌及降压作用。川贝母碱降压作用较持久。
桔梗
《本经》
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
别名;包袱花、梗草、白药。
处方用名:桔梗、苦桔梗、白桔梗、津桔梗。
药用部分:根。
性味:辛、苦、平。
归经:入肺经。
功能:宣肺祛痰、排脓。
主治及应用:
1.咳嗽痰多。风寒咳嗽合用荆芥、防风、苏叶;内热咳嗽合桑叶、菊花、牛蒡子、前胡。
2.咽痛音哑。桔梗能开提肺气,肺气得宣,则音自扬。常合牛蒡子、射干、蝉衣等。
3.癃闭、水肿。桔梗理肺而通诸气,肺气宣通,闭遏自畅。故常于利湿通淋、温阳化气剂中应用,以治癃闭、小便不畅、水肿诸证。
4.肺痈咳吐脓血,痰黄腥臭。桔梗祛痰又善排脓,与苇茎、苡仁、冬瓜仁、桃仁、鱼腥草同用,以奏祛痰排脓之效。
用量:3-10克。
禁忌:阴虚火旺、久咳、麻疹不发者不宜应用:胃溃汤,咳血者,以防刺激胃粘膜、升提太过而不宜用之。
参考资料:
成分:含桔梗皂甙、桔梗酸a、b、c、桔梗糖及微量生物碱。
药理研究:
有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与桔梗皂甙抑制中枢有关,小剂量可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并能反射地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多,使痰稀释易咳出。
苦杏仁
《本经》
为蔷薇科落叶乔木山杏之成熟种子。
别名:衡儿,北杏仁。
处方用名:苦杏仁,杏仁,光杏仁。
药用部分:种子。
性味;苦、微温,有小毒。
归经:入肺、大肠经。
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主治与应用:
1.风热咳嗽。伍用桑叶、薄荷。
2.肺热咳嗽。合用桔梗、黄芩、芦根。
3.喘息多痰。风寒喘咳者合麻黄、甘草;风热咳喘者合桑叶、菊花;燥热喘热者伍桑草。
4.津枯血少便秘。配火麻仁、桃仁、当归。
用量:3-10。
禁忌:肺虚咳喘者忌用。
参考资料;
成分:含苦杏仁甙、苦杏仁甙酶和脂肪油。苦杏仁甙经酶或酸水解产生氢氰酸等。
药理研究:
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过量易中毒,中毒时民间用杏树内皮60克水煎服以解毒。本品含有约50%脂肪油,故有通便作用。
百部
《别录》
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百部的块根。
别名:百部根。
处方用名:百部、炙百部、蒸百部。
药用部分:块根。
性味:甘、苦、平。
归经:入肺经。
功能:润肺止咳,灭虱杀虫。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润而不燥,有较好的润肺止咳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故最宜用于肺痨咳嗽,常合黄芩、白芨、沙参、党参配用。
2.各型咳嗽。不论新咳、久咳、寒咳、热咳均中应用之。
3.灭虱杀虫。蛲虫病,以百部30-50克煎取浓30-50ml,每晚保留灌肠一次;头虱、体虱,20%百部醇浸液成50%水浸液涂摸。此外,对阴道滴虫也有杀灭作用。
用量:6-9克,结核病用量20-30克,外用适量。
禁忌:大便溏泻者慎用。
参考资料:
成分:主要含生物碱。
药理研究:
百部能减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奏镇咳之效。对人型结核杜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等多种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体虱、头虱有毒杀作用。
紫苑
《本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苑的根茎及须根。
别名:青苑。
处方用名:紫苑、炙紫苑、紫苑茸。
药用部分;干燥根茎及须根。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入肺经。
功能:化痰止咳。
主治及应用:
紫苑温而不热,润而不燥,为止咳化痰要药,主治咳嗽,不论内伤、外感、寒热咳皆宜。咳嗽气逆,咯痰不爽者配桔梗、甘草、远志;治肺虚久咳、痰中带血者伍款冬花、百合、川贝、麦冬同用。
用量:3-10克。
参考资料:
成分:含紫苑皂甙、紫苑酮、槲皮素等。
药理研究:紫苑皂甙、槲皮素能显著增加呼吸道分泌,使痰液稀释,容易咯出。故有祛痰、镇咳作用,并能兴奋心肌,且有利尿作用。
款冬花
《本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款冬花的花蕾。
别名:冬花、款冬。
处方用名:款冬花、冬花。
药用部分;款冬花未开放时的花序。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经。
功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主治与应用:
1.肺寒痰多及肺虚久咳。冬花温润不燥,为止咳化痰、润肺下气之良药。有邪可散,散而不泄,无邪可润,润而不寒。伍紫苑。
2.外感咳嗽、不论寒咳或热均可用之。常合杏仁、桔梗、前胡及解表药。镇潜、熄风药
凡具有镇静安神或平肝熄风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镇潜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统称为镇潜剂。镇潜法就是运用具有镇静潜降作用的方药治疗心神不宁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症的一种治法。
凡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等作用的药物称熄风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称熄风剂。本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中风、头晕目眩、惊风、癫痫和破伤内,以及热性病热极生风和子痫等病证。
凡具有镇静安神或平肝熄风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镇潜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统称为镇潜剂。镇潜法就是运用具有镇静潜降作用的方药治疗心神不宁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症的一种治法。
凡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等作用的药物称熄风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称熄风剂。本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中风、头晕目眩、惊风、癫痫和破伤内,以及热性病热极生风和子痫等病证。
镇潜药
凡以安神定志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安神药。根据药物来源及应用特点不同,安神药、分为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两类。前者为质地沉重的矿石类物质,如朱砂、琥珀、磁石等,多用于心悸失眠、惊痫发狂、烦躁易怒等阳气躁动、心神不安的实证;后者为植物药,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等,具有养心滋肝作用,用于心肝血虚、心神失养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宁的虚证,并常与补血养心药同用,以增强疗效。现代研究证明,不少安神药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不同的安神药还分别具有明目、解毒、敛汗生津、润肠等功效。其主要药理作用如下。
(1)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酸枣仁可使小鼠、大鼠、家兔、猫、狗等多种动物自主活动减少,呈现安静嗜眠状态,并使小鼠对外界刺激反应退钝。酸枣仁、远志对阈下催眠量的戊巴比妥钠呈现协向反应,可促进小鼠入睡。此二药并能对抗士的宁或戊四氮所致的惊厥。琥珀酸为琥珀成分之一,具有中枢抑制作用,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对大鼠听源性惊厥、小鼠电惊厥以及士的宁等引起的药物性惊厥均具有对抗仰用。据此推测琥珀的安神作用与琥珀酸有关。上述药物的镇静、催眠、安定、抗惊厥作用。与中医经典著作中安神药具有“养精神、零魂魄”、“益智宁神”、“治恐怯怔忡”等论述相符。临床用安神剂“磁朱丸”治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也取得一定疗效。酸枣仁、琥珀酸对正常动物可以降温,从而有利于神志的安定。
(2)其他作用:
远志有祛痰作用,可能由其所含皂甙刺激胃粘膜,皮射性引起祛痰,多用于寒痰咳嗽。朱砂、磁石解毒明目,内服治疗目暗不明,外用消疮毒痈肿。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具防腐、抗真菌等作用。酸枣仁、朱砂敛汗生津,可治盗汗。柏子仁润肠,可治便秘。
一)镇潜药(安神):
酸枣仁柏子仁菌灵芝夜交藤合欢皮合欢花远志缬草松针含羞草(附:含羞草根)朱砂琥珀珍珠
例解:
(一)龙骨《本经》
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骨骼的化石(龙骨)和齿和化石(龙齿)。主产于河南、河北、山西、内蒙等地,入药打碎生用或煅用。
处方用名:龙骨、煅龙骨、生龙骨。
药用部分;骨骼化石。
性味:甘、涩、微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等证,多与白芍、牡蛎、代赭石配伍,如镇肝熄风汤。
2.能镇静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健忘、惊悸、多梦等证。多与远志、朱砂、牡蛎等配用。
3.煅用长于收敛固涩,用于遗精、盗汗、崩漏、带下、久泻不止等证,常与牡蛎、山药、沙苑蒺藜、芡实等配伍;治带下赤白及月经过多,可与牡蛎、海螵蛸、山药等配用;治虚汗,常与牡蛎、五味子等配伍。
此外,煅龙骨研末外用,有吸湿敛疮作用,可用于湿疮痒疹及疮疡溃后久不愈合。
用量用法:15-30克。入煎剂宜先煎。外用适量。收敛固涩煅用,其他生用。
参考资料:
主含碳酸钙。另含少量的铁、镁、铝、钾钠及氯、硫酸根离子,所含钙盐吸收后有促进血液凝固,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的兴奋等作用。
附药:龙齿
与龙骨来源相同,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牙齿骨骼化石。采掘龙骨时即可收集龙齿。碾碎生用或火煅用。
性味:涩凉,功能与龙骨相似,重镇安神作用较强,而收涩作用较弱,用量同龙骨。
(二)牡蛎《本经》
为牡蛎科海产动物牡蛎的贝壳。产于沿海地区。入药粉碎生用或煅用。
处方用名:贝壳。
性味:咸、微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
主治与应用:
1.平肝潜阳:治肝阳上亢所致的惊悸不安、烦燥失眠、头昏目眩及惊痫发狂诸证,常与龙骨、龟板、石决明、代赭石等配伍,如镇肝熄风汤。
2.收敛固涩:煅用治虚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吐血、吐酸。如牡蛎散治虚汗。
3.软坚散结:可用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等证,常与浙贝母、玄参配伍、如消瘰丸。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以治肝脾肿大,常与丹参、泽兰、鳖甲等配药使用。
此外,本品有制酸作用,可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等。
用量:15-30克。
参考资料:
1.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钾及氧化铁等。
2.含有大量钙,有制酸作用,可用治胃酸过多证。牡蛎与苍术同用治小儿钙质缺乏而引的佝偻病效果良好。
(三)朱砂《本经》
为汞矿含硫化汞的矿石。湖南产者最佳。入药研细水飞入丸散中用,忌用火煅。
别名:朱砂、辰砂、丹砂。
处方用名:朱砂、辰砂、丹砂。
药用部分:矿石。
性味:甘、寒。有毒。
归经:心经。
功能;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有清心、镇惊、安神的作用,可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心烦不寐、惊悸等证。可配伍黄连、甘草等以清心安神,如朱砂安神丸。若血虚心悸、失眠、亦可配丹参、生地、当归、柏子仁等养心安神药,以增强其安神作用。
2.朱砂外用有良好的解毒作用,主要用于疮疡肿毒,常与雄黄合研外涂;对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可配冰片、硼砂、西瓜霜等研末外,能解毒、消肿、止痛之效。
此外,本品可作丸剂的外衣,有防腐作用。
用量:0.3-1克。研末冲服或入丸散用。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也不可持续服用以免汞中毒。
参考资料:
本品含硫化汞,常混有少量的粘土、氧化镁、氧化铁等杂质等。朱砂内服有镇静作用。外用能抑制和杀灭细菌、寄生虫等。
(四)琥珀《别录》
为松柏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于地下,经久而成的化石状物质。主产于云南、广西、辽宁等地。入药研细末用。
别名:血珀、明珀、红松脂。
处方用名:琥珀、血珀。
药用部分:树脂化石。
性味:甘平。
归经:心、肝、膀胱经。
功能;定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惊风癫痫等症,常与朱砂、金蝎等息风镇痉药同用;对于心悸不安、失眠、多梦等证,可与酸枣仁、夜交藤、朱砂等配伍应用。
2.本品活血调经,又能散瘀破症,用治血滞经闭症瘕痉痛等证,常与其他活血破瘀药同用。如琥珀散,配当归、莪术、芍药,以治血滞气阻、月经不通。
3.能利尿通淋,适用于小便不利或瘾闭之证,因能散瘀及止血,故尤宜于血淋,也可用于石淋,热淋等症。亦可配伍金钱草、木通、扁蓄等利尿通淋之品同用。
用量:1.5-3克。研末冲服,不入煎剂。
参考资料:
本品含树脂、挥发油。树脂中含有琥珀香酸、琥珀银松酸、琥珀脂醇、琥珀松香醇及琥珀酸等(五)磁石《本经》
为天然的等轴晶系磁铁矿的矿石。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入药生用,煅用或醋淬研细用。
别名;慈石、灵磁石。
处方用名:磁石、灵磁石。
药用部分:矿石。
性味:咸、寒。
归经:入肝、心、肾经。
功能:潜阳安神、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燥不宁、心悸、失眠、头晕头痛及癫痫等证,有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之功。常与朱砂配伍,如磁朱丸;亦可与石决明、白芍、生地等同用。
2.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耳聋及目昏等证,能养肾益阴而有聪耳明目之效。治耳鸣、耳聋,可与熟地、山芋肉、五味子等药配伍治视力模糊,可以磁朱丸配合养肝肾药同用。近年临床报导,用磁朱丸治疗白内障,可使部分病例视力增进。
3.用于肾虚摄纳无权,气逆作喘之证,能纳气而平喘。宜与代赭石,五味子,胡桃肉等配合使用。
用量:9-10克。入丸、散,每次用1-3克。
注意事项:困难于消化,入丸,散不可久服多服。脾胃虚弱者慎用。
(六)代赭石《本经》
为赤铁矿石。主含三氧化二铁。山西、河北等地皆产。入药打碎,生用或醋淬后粉碎晒干用。
处方用名:代赭石、赭石、钉头赭石。
药用部分;矿石。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心包经。
功能;平肝潜阳、降逆、止血。
主治与应用:
1.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证。常与龙骨、牡蛎、白芍等药同用,如镇肝息风汤。
2.用于暧气、呃逆、呕吐及气喘等症,有降逆之功。治嗳气、呃逆、呕吐,常与旋复花、半夏、生姜等同用,如旋复代赭石汤;若治肺肾两虚所致的气逆、喘息、可与党参、山茱芋等补肺纳气药同用。如参赭镇气汤。
3.用于吐血,衄血及崩漏等证,有凉血止血作用。用治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可与白芍、竹茹、牛蒡子等配伍、如寒降汤。
用量:10-30克。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参考资料:
为三氧化二铁混有粘土,钛镁、砷盐等杂质。有镇静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新生。小量长期饲养动物,可引起砷中毒。
(七)酸枣仁《本经》
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酸枣的成熟种子。多野生于北方各省,陕西主产于陕北。简称枣仁。入药生用或微炒宜捣碎用。
别名:山枣仁。
处方用名:酸枣仁、枣仁、炒枣仁。
药用部分;种子。
性味:甘、酸、平。
归经:心、肝、脾、胆经。
功能;养心安神、敛汗。
主治与应用:
1.本品能养心阴,益肝血而宁心安神,为有效的滋养性安神药,主要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心烦失眠及惊悸怔仲等症,单用研末,竹叶汤下,即可取效。若肝虚有热之眠,可与知母、茯苓等同用,如酸枣仁汤。
点击以下标题延伸阅读:蛋白桑:蛋白桑食安中国
蛋白桑:桑叶多糖的研究进展
蛋白桑:桑产业群英会(会议纪要)
蛋白桑:饲料桑在畜牧业营养价值
蛋白桑:桑叶延年益寿的药理学研究
蛋白桑:桑叶治流感效果竟强于抗病毒药物
蛋白桑:桑果酒披着酸性的外衣,却有一颗碱性的心
蛋白桑:药食同源之桑叶|小小桑叶,是秋天的珍宝
以文会友!转发分享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