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传统的粿类,琳琅满目的各种粿应有尽有!粿品用料讲究、制作精细、美味爽口、乡土风味浓厚,这也成为潮汕美食文化的一个缩影。你喜欢这些粿吗?
潮汕的粿到底有多少种,有何区别?今天食玩君就给盆友介绍一下潮汕小吃之粿类:红的有红桃粿,绿的有朴籽粿,白的有咸水粿;香脆韭菜粿、晶莹无米粿、甜蜜豆沙粿;鲎粿油粿鼠壳粿,件件香脆。草粿笋粿乒乓粿,粿粿都是美味。
在潮汕这片平原上,平日三餐皆有“粿”作伴。时年拜祖也有其身影,其地位仅次“三牲”。端午时节,栀粿、碗糕粿皆与粽子齐肩并论。
龙舟赛的溪河里,年轻力汉们士气高涨胸有成竹,想必都是中午吃足了栀粿亦或碗糕粿。鼓声阵阵、口号划一中带着糕粿的余香。
潮汕传统的粿类是用米粉雪粉薯粉、经过多导工序制作而成,潮汕粿类品种繁多,有粿条、红桃粿......
翻查以前的《现代汉语词典》,迟迟寻不到“粿”字身影,直到看到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才能见到“粿”:“用米饭等制成的食品,种类很多,如清明粿(南方清明节应时的一种食品)、韭菜粿等。”再查《潮汕新字典》,“用米舂成粉末和水揉捏为柔块裹以甜饀或其他作料,印以花纹,蒸熟而成的食品。旧俗潮人每于年、节、婚、丧、求神、拜佛时多制之。”“粿”之解释跃然纸上。
从字典书页的翻动中,犹闻粿香飘迎,犹见潮汕女性做粿时的娴熟手艺与忙碌身影。每一个粿的背后,是她们起早贪黑的准备,精细的工序,心灵手巧的制备。所以有人说,每一个粿里,包的是潮汕女人那颗贤惠的心。
潮汕人的时年八节家家户户都有做粿的习俗,不同的节日做不同的粿,即“时节做时粿”。
不同的粿也裹着人们不同的美好愿望~
红桃粿都是用木印印成桃形,把寿桃的美好寓意形象表达出;红桃粿一袭红衣,踩着节日的鼓点而来,喜庆吉祥其乐融融……
每当逢年过节,潮汕的妈妈们都会做些不同类型的粿品来敬神~
鼠曲粿、再则“粿”与“裹”同音,“裹”有保罗万象之意,即“和”,和谐,一团和气。
在潮汕,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至翌年元宵,家家户户都制鼠曲粿,供拜神、待客。鼠曲草,又名鼠耳草,中药称白头翁,野生植物,长于冬季农田及荒埔中,芯末开白色小花,...
鼠曲粿的制作是取田埂野生的“鼠曲草”熬成汤汁,调入猪油及糯米粉制成粿皮,包上豆沙或糯米、花生仁、虾仁、猪肉调成的馅料,咸甜随意,再用圆形或桃形印模压印成形,放新鲜竹叶上或香蕉树的叶子上面,然后上锅蒸熟,这也是鼠壳粿不同与其他粿的一点。
鼠曲粿的制作是取田埂野生的“鼠曲草”熬成汤汁,调入猪油及糯米粉制成粿皮,包上豆沙或糯米、花生仁、虾仁、猪肉调成的馅料,咸甜随意,再用圆形或桃形印模压印成形,放新鲜竹叶上或香蕉树的叶子上面,然后上锅蒸熟,这也是鼠壳粿不同与其他粿的一点。
鼠曲粿、朴籽粿、菜头粿、芋粿、粉粿、鲎粿等,潮汕粿类用料讲究、制作精细、美味爽口、乡土风味浓厚,也成为潮汕美食文化的一个缩影。
朴籽粿、酵粿是墓碑前最深的思念。香烟燎烧里,隐约看见老一辈人推磨搓面做粿的身影,把思念和在面里,包进心里,化在记忆中。
韭菜菜
包制韭菜粿的方法,比包制其他粿品简单些,主要将制作好的粿皮料搓捏为柔块,做成薄饼型,圆而均匀的粿皮,包以用韭菜为主配制成的馅料;再将圆形的粿皮一折一折捏成粿~
咸水粿,
酵粿因发酵作用而松发,兴旺发达的美好追求蕴藏其中;而酵粿蒸后会凸起开裂,状似花朵,所以人们会说粿“笑开了”,是个好意头;
碗仔粿
甜粿
平日之“粿”,裹着学问,裹着潮汕平原的风土人情,裹着祖祖辈辈的的美好寄托……“粿”然如此。
揭阳空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