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的风味小吃,口味独特,名目繁多不仅点缀了凌云人的餐桌还丰富了凌云的美食文化
凌云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壮、汉、瑶三个民族各自传承本民族的传统美食制作工艺。
壮族月月有节日,小吃的花样最多。高山汉族占据物产较丰富的山地,食材来源于大山。瑶族常年居住高山地区,条件艰苦,他们更注重食物的药用价值,以便于携带为主。
扭角香
扭角香,壮话音译,形状酷似藤蔓,糯米碾碎成粉炸熟而成的地道小吃,味道香脆可口,深受凌云人的喜爱。
82岁的黄世兰阿婆,从小学习扭角香的制作工艺,技艺娴熟、经验丰富,她做出来的扭角香金黄酥脆,深受顾客的喜爱。
吃黄阿婆的扭角香是看个人运气的,她每天只做个,去晚了就卖完咯。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应该算是凌云所有小吃里面颜色最丰富的一道了。
红蓝草、紫蓝草、黄姜、枫叶的汁液将糯米染成红、紫、黄、黑四种颜色,再加上糯米本身的亮白,组合成这五彩斑斓的颜色,光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其实,再加几片肥瘦相间、晶莹剔透的农家腊肉,那才是真正的人间美味呢!
三角粽
三角粽子又名羊角粽,因其形状犹如山羊角而得名。
羊角粽娇小玲珑,操作简单,把糯米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夜,再控干水分,包装成形后水锅煮熟即可。
按个人喜好,馅料有五花肉、豆沙等几种,放凉后的羊角粽吃起来滑嫩香甜,酥软清爽。
九层糕
话说,这九层糕是不是真的有九层,凌云君至今弄不明白,因为每次一出锅,才数到第五层就被吃光光了。九层糕在凌云,有“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之意。
九层糕做工非常讲究,要先把糯米用石磨磨成浆,再加入糖水,逐层蒸熟。蒸熟的九层糕层次分明,软滑可口。
春卷
立春吃春卷是凌云的一个传统习俗,像端午吃粽子一样。
春卷有迎接春天的意思,一张蛋皮包裹着大量春天新鲜的蔬菜,皮薄酥脆、馅心香软,是春季的时令小吃。
米花
米花,是油炸糯米至膨大、脆松即可。趁热吃起来,香喷喷、脆酥酥,一点都不比街上卖的爆米花差哦。
油团
说到油团,多少人心里满满的都是儿时的回忆。小时候,常常跟父母撒娇或闹脾气,就为了讨两毛钱去买个油团。
山茶油炸过的油团,外表金黄香脆,内里雪白软糯,一口咬下去,心里美滋滋。
糍银憨
凌云壮话说的银憨,学名是鼠曲草。每当春天万物复苏之时,山间、田里都会长出许多黄花绿叶白毛的银憨。
你可别小看了这脚边的野草,它有止咳、治气喘的功效呢。
不过咱们凌云人,最喜爱的还是银憨跟糯米粉做成的绿色团子,不管是花生芝麻馅,还是豆沙馅,全都让人爱不释嘴。
粑捉
也许,有些人对粑捉有点陌生。其实,它是凌云背陇瑶人民的特色小吃。
粑捉馅料有由艾草、沙参等几种草药组成,药用价值极高,因此也叫做药粑捉。
下面是粑捉的原材料,谁来给凌云君科普一下它们名称。
狗肉粉
狗肉粉属凌云一绝,有俗语“狗肉滚三滚,神仙抖一抖”,说的就是咱凌云狗肉粉的鲜香。
晶莹剔透的粉条配上酱香的狗肉丁,浇上鲜美无比的狗肉汤,再加上油绿的生菜和葱花,真可谓是汤清肉嫩,鲜香无比。
说了这么多,你们有没有发现,咱们凌云这些小吃里,糯米是主角,山间野菜是配角,靠一双双巧手,做成了风味独特的珍馐。
今天,小编介绍的这十佳小吃,都吃过才算是地地道道的凌云人哦!
戳视频,看咱凌云人如何把简单食材玩出花样来(wifi观看,土豪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