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观音九,蒗(làng)菇粿糍家家有”,转眼又到了吃蒗菇粿的时节。今天小编去街上转了转,看到街上买卖蒗菇粿的人还挺多的。这不,下东门一位吴姓阿姨的摊子前就站着不少前来买蒗菇粿的顾客。
之所以被叫做蒗菇粿,是因为它里面有一种重要的配料——蒗菇草(学名鼠曲草)。这种草有祛痰、止咳、平喘、理气、祛湿等功效,因此蒗菇粿不仅味道鲜美独特,有一股青草的香甜,又有一定的疗效,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深受宁化人的喜爱。
宁化街头随处可见卖鼠曲草的小贩
一起去吴阿姨家看看她们的蒗菇粿是怎么做的吧:
等待下锅的蒗菇粿
吴阿姨介绍说,她们今天起了个大早,先把洗好的蒗菇草放进锅里煮熟,然后捣碎,再加上糯米粉和籼米粉,加水加糖,反复搓揉形成软硬刚好的面团,接着就可以做蒗菇粿了。蒗菇粿有甜咸两种口味,咸的形如水饺,里面包着时令蔬菜。一般人偏好素蒗菇粿,因为要拿去祭祀灶王爷,保佑今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甜甜的素蒗菇粿
包着馅料的咸口蒗菇粿
拿到街上卖咯
宁化客家人“观音九”吃蒗菇粿
源于一个传说
观音菩萨看到凡间农民早起晚归耕田种地,非常辛苦,于是从天庭调牛下凡帮助农民耕田。观音认为农民种田打粮不容易,在牛下凡时交待牛只能吃草而不能与人争饭吃,同时还怕牛会向农民提出要求,便取来带子将牛的脖子系住,不让它们说话,要它们默默耕耘。牛下凡后任劳任怨、辛勤耕作,农民在牛的大力帮助下犁田耙地,春种秋收。后来,观音看到牛帮助人们生产出那么多的粮食,而吃的还是草,自己内心觉得有愧疚,于是就在自己生日这一天下凡采摘蒗菇草做成蒗菇粿和牛同吃,以表示自己对牛的歉意和慰劳。后来民间也仿效观音吃蒗菇粿,以表示对牛的谢意。
赞赏